自楚军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徐仲雅、范质等人就不断的在各种场合向广大官员吹风,要求大家伙儿与时具进,随时做好搬家的准备。同时马云还承诺,到了金陵之后,一定会妥善安置大家,在短期之内,政府会发放住房补贴,来弥补官员们的损失。
这一个问题解决的还算比较顺利,第二个就有点麻烦了。谁都知道,楚军能这么快的战胜李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唐军无战心,而什么导致了李唐军无战心呢?只要就是李唐的经济垮了,军饷拿到手里之后,你想去大街上买个东西,都很困难。为什么?因为这铜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大商铺不乐意收,小商铺人家以货换货,压根就不收,搞的这群人有钱都花不出去,至于烟花之地,人家大门口直接就写着“本店只接受白银、绢帛,手持铜钱者,谢绝入内”,搞的这群丘八汉子,郁闷到了极点。
现在李唐亡了,这烂摊子一下子扔到了楚国手上了,具体来说,是扔到了范质的手上,谁让他是主管经济的呢。范质和他团队,研究了很久,终于拿出了一套方案,彻底废止李唐的铜币,同时废止的还有楚国的铁钱,让永通钱监等几处铸造铜币的机构,迅速扩大生产,用于满足江南的经济需求。可这里面,有个兑换的问题,这李唐的钱在国库里的,当然直接就被楚国给从新拿回去铸造了,可是老百姓手里的,你总不能不管不问吧。可要是按1比1来兑换,那么楚国可就亏大了。于是,范质就连连上书马云,建议马云降低农民的田亩赋税,还有商人的税务,把货币的兑换问题,和他的赋税挂了勾。李唐的大钱和新钱之比,暂时定为1:5,兑换的越多,那么就会减免他一部分的赋税作为一点补偿。
马云同意了范质的建议,不过,他生怕有些人从中谋取私利,让拓跋恒派遣了大批的监察官员到李唐各地的监督。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事方面的问题了。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经验可循,虽然楚国曾经灭掉了岭南的汉国,可汉国整个一太监国,除了极少数的人才之外,这些大大小小的太监基本上全部被赶回家种地去了,只要一开科举,汉国的人才可以说立刻就能被楚国任用了。可李唐不一样,李唐可是说是文人政府,这就要费点心思了。而且人事上的事情,可就不是徐仲雅还有江文蔚等人说了算的了,他们和马云商议了许久,终于,由马云下诏令,对李唐整个降官系统,做了调整,像胡则、韩熙载这样的人,自然得到了提拔,这些人在李唐的地位不高,正是属于哪种怀才不遇型的,而像常梦锡、孙晟这样的死硬分子,则是直接派人把他们给砍了头。马云本来是不想杀这些人的,他觉得这样都是忠臣,自己把忠臣给杀人,岂不是再说自己不需要忠义的大臣了吗?
可徐仲雅却是少有的一力坚持,他的理由也很充足,这些人是忠义之士不加,可是他们的这个“忠义”对的却是李唐,可不是咱们大楚。李唐现在是完蛋了,可是李氏父子对江南文人向来很优待。文人不管他心里是如何想法,在嘴上都是向往忠心耿耿的,如果大王您不杀常梦锡这样的死硬分子,无形中给了那些不安分的文人,心中一点希望,既没有生命之忧,又能博到美名,这些人说不定就会蠢蠢欲动,所以,一定要杀,而且还要把他们的罪名给彻底的固定下来。当然这罪名可不是什么忠于李唐,而是什么妄抗天命拉,盘剥苛刻拉,总之他们几个是李景粉饰太平的走狗文人。
至于宋齐丘、陈觉、冯延巳这些人。在楚国整个出兵的宣传过程中,他们几个是典型的跳梁小丑,是李景盘剥百姓的帮凶和走狗。马云就派人搜集搜集他们的罪恶证据,就直接派人咔嚓了了事。至于查文徽,马云则没用动他,反而还封了他一个虚衔,毕竟查文徽是带着一彪军队投降的。处理查文徽,说不定会让那群将军们有兔死狐悲的想法。
而对于刘仁瞻这样的人才,马云则是多次登门拜访,希望他们能够出山帮助自己。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可这种事情,向来都是急不得的,要是刘仁瞻登时就投降了,对马云反而是一个难题,重用的话,不放心,不重用的话,也难以真正的收服,还不如就这样子,先给他们一个虚衔,看看情况再说。
最后一个问题,当然就是楚军的军事部署了,怎么把李唐的降兵化为自己的军队,怎么对新的土地,划分行政区域,这对于马云来说倒不是什么难题。毕竟在处理岭南刘氏降军方面,马云是有经验的。
正文 第122章 攻陷河中
面对着郭威在河中城外筑起的铜墙铁壁,困守了将近一年时间的李守贞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天福二年夏四月,河中城内的粮食消耗耗尽,药材等物品极度的困乏,从这个月开始,不断的有李守贞的军士趁着茫茫夜色,悄悄的缒城而下,跑到汉军的大营里投降。
饱受朝野内外重大压力的郭威,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事实上,以大汉朝的国力,不惜生命,用尽死力对付李守贞,赢是肯定能赢的,可是李守贞的军队战斗力不弱,在这样的攻城战中,杀敌一千,恐怕自己至少要损失一千二三了,郭威一方面是不愿意把大汉的老本都丢在河中城下,另一方面也想借机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威望,所以,他采用了长围的办法。自二月份一来,大汉皇帝刘承佑已经多次下诏询问河中战事,这用意很是明显,就是变相的敦促郭威速战速决。而通过这些诏书,郭威也渐渐读出了些不同寻常的味道——小皇帝长大了。过去,朝廷的大政基本上都是由王章、史弘肇这几个铁杆兄弟把持的,小皇帝很少表什么态,可现在小皇帝却越过了王章这些人亲自给自己下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