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佑再次拱手说道:“旗子上写的是一个‘李’字。”
“李?”耶律修楞了一下,在与契丹交接的泰州、定州、沧州一带并没有姓李的周军将领啊。泰、定两州隶属于义武节度使石守信麾下,而沧州则是横海节度使慕容彦招治下,这两个人都是伪周悍将,在往南面得承德节度使孙行有、安国节度使韩通,这一带没有姓李的大将啊。
“莫非是周国天雄节度使李重进吗?”萧天佑出人意料的说道。
“何以见得啊?”耶律修善意的问道。
“原因很简单,能够统帅5万大军的人,绝不简单。历数周国大将,似乎只有李重进一个姓‘李’的了。”萧天佑直截了当的说道,似乎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么说,对于副帅耶律修,还有帐中其余将领们来说,是很不尊重的。
耶律修却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他点了点头,道:“诸位,李重进这家伙当年在代州的时候,也是和咱们契丹打过交道的。颇有勇名啊,去年又再汴河上摆了马云一刀。这家伙不太好对付啊。”
“说说看吧,你们有什么对敌的良策啊。”耶律修问道。
“大帅,咱们的**都是骑兵,长途奔袭,冲刺决战那是咱们的拿手好戏,可是论起守城来,咱们可不擅长。这帐子里都是咱们契丹人,说实话,咱们的主力大军都在上京一带呢,距离这里路程遥远。现在敌众我寡,一旦困守在清州城,咱们想突围可就难了。依末将之见,咱们不如离开清州城,在城外游动,有机会就给他们一下子。这清州城就让王洪来守好了!”另一个高个子千夫长大咧咧的说道。
这人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可是,现在萧敌烈不在,这乾化军的一切都得有耶律修担着。乾化军驻扎在清州,责任就是保护清州的,就这么撤出去了,说的好听叫“出城寻找战机”,可一旦清州失守了。那么,就得有他耶律修负责。契丹军军法严厉,他耶律修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耶律修沉吟着不表态,那眼睛看了看黑脸千夫长,这黑脸人和高个子是乾化军中的悍将,这两个人的态度对**影响很大。
黑脸人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新罗,你小子是不是怕了。出这么个馊主意,要是清州城丢了咱们怎么办?大帅,看周军的样子,这是想突然袭击我军啊。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出城去反过来给他们一个突然袭击。”八千对五万。黑脸人提出这么一个建议,绝对不是脑子发热,或者是蠢货一个。他是有依靠的,虽然乾化军只有八千人,但是却是一支骑兵部队,打不过总是可以跑得了的。
“萧天佑,你怎么看啊?”耶律修听了黑脸人的话之后,点了点头,居然问起了萧天佑。
这一下子满屋子的契丹将领眼睛都掉地上了。怎么回事?副帅不问我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反而去问一个如此低级别的人,而且这人年纪也不大,估计从军也就年余时间的样子。契丹人都是直**子,耶律修如此的“轻视”他们,让许多人脸上都有些气愤。
萧天佑对自己无意中变成了焦点,却是毫不在意。他笑着拱手说道:“大帅。末将很早就听说白衣军骑**本领,比起勇武的契丹猛士都不遑多让。既然周国想要大军突袭我们,为什么不用骑兵,反而使用速度较慢的步兵呢?”
“这个。。。”耶律修愣了下,他干咽了口吐沫儿,说实话,他耶律修在乾化军,在整个南京道,或许算得上一个人物,可是在上京,在整个契丹军中,他只能算一个中层领导干部,还是偏下的。他眼光自然没有那么开阔,对周国的了解十分有限,他犹豫的说道:“是不是因为周国的骑兵都去了河西了。我听说周国派赵匡胤西征,已经打下了凉州城了。”
耶律修的话,反倒让萧天佑顿了一下,他考虑了一下,重新组织了一下,说道:“周国自从建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骑兵,特别是在汴京之战中,骑兵从长安到汴京仅仅花了一日**的时间,打了楚国一个措手不及。从那天起,周国更是花费了大力气组建骑兵。他们既然了解了骑兵的作用,又怎么会将骑兵全部用在西征上呢?”
帅帐里的将领们都有点发*,这是谁呀?这么吊,居然把副帅耶律修说了一愣一愣的。耶律修可不是什么和颜悦色的老好人,他现在居然还能够笑呵呵的,说明这萧天佑来头不小啊。不过,将领们也承认,这萧天佑说的没什么错。那是个时代,虽然没有“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论,对于周国这样恶劣的环境,郭荣实在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骑兵都用来西征的。
周国既然来偷袭我们,那么他们一定是要派遣骑兵的。那他们的骑兵去了哪里了?这些人虽然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可都是一场仗一场仗打下来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仔细这么一想,立刻就有人说道:“莫非,周军的骑兵是直奔益津关去了吗?”
“什么?”这些字轮到耶律修紧张了,这益津关可非同小可,乃是清州北上南京的毕竟之路啊,如果益津关失守了,那自己可就被困在南边了。而且益津关易守难攻,河北难得的防守佳地。如果益津关被周军攻下,那么契丹的援军可就很难指望了。当然,契丹援军可以从莫州(今河北任丘)绕道,可是如果益津关失守,莫州能不能守住也成问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