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_左手拿烟【完结】(117)

  孔融踮着脚半天也看不到心仪已久的太史慈,于是问道:“何不见太史壮士?”

  张锋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于是笑着回道:“子义业已投入我家主公的麾下。”

  “哦,那真是恭喜曹衮州了。”孔融面上全是一付真诚的表情。

  张锋应了应景的打哈哈,心里却在想:“恐怕你是说可惜可惜吧?”

  晚上的洗尘宴,孔融千叮万嘱,要张锋带太史慈千万要参加,美其名曰,犒劳有功将士。

  哼,还不是为了太史慈的那点小恩小惠想作作文章。

  孔融是这个时候清议分子的代表,最经常干的事就是请一帮子“名人”,品评人物,谤诽朝政,正经事也做不得多少。但偏偏当时不少人认同这个调调,觉得这才是才子所为。

  张锋对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嗤之以鼻。

  国当值乱世,武可以定国,文可以安邦,光是在一起喝喝酒,作作诗赋,就能对国家起什么贡献吗?

  看看这有兵有甲的北海被十万装备不整的黄巾军打得抬不起头就知道了。

  果然三杯下肚,互道了些仰慕已久的话,然后孔融就开始借题发挥了。

  “子义将军,不知令堂身体可好?”意思就是说,你还记得我当日对你们家的好处吧?是不是该报答我了呢?

  坐在左手边最下首的太史慈忙恭恭敬敬的站起来拱手道:“回府君,家母向日多蒙恩惠,得以药钱相济,慈无以为报,本欲效力于府君左右。但张将军妙手,家母之症,十已去七八矣。慈遂厚颜跟随将军,府君大恩,蒙日后慈再报。”

  这意思就是,你给了钱给了粮,但是张锋才是治好我老娘病的人,所以我只好先报答他,你往后排排队吧。

  “哦——子义不必介怀,今日解我北海之围,子义功莫大焉,往日些许小事,休要再提,来来来,吾敬在座各位一杯。”孔融眼中的失望之色难能逃得过张锋的眼力。

  “请——”

  “请——”

  众人皆立而饮之。

  孔融输了第一阵,想在后面找个场子来。

  “向日谷城之战,得蒙将军之力才得于挽救曹公大军,如此大功,想来将军必加官晋爵,光宗耀祖了吧?”这话是对着张锋说的。

  众人皆侧目,谁都知道曹操先是无官无职,洛阳之战才升为衮州牧,而张锋被董胖子恨之入骨,徐荣、华雄都是被他劝降的,于是对他屁都没放一个。

  孔融拿这个说事,瞎子也知道他是在讽刺张锋。

  连一向心高气傲的关羽都受不了这样的冷言冷语,虽然他看张锋也不顺眼,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

  关羽觉得这世上武艺最高的应该是自己和张飞两个人,谁知道虎牢蹦出个天下无双的吕布,还有力敌吕布,使计箭伤了他的黄忠,还有一个才十六、七岁,作出单骑踏营这种壮举的张锋。

  “哼——”一声低哼,在鸦雀无声的满座之上是清晰可闻。

  对于关羽这种站在自己这边的表态,张锋微笑着举杯示意了一下,不想关二不给面子,看都不看他一眼。

  连虎头虎脑的张飞都瞪大了牛眼看着张锋怎么回答。

  “孔北海以锋为何人也?锋世代食汉之禄,未尝报也。今董贼冒天下之大不韪,废天子,乱社稷。而我家主公兴义兵,非是为高官厚爵,乃是为了大汉天下,甘冒矢石,亲逐董贼。主公尚且如此,锋何敢言退耶?”

  “说的好。”看到张锋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张大蛮子拍着几案叫好,一张上好的梨木几就此在他的巨掌之下断为两截,酒水菜肴一地都是。

  本来也要为张锋叫好的刘备愤怒的眼神盯着张飞,这黑子哪里都能惹祸。

  找到了台阶的孔融急忙道:“不妨事,不妨事,难解北海之围,张壮士就算拆了我这太守府也不打紧。来人,再换过一张几案来。”

  两个下人忙进忙出,张飞象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乖乖坐下不敢动了。

  真是一物降一物,张飞如此孔张大汉,在刘备的责备眼神下,居然乖得象只小猫,真是太有意思了,张锋心里暗笑。

  孔融第二阵又没能讨到好,于是开始动起脑筋。

  “今日难得济济一堂,不如我等轮渡行个酒令,凡有至者作不出,皆罚酒三杯,如何?”

  嘿嘿,想来文的?这方面想让我出丑?张锋笑死。

  随便搞一首辛弃疾或者杜甫的诗词,保叫你掉下巴。

  可是一想又不行,他们的诗辞是饱经沧桑,经历人间悲苦之后的感悟,才十七岁的张锋如何有这种经历,到时还难免为人怀疑是剽窃别人的作品。

  孔融作为主人,亲自赋诗一首,作为常年累月在这方面浸淫已久的清谈客,自然水平不凡,但诗里空而无物,尽是些风花雪月之调,与此景此情毫不搭旮。

  但是毕竟文采不凡,众人一片叫好声。

  接着是孔融手下一个叫孟肃的,也作了一首诗,好象是故意比孔融的水平低那么一点点,好衬托一下自己主子。

  轮到刘备了,好歹也是卢植的学生,憋了半天作出一首平平无奇的诗,饶是如此,孔融也微微点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