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坤深深一揖道:“多谢王爷,王爷知遇之恩,属下没齿难忘,为了王爷的大业,属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肃亲王接着道:“宫内传来消息,说皇上的身体日益衰弱,看来驾崩之日不远矣,皇兄太过仁慈,保守不思进取,祖宗基业衰败如斯,哀哉!。前日早朝下旨,虽是高明之举,但猛虎已成,回天无力了。”
邓坤凝重的说道:“恭喜王爷,但切不可大意,帝王大统,重在民心,取正途而得帝位,才是上策。小皇子少不更事,私出皇宫,若能永留民间,则皇室后继无人,皇族唯王爷独尊,聚群臣收民心,大事可成也。”
肃亲王叹道:“言之有理,但要本王谋害亲侄,于心难安,于情不忍。”
邓坤道:“王爷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种事情何须我们动手,只要我们稍加挑拨,必然有人会迫不及待的去做。我们不但不能参与,更应该象征性的加以保护,如此才能彰显王爷的大仁大义,才能使百官归心。”
肃亲王哈哈大笑道:“哈哈!邓总管果然高明,计谋惊人,只是联合之事,派何人前去为好?”
邓坤道:“王爷,还是属下亲往较为妥当!”
肃亲王也认为他去合适,思维敏捷,能言善道,必可马到成功,赞同道:“邓总管确是最佳人选,先生知政务通军事,学究天人,自主事以来,政通人和,兵强马壮,实为股肱之臣。然而,本王心有疑虑,如鱼刺卡喉,不吐不快。”
邓坤道:“王爷的信任,微臣铭记在心,鞠躬尽瘁难报王爷厚恩,王爷有何疑难,臣甘愿分忧。”
肃亲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取正统得帝位,确为正途捷径,然我们不能一叶蔽目,不顾全局。本王所求非一隅之地,当此乱世应傲视群雄,收九州纳四海,并天下为一统,此等国事民生大计,应有远谋,早做决断,望先生不吝赐教。”
邓坤所求的就是辅佐一代明君,开创统一大业,名留青史,见肃亲王有这等志向,心潮澎湃,激动的说道:“王爷心怀天下,志存高远,如能高筑墙、广积粮、练精兵,则大业可成矣。”
接着展开一张陈旧的地图道:“王爷的辖地兼顾中原和东南,中原处四方之中,连四角,取天下必定中原,中原安则四方定。以全局观之,进取天下,中原为必取之地;安定天下,中原为控御中枢。当然,中原也是四战之所,天下纷争,无不涉及中原,无险可依,易攻难守。”
肃亲王脸色微变,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问道:“如此说来,本王如同坐在火炉上,没有占据地利优势。”
邓坤微笑道:“王爷莫急,我所说的只是狭义范围中原,而不是现今的中原,天幸祖皇帝雄才大略,把疆域扩张到长江一带,已经弥补了地势的不足。王爷所控制的河南省得天独厚(奇*书*网.整*理*提*供),占据有利地形,西边中条山、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阻隔西秦;北面有太行山和黄河为界,西南有汉水和长江天堑分治西秦和南楚;洛阳周围的函谷关、虎牢关、广成关和太谷关等要隘拱卫安全。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如能再巩固四周要道关隘和渡口,必能固若金汤,此为高筑墙。
“河南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北省地处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商贸繁荣,经济发达,若能暗中控制江北省,有此两省足可保证民生和军队所需。鉴于此,应从四方面着手,其一,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广增耕田,凡是新开垦的荒地,上报朝廷免除两年赋税;其二,鼓励商业,提高商人待遇,出售专卖权。比如收私盐归王府所有,然后把专卖权出售给商人,按一定的比例分红,其他铁、煤炭都可以如此操作。其三,广开商路,扩大贸易。确保水陆两路安全畅通,增加与新宋、西秦和南楚等国的贸易往来。如此一来,粮丰钱足,军需无忧,此为广积粮。”
“再说练精兵,兵者,争天下之利器也。虽然我们有兵有将,可是争雄天下,差之甚远。江北河南两省人口众多,易征兵选将,扩充军营,特别是增设水师,精练骑兵,如此方能争霸天下,统御四方。”
肃亲王心道,此人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还好在自己身边谋事,如果被他人所用,只怕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了,只是此人心机甚高,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道:“好,好,好,刘邦有萧何,本王有邓坤,安邦定国,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待总管归来后,即可发榜实施。”
邓坤谦虚道:“王爷过誉了,微臣才学疏浅,智力有限,成大事者当招贤纳士,广聚贤良。王爷首谋之地为江北省,宜早不宜迟,有此一省之地,必能如虎添翼,安民养兵绰绰有余。”
肃亲王微笑道:“此事由本王来想办法,等和议有了结果再想对策!邓先生还是早些休息,养精蓄锐,尽早启程。”
第六章 拳拳慈母心
顺通二十二年,燕云后宫,一片欢声笑语,这是近两年来少有的场景。皇上酒色犬马,亲小人远贤良,不但祸及天下,而且还殃及后宫,顺通帝十多年极少来皇后这里。南宫瑶对此早已不抱任何幻想,一颗心完全拴在儿子身上,谁知想祸不单行,儿子一走就没了踪影,两年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直到今天才得知少俊平安无事,一颗高悬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