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怎样的女性?”雅淑问。
“进亦不喜,退亦不忧。”阿初答。
“我好像不是这种类型。”雅淑平视着阿初的眼睛,一点也不含糊。
“我欣赏你的眼光。”阿初平静地说。“其实,你自己也不见得就真正了解自己。你知道吗?你无论是在家族的显赫、还是家庭式微时,你都做到了进亦不喜,退亦不忧。只是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而已。”阿初放下手中的餐具,说:“你很坚强。”
“坚强,好像是你的专利。”雅淑说。
“你喜欢用相同的话来报复我吗?”阿初笑。
电话铃声响了。雅淑很诧异,她扭过头去看,客厅里的墙壁上,挂置的一个老式话机在振动。
“真没想到……”雅淑说。
“没想到什么?”阿初走过去,接电话。
雅淑用餐巾揩了揩嘴,跟了过去。“我一直以为,这部挂机是装饰品。”
“艺术品。”阿初说。“不过,很适用。”他拿起了话筒,说:“喂,哪位?”
“先生,是我。”话筒里传来韩正齐的声音。
“什么事?”
“有关二先生的事。”
“你在哪里?”
“警察局。”
“过十五分钟,在警察局路口的小餐厅见。”阿初挂了电话。
“要出去吗?”雅淑问。
“是的。”
雅淑去衣架上替阿初取外套,她站在门口,让阿初第一次感到“家”的温暖。他情不自禁地想拥抱她,可是,他没有把想像付诸于行动,他只是接过外套,在她的耳边轻声细语。“我会对你好的。”
雅淑的气血又一次上升,她点头微笑,这微笑发自内心,再没有丝毫粉饰的味道了。
阿初出门了。
他身后,阳光满地。
阿初离开梅花巷不足半小时,李沁红就接到了在梅花巷设伏特务们的详细报告。他们详尽的描绘了阿初整夜的流连住所,还有那女人的详细资料。
当这些材料一一摆到李沁红的桌前时,李沁红几乎在第一时间内作出了最明确的判断:这个阿次的哥哥,绝不会是共产党。
因为,如果他是共产党,绝不会把自己的情人置于险境;如果他是共产党,事发之后,他能够若无其事的自由出入梅花巷吗?他连一丝一毫的嫌疑都不肯回避,原因只有一个,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情人的隔壁就是共党的一个联络点。
所以,杨氏兄弟的共党嫌疑,应该排除。那么,谁是那个神秘的接听电话人呢?
李沁红为人极端敏感,她像一只灵敏的猎犬,沉溺于对中共特科的“捕杀”游戏。她之所以,没有去荣府搜查,一来,荣华不可能把电台等机要放在家里,荣华书店的焚毁,其实就已经证实了她的推断。二来,认可荣华的车祸是出于偶然,而不是肆意破坏,可以达到麻痹中共特科的作用,使他们相信,由荣华租借的梅花巷,还可以继续使用。她可以放长线,钓大鱼。更何况,她的“铆钉”已经牢牢地钉在了敌人的心脏里,她相信,只要共党不放弃这次全国特委扩大会议,她就一定有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
一个极不起眼的小餐馆里,坐着一个戴着大礼帽的男人,围巾缠绕着脖子,遮足了半个脸。
钟云迪在这里等人,等第三个要谈话的人出现。
人来了,穿着宽大的绸褂,生意人打扮。坐在钟云迪对面。
“早来了?”那人打招呼。
“是的。”
“这么急把我叫出来,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吗?”
“组织上决定,临时征用你的住所,为临时联络点,负责特委的分组讨论。”
“我的家在四马路,合适吗?”
上海四马路极为繁华,人流纷杂,地形复杂。
“闹中取静,险中求安。”钟云迪说。
“好吧。什么时候?”
“今天。”
“今天?”
“对,现在。”
“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来人显然有顾虑。
“时间不长。”
“为什么不启用梅花巷呢?”
“梅花巷将用做中央特委会议的正式会场。”钟云迪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没有了。不过……”
“什么?”
“上次恒吉里的事件,我怀疑,我们内部出了问题。”他迟疑了一下。“当然,我本人是会议的书记员,又是那天最后一个离开恒吉里的人,我的嫌疑最大……”
“组织上是明察秋毫的。”钟云迪说。“你不必背思想包袱,相信组织,等待调查、澄清。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我相信组织!”他的神情很激动,伸出手来紧握住钟云迪的手,说声:“保重。”他很快离开了小餐馆。
钟云迪看看手表,注意观察周遭并无异样,他依然等待着,等待第四个必须要谈话的人。自从中央特科遭到破坏以来,组织决定把所有参与“特委扩大会议”筹备会的成员梳理一遍,特别是,事发当日曾在恒吉里出入的中央秘书处人员,列为怀疑重点。钟云迪对他们进行专门约谈,讲相同的话,观察不同的表现。他们信以为真,当然潜伏在内部的“铆钉”也会放松防范,只要“铆钉”认为“梅花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那么,暂时和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国际成员,如果冒进“梅花巷”,至少不会被当场逮捕。这几个约谈的人里,只要谁的住所附近突然有“特务”出现,或是冒出许多不明身份的人员,包括突增的小贩。谁是“铆钉”即将一目了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