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触即发_张勇【完结】(134)

  “来杯红酒。”

  “好啊。”阿初打开书柜低格,这里储放着几瓶酒,他随手开了一瓶,斟了两杯。“这杯酒的颜色跟你今夜的情绪很相配。”

  “我不认为自己很激动,相反,我认为自己很冷静。”

  “是吗?冷静到要连夜翻墙而来?”阿初走到“翠竹春晓”的画轴前,说:“这幅画是内子画的。”阿初把酒杯递给阿次。“我不太懂画,以前跟着荣家大少爷的时候,跟他学过几笔,不过我在书画上的资质平平,仅以悦目为美吧。”

  “嫂夫人兰心蕙质,才华横溢。”

  “可惜她选择了我。”阿初内心复杂地说。

  “嫂夫人?”阿次正欲说,可容拜见嫂夫人的客气话,一想到现在大约凌晨一点,又把话缩回去了。他婉转地说:“今夜恐惊扰到嫂夫人了吧?”

  “没事,她已经睡了。”阿初说。“说说你今夜来访的目的吧。”

  “我有三张照片,想请您一同鉴定鉴定。”慕次单刀直入了。

  阿初打开台灯,示意阿次出示照片。阿次从口袋里取出三张照片,依次摆放在书案上。第一张照片是徐玉真在梨花庭院里追逐蝴蝶的照片,拍摄于1910年的初春;第二张照片是“徐玉真”在大上海照相馆拍摄的旗袍装艺术照片,时间是1922年的夏天;第三张照片就是那张来历不明的女学生照片。

  “您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吗?”阿次问。

  “你自己感觉呢?”阿初反问。

  “人鬼莫辨。”

  阿初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照片,他把第一张照片挪了上来,说:“母亲。”

  阿次瞪大眼睛看他,惊讶阿初在自己的面前,直言不讳地称自己的母亲为“母亲”,阿次的思绪有些混乱。

  阿初指着第二张照片说:“易了容的假'母亲'。”指着第三张照片说:“假'母亲'的真容。”

  “为什么这么肯定?”

  “眼睛。”阿初说。“你看她们的眼睛,不要看她们的脸。自然就知道孰真孰伪了。这张学生照片哪里弄来得?”

  “家里,佛堂底的地下室。”

  “你有危险了。”阿初说。

  “我要知道真相。”

  “我所知道的真相,也不过是东鳞西爪。你知道吗?你要调查的是一桩二十多年前的悬案,案情复杂,盘根错节,我们所缺乏的是,我们没有一个有力的当事人来提供当年的线索,所以我们无法追溯此案的来龙去脉。我所知道的所有故事,也是推测而来。”

  “这样,你把你所推测的所知道的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诉我。我可以接下来做……”

  “做什么?”

  “核对案发的时间、地点,推理细节,寻找枝蔓。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可以重演故事。”

  “你很自信。”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现在想知道,我在你的心目中,是你的什么人?”阿初认真地问。

  “朋友!”

  “我是你的亲人。”阿初强调了一句。

  “我们先做朋友。”阿次态度很诚恳。他举起酒杯,说:“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能够相互了解,友情能够渐进为亲情。先干为敬。”慕次饮完杯中酒后,酒杯朝下。

  阿初随即响应,喝完了杯中的红酒。

  随后,阿初向阿次详尽的讲述了一个比较完整、可信的故事,也就是阿初讲给韩正齐听的故事。杨慕次的表情时而诧异、时而惊奇,时而愤怒,时而心悸。阿初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面前,没有掩饰心态,没有克制喜怒,他感到由衷的欣慰,毕竟血脉相通,骨肉相亲。

  “在听完这个离奇而悲惨的故事后,你有什么心得?”阿初问。

  “母亲和韩正齐是故事的关键人物,而慈云寺是一个关键地点,不,应该说是案发地点。”阿次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李代桃僵'而开辟道路。”

  “所以呢?”

  “所以,我们需要去慈云寺踏勘踏勘。”

  “什么时候?”

  “现在。”慕次站起来说。

  “好的。”阿初穿上外套,说:“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阿初拨通了电话,等了一会儿,有人接听了。阿初说:“岳嬷嬷吗?告诉荣儿,我去慈云寺了。”他挂了电话。说:走。

  慕次突然停下了,说:“我也要打个电话。”慕次直接拨通了警备司令部侦缉处的值班电话,他给杜旅宁留了一句话。“老师,我去了慈云寺。”

  “你为什么要通知侦缉处的人呢?”阿初问。

  “正如你要通知你的人一样,预防不测。”阿次笑答。

  两个人一同出来,慕次坐上吉普车,阿初站在车门前问:“你认识去慈云寺的路吗?”

  “我知道大概方向。”慕次说。

  “坐我的车吧。”阿初径直走到自己的汽车旁,打开车门,坐了进去。阿次只好跟过来,坐到副驾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