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第一梯队刚刚拿下开封,却得知清军突然渡过黄河向东直奔虎牢关,王燃当机立断命令第一梯队与清军展开生死极速,抢夺虎牢关的控制权。由于事发突然,这一决策与开始制订的行动计划已经完全脱节。
这对当时的第二梯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第一梯队的行动必须要跟上,这是南明与满清的战略之争,另一方面占领区复杂的形势又在时刻威胁着后方的安全,王燃派来下命令的人赶到的时候,总指挥庄子固正在指挥人马攻打一个心怀敌意的石寨。
庄子固对支援第一梯队这一命令倒是没什么为难,孰轻孰重他非常清楚,让他为难的是如何能同时维持住占领区的局势。
庄子固没有太多的选择,近四千的第二梯队,他带走了三千五百人,包括所有的骑兵。剩下不到五百的军士交给了随行的史湘云…这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不能确保从开封到虎牢关这一漫长的战线,第一梯队很可能成为一支孤军被别人吃掉。
庄子固临行前给史湘云的命令是“尽快赶到开封与钦差大人会合…”
而王燃得到这一消息后,却一跳三尺高:“她肯定不会听的…”
第三卷 江山多娇 第十一章 野鸡出身(下)
史湘云的确没有听从庄子固的命令,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愿意放过这个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而且因为她知道如果遵循这一命令,就等于放弃睢州至开封一线的控制权。
虽然在巩固好开封后可以弥补这一问题,但河南情势瞬息万变,不抓住现在这个最好时机,以后再办可能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连王燃都猜不出当时史湘云是怎么大杀四方,平定骚乱的,她的手下加入王燃加急派过去的马应魁部属也不过六百人,而当时最小的石寨也拥有至少这个数字的士兵。就算是史湘云的部属装备精良一些,但她毕竟从未真正地带过兵打过仗,而且蚁多咬死象的道理谁都明白。
因此,当史湘云带着一大摞宣誓效忠南明的信件,率领近两千人赶到开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此时庄子固也正好平定了东线,赶回来赴命,正在要求带一部分人去接应史湘云。
对战斗过程非常好奇的男人们不好意思去纠缠几个女孩,便抓住了马应魁。马应魁在被灌了几杯酒后,摇头叹息着说了一句开场白:“女人,是不好欺负的…”
马应魁的这句话是引自史湘云当时对晴雯说的一句话:“他们认定了女人好欺负…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这次打的一定要狠,杀鸡警猴…”
据说当时一位被史湘云重创的石寨寨主在被手下抢救回去后,一边吐着血一边叮嘱站在旁边的儿子:“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见到了千万要躲开…”,这也算是对史湘云“示敌以弱”作战方针的最好注解了。
史湘云以区区五百多人便承担了原来需要四千多人才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一战果面前,大家对其参谋长的任命自然无可挑剔。
而王燃更是抓住了大家的心里,把参谋部的初始级别定的很低,只相当于连级,而且对它的职权进行了限定,一般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指挥部队。如此更平衡了广大男同胞的心理,这成为史湘云顺利通过票选的第二个原因。
……
“史参谋长现在肯定还没回来…”阎应元挥挥手让卫兵出去,说道:“今天下午有她的作战推演课…我这儿也在刚上完回来…”
听到阎应元这句话,燕山笑着说道:“是啊,不管是谁,要想到我们这儿当高参,就得先去混个‘野鸡出身’…”
说起这个‘野鸡出身’,还真叫王燃闷了一肚子火。随着自己地盘的扩张和队伍的壮大,人员,包括干部不足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且占领的地方越多,这一问题就越严重。
开封、荥阳、虎牢关…归德、睢州、杞县、陈留…等等等等,王燃手里可用的人都被分了出去,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经过几次大战,王燃手下的军事素质得到了提高,派他们去攻打一个城市可以,但派他们去管理一个城市还是远远不行。
因此,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还是在靠原先的官吏在打理,虽然王燃从特种部队抽调了一批人下派到各个地区,但具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却仍然是由李闯委派的人维持。
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原则,王燃在苦思一番后,决定成立一座综合性学院,专门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暂时针对两个领域:军事作战及地方行政管理。
目前军事作战教育算是正常运行,象史湘云、阎应元、李文达等有专长的人都在里面授课,就连薛蟠也担任了“战场急救”这门课的主讲。
王燃则承担了自己以前自己最不愿意听的政治课…自己讲的怎么着也比那些只会把忠君爱国,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家伙要务实的多吧…在这个汉奸层出不穷的时代,爱国思想、民族气节、军人使命等内容还是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
不过,地方行政管理教育却是举步维艰,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师资力量。
由于王燃本身不是搞经济管理出身,对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也不精通,他只好把这个问题甩给了四大家族。据传回来的消息说,四大家族正在按王燃提出的要求准备相关人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