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观,又见大观 第二章 解围金陵
薛蟠是连吴有性都不得不赞叹的医学天才,他的诊断自然没什么问题…王燃这次的确是失忆了。
这说起来也算是一个报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王燃总是在装失忆,嘴上经常挂着一句“你知道,有些事情我想不起来了…”。
于是这次老天就真的让他失了忆,就象一个本来不结巴的人老学结巴也会变得结巴一样。
还好老天并不打算重罚王燃,让王燃仅仅失去了一段时间的记忆。
王燃的这次失忆就象是有的人在喝醉之后到清醒之前,这段时间里虽然外人看他都还很正常,谈吐、行为都没什么问题,但自己事后却是毫无印象,记忆出现了残缺。
据薛蟠事后分析,也许是“扬州十日”对王燃打击过大,对他吐血之后直到刚才醒过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记忆残缺的现象。
这让事后了解王燃失忆的阎应元等人既有些后怕,同时更对王燃钦佩不已…失忆状况下的王燃还能打仗,这只能说是本能了。
王燃对部队做出的布署,总体而言就是收缩兵力。幸好本能状态下的王燃心智虽然不太健全,但军事素质仍在。
在山东方向,王燃放弃了对济南至兖州一线控制,将宫秀儿部布署至兖州至徐州一线,阻挡北方可能的清军援兵。
在河南方向,王燃以洛阳为重点,沿黄河将兵力摆成了“一”定型,将洛阳至虎牢关至开封至归德一线牢牢控制住,以阻挡住西方及西北方可能的援兵。
对于左梦庚,王燃并没有调动自己的部队去阻击。南明其它几乎所有的兵力都被布置到了左梦庚方向,这也是巴哈纳能够长驱直入的一个主要原因…防范清军的兵力已经被抽空了,扬州这一重镇即便是由史可法亲自驻守,兵力也极其不足,而且由于猝不及防,只守了三天被告城破。
在完成了“瓮中捉鳖”的布置后,王燃亲率剩下的部队开始追赶巴哈纳。认真算来,从王燃得知扬州失守到追上并彻底击溃巴哈纳只用了七天时间。
在事后的论功行赏中,大臣们为这次勤王之役的成功总结了四条经验。
第一功自然是属于以皇帝为首的金陵全体官员。
按公告上所说,正是在这个团结在以皇帝为中央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上下用心,众志诚诚,顶住了十倍于已的敌军进攻,挫败了满清的亡我之心,重振了我大明国威。
而据内部人士事后透露,巴哈纳攻城的第一天,弘光皇帝就在朝堂之上与首辅马士英一起捶足顿胸,后悔没有及时迁都杭州。
而以礼部尚书钱谦益为首的一些大臣则连夜准备了一个议和条款准备交给巴哈纳以谋后路。
更有甚者,有的消息灵通者在扬州失陷后便逃了。
幸好金陵的守卫在韩赞周的率领下还算不错,虽然当年没能入阎应元的法眼,但也勉强顶住了巴哈纳三天的进攻,在苦熬了三天后,终于迎来了王燃的勤王之师。
第二功自然就是王燃亲自率领的勤王之师。
此战中王燃与阎应元、马应魁等人率领部下在这七天中,除了攻城拔寨就是急行军。
王燃部队显示出的超强战斗力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由于兵力所限,王燃此次勤王的总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一路上要面对近五万敌军。
有人计算过,王燃从准备攻城到占领城池的平均时间只有两个时辰,扬州这个令巴哈纳花了三天的重镇,王燃也只用了三个时辰。至于本关的BOSS巴哈纳,在王燃手底下也只撑了四个时辰便被当场活捉。
这里面不得不提的是,本能状态下的王燃与平常的王燃还是有区别的。王燃自吐了那口血后,王燃整个人变得象是只有一根筋,只知道打仗,所有的布置只追求最大的军事效果,跟谁交谈都只讲作战方略,别的事情一概不理。
进占扬州后,大家看着满目的苍夷俱都心痛不已,破口大骂清军的强暴,连阎应元也是虎目含泪,提出先草草安排安置城内的尸体,祭奠包括史可法在内的亡魂。可王燃则连眼睛都没红,以一种视而不见的超级镇静安排部队继续开展。
也多亏如此,王燃所部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赶到了金陵城下,完全了对巴哈纳前后夹击的军事布署。而晚一步金陵守军就要放弃防守了。
当然王燃能及时追上巴哈纳与巴哈纳的配合也是有很大关系。巴哈纳在拿下扬州后,觉得大局已定又贪图扬州的富饶与美女,不听孙之獬“拿下金陵后统一劫掠…”的建议,以史可法抗拒王师为由,非要来个扬州十日。
当然这家伙在劫掠了三天后便在王燃部队的压力下率领主力杀奔金陵,剩余的几天劫掠是由留下的扬州守军来完成。但正是这三天给了王燃实施包围的时间。
正如王燃的“超级镇静”一样,本能状态下,王燃还表现出了一种“超级冲动”。
当时王燃刚刚抵达金陵,自己还是立足未稳,竟然就在没有城内部队出击配合的情况下,对清军发动了攻击。这既出乎了阎应元等人的意料,也出乎了巴哈纳的意料…在所有人看来,王燃这支远来疲惫之师怎么样也得休整上一两个时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