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贾宝玉新传_空空道人【完结】(19)

  王燃没有理会这句话,转身向孙义说道:“二哥,你立刻带上本部人马,攻打济宁…”

  “这么说,你是打算趁清兵被调开,直接拿下济宁了…”宫秀儿等人都有些恍然,这应该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吧。济宁守军数目虽然不明,但应该不多,凭满家洞现在的实力拿下它虽然吃力,但并非不可能。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如何在清骑兵赶回济宁之前拿下这座城,否则必然会面临着前后夹击的灭顶之灾。

  小半个时辰后,作为前哨的孙义便赶到了济宁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由于天黑,又出乎意料,济宁的守军根本没有准备,一开始居然差点让孙义攻上了城头。在清军的全力反攻下才被打退。驻守济宁的清军统领见情况不妙,一方面组织兵力固守,另一方面则立刻派人去通知那两千骑兵。

  而此时赶到嘉祥的清军骑兵统领也感觉到了不对劲。虽然天黑不能完全搞清楚满家洞土匪的实力,但凭借自己多年战场征战的经验,早就判断出了面前这股一触即溃、但又死缠烂打的土匪绝对不是主力,正在疑惑时,得到了济宁城传递的消息。

  “妈的,调虎离山!”,清军骑兵统领恼恨地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九章 答记者问

  这两千骑兵是真正的八旗精锐,个个骁勇善战,接报不多时便已进入了嘉祥至济宁的必经之地——报应林。

  日后军事专家对“报应林伏击战”的评价,颇有些王燃原来时空中分析“四渡赤水战役”的意思,把这一战作为“声东击西、调动敌方部队”的经典案例。“两千骑兵为什么会在没有放出斥候的情况下进入报应林”,成为王燃成功把握敌军心理的重要佐证。

  根据这些军事专家的分析,在路过这样险要的地段时,清兵是应该首先派出探路的先头部队的。当时如果清军先放出探路部队,就很有可能触发而发现其中的陷井,那时整个“报应林伏击战”就不得不提前发动,结局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最好的结果是王燃想办法将这股敌人引住林中,然后凭借林中骑兵不易展开及清军不熟悉地形这一点与之展开对抗,最坏的结果…

  而根据当年参加过这次战役的退伍老兵的回忆,在清军从济宁赶往嘉祥的时候就是先由探头部队打头的,可见这股清军的战斗经验是有比较丰富的。

  可是同样是这队清兵在从嘉祥赶回济宁时却没有放出斥候部队。这只能由“惯性思维”来解释,一方面是由于时间紧迫,另一方面则是认定了满家洞主力正在围攻济宁,加之刚刚已经走过一回,惯性让清军放松了警惕,两千人马在没有放出任何哨探的情况下进入了报应林。而王燃敏锐地把握到了清军的这一心理。

  但这只能说明大家对王燃的“神化”。真实的情况是,当事人王燃在此战后,当了解到这队骑兵在从济宁赶往嘉祥的时候曾经派出探头部队时大抹冷汗,因为他当时也受到了惯性思维的影响,认为这股清兵和嘉祥清军一样,也不会放出哨探部队。

  因此,就“报应林伏击战”而言,王燃一是胜在临机应变,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胜在了运气。对抗的双方都有失误,命运之神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清军的失误导致了自己全军覆没,王燃的失误反倒让自己这方抛开了许多顾忌,如陷井的位置、绊马索的设置、自己这方进入阵地的时机等等,使已方更加从容地取得了最大限度的胜利。

  在清军按预想的情况进入报应林之后,这一仗就再也没有任何悬念,陷井、绊马索、弓箭加上天黑加上地形的便利,使满家洞一方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而骑兵在这样地形中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步兵更有力量,穿在身上的盔甲在以往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者少受伤害,现在却成了最大的累赘,原因无它,盔甲太重了…骑着马的清军在林中无法突围,失去马的清军更加无法逃生…

  战事比预想中更快地结束了,清军两千骑兵全军覆没,有个别弃马弃盔甲的清军逃窜也并不影响王燃对后续行动的策划。打扫战场时,王燃命令收拢剩余的马匹后,组成了一个近千人的骑兵队,让这些义军再次穿上清军的的盔甲,由张汉率领,先一步赶往济宁,自己和宫秀儿则率领其余人马随后赶到。对这个命令,张汉是激动地不行,他刚才还念念不忘的骑兵队,现在就已经归他领导了。

  不出王燃所料,济宁的守军在看见一队骑兵向正在攻城的满家洞土匪冲去的时候,马背上高高飘扬的“清”字和四散溃逃的土匪让他们兴奋不已。此时天已经有些放亮了,济宁守将下令大开城门,率领守城的清军冲出城来配合已方的骑兵作战。等到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满家洞的一部分骑兵已经冲进济宁城,配合孙义的手下占领了城门,另一部分骑兵则对这些清军步兵展开了一面倒的屠杀…等王燃和宫秀儿赶到的时候,济宁城下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而天也已经完全亮了。

  “兄弟,我们现在去打哪?”与孙义一同前来迎接王燃和宫秀儿等人的张汉骑着马来到王燃面前,兴致高昂地问道。

  “还打呢,三哥,已经打了整整一天了…你不累啊…”王燃转头看看身边的战士,虽然士气高昂,但疲惫之色还是明显地透了出来。不过经过这短短一天的战斗,济宁已经被拿下,嘉祥、金乡也已经基本成为一座空城,以满家洞义军现在的实力,可以随时攻取。就是兖州,这座鲁西南最重要的城池,想要夺取它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有个疑问一直困扰着王燃,就是那三千骑兵究竟是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是否还有别的清军…在没有弄清楚这件事之前,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冒有极大的风险…本来王燃想着在报应林一战中能够俘获几个俘虏,到时从他们的嘴里不难获得相关的资料…但满家洞义军显然未能领会这个意图,一战下来,根本就没有一个俘虏,不是清军骨头硬,而是义军的刀子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