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位洪承畴说话也确实算话,抓住一切机会对明朝进行了“后报”,依据王燃原本时空的历史记载,洪承畴不仅承担起了满清进攻明朝的总策划任务,更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死在他手里的满清义士不计其数……若不是王燃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进程,王燃的亲传弟子夏完淳就已经命丧洪承畴之手。
林黛玉为加重老百姓对这位洪承畴的印来,更对他投降清朝的经过采用了一种极具戏剧化的说法……说洪承畴生性好色,为当时皇太极年轻美貌地妃子索古科尔沁贝勒塞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也即现在的满清皇太后的美色所迷惑,中了美人计,这才投降。
当然,林黛玉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当然想不到去书写这段历史,而且从理抡上分析,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不过在王燃看来,报纸本就是为执政者谋取利益的工具,而洪承畴的这种投降过程最容易引起大家的不齿,对洪承畴的形象也具有最大的破坏力度……而且这也不能算是完全的编造,这个说法毕竟流传甚广,无风不起浪嘛……
“山东将士的血不能白流……山东将士的仇不能不报…”沦丧的国土我们不能不管……”林黛玉结语道:“我们应该我谁去讨还这笔血债?”
金陵的风向标逆转,人们的目光从清流们的身上立刻跳转到了山东以及目前据守山东的满清新贵洪承畴身上。
“洪承畴其实颇具才华,这样的人成了汉奸真是可惜……”史湘云轻叹道。
的确,从来没人怀疑过洪承畴的才干,早在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时,便曾大败农民军,俘虏了李自成的岳父高迎祥,追杀的李自成只余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中躲避。
便是当初的松山之败,严格说来都不能怪到他的头上……当时洪承畴步步立营、且战且守的战略意图显然比较符合当时局势,只可惜在加上崇祯的密旨、兵部尚书陈新甲的瞎指挥、军中监军的逼迫等等因素后.洪承畴的战略被调整为分兵冒进,终致松山之败。
“想当汉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王燃把女孩往自己的怀里更紧地揽了揽,笑道:“没点才华,你就是想当汉奸,人家还不要呢……”
王燃也没说错,历史上的大汉奸、大卖国贼谁没有两把刷子?吴三桂年纪轻轻便成为了镇疆大帅,袁世凯的北洋兵系纵横一时,便是民国初期的汪精卫本身也是才华横溢……只可惜出众的才华显然不能代表他们的人品。
“能与这样的高手过枯,倒也不负平生所学……”史湘云的话里充满侠气。
“洪承畴打仗确实有一套……”王燃带着些许张狂:“不过对付别人还行,对付我,还差了那么一点……”
第六卷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第十五章 花开堪折
随着《人民日报》的连续相载,南明要求征伐山东、擒杀汉奸洪承畴、为山东阵亡将士报仇雪恨的呼声越来越高。
朝廷上下在这件事上取得了惊人的一致……普通老百姓早已被煽动的热血澎湃、不能自抑,许多年青人纷纷写血书要求上前线杀敌报国……至于清流一派,他们一直是北伐的支持者,他们也并没有因为此次的山东失利而改变他们的主张,当然他们也明白,只有把大家的视线引向外面。才能给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至于王燃他们,本就是“收复山东、报仇雪恨”主张的倡导者。
于是整个金陵都被紧张地动员了起来,挨兵部尚书王燃拟定的计划,此次北伐将动用原本用于护卫南京的阎应元所部,近十万兵马,预计耗时三个月……于是,十万人的军饷、粮草、物资、装备、训练等等等等让南明朝廷立时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
“目前的局势对我方极其不利,我们必须通过与满清在山东济南一线展开一次不计毁伤、不计时间的大规模决战……趁清军主力部队被拖于陕西一线时,收复山东……方能彻底断绝清军经由济南陆路、济宁水路南下之意图……”王燃于朝会上对此次战役的重点和意义做了如上的阐述。
“自古守江南,必先守江北……山东乃我大清与明廷之间最好的战略缓冲地区、谁占有它,谁就有了更大的战略空间……”北京城多尔衮府内。龚鼎孽轻叹着说道:“这个贾宝玉的见识地确不凡,较之当年的史可法只强不弱……”
史可法担任兵部尚书时的总体布置中显然忽略了山东,这从对江北四镇的防守区域设置就可以看的出来,所以龚鼎孽才有此一说。
“看来,此次贾宝玉对山东是志在必得……十万兵马,足是我山东驻军的一倍有余。我们不得不防……”龚鼎孽带着一丝担忧说道:“如果明军占据了山东,北京城就将暴露在他地攻击范围之内……不管我大清从其它哪处进兵金陵。都将受到来自山东的牵制……”
“龚先生多虑了,那贾宝玉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十万兵马?他南京总共才有多少兵马?……除非他不守金陵……”多尔衮不屑地笑道:“本王看他可没有这份魄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