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人若果真与我们想法一致。现在做的就不应该是点兵打内战……查办宁国府、释放堵胤锡、还黄得功清白、合力抵抗外辱……这才是我们的想法!贾大人的想法与我等可一致吗?”刑部邓炜达冷笑着说道。
其余清流也纷纷露出了质疑外带被“侮辱”地神色,象是在要求王燃证明自己的话。
“我现在就证明给大家看……”王燃难得地再次把握住了说话地机会。对着众清流说道:“你们的第一个想法是要查办宁国府之事吧?”
众清流一时摸不清王燃的意图,愕然地点点头,王燃挂着一丝苦意,淡淡地笑道:“那我就先办这件事…各位就不要再挡着我了。让我过去才能办嘛……”
。。。。。。。。。。。。。。。。。。。。。。。。
王燃没有食言。面对着台下数万将士,王燃上台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宣布作战命令前,我们要先办一件事……”
“把他们带上来!”王燃喝道。
众将士干万双目光地注视中,众清流揉了又揉、不敢置信的眼光中,宁国府涉案人员被押解了上来,领头三人正是贾珍、贾琏、贾蓉爷仨。
“我贾家宁国府的事情。恐怕大家都是知道的了……”王燃平淡的语气中带出明显的激愤:“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后方却有这等蛀虫鱼肉乡里、毁我大明之基业!……这种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安军心!”
“大义灭亲!”所有人的脑子里都闪过了这一个念头。贾珍等人固然是面如死灰,校场上也响起了一片嗡嗡之声。
“对我来说,不存在什么‘大义灭亲’之说……任何人犯了错都应该受到惩罚,不管他是不是我们‘亲’人……”王燃话锋一扬:“唯一不同地是,是我的家人犯的错,不仅要受国法惩处,还要受家法处置!”
王燃一拍手,茗烟等人立刻手捧着一堆材料摆在了文武百官之前。
贾家宁国府之事自然早已家喻户晓,军中对此事也流传甚广,只不过在王燃的刻意引导下,军中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这件事上而已,但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军队,大家在心里均以为王燃即便没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法,也是打着“拖”的算盘。而今日王燃却在这一“万众瞩目”地情况下提出了这件事。
顾炎武等人不得不承认,在这种情况下上演这个桥段是最好的时机。由于《光明日报》早已公开了宁国府之事。在此事上王燃一直处于被动,当时查办宁国府之事只会给别人留下“无奈”,甚至是“丢车保帅”的印象。
但在硬顶着风头并成功转移了公众视线后,再结合此次誓师大会来办就不一样了,通过这样的“大义灭亲”,不仅给大家留下了王燃“大公无私”的形象,但有一种“一切都在我掌握中”的自信,这无疑最有利于激发军心、振奋民意,王燃的威望立刻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据我个人掌握的情况及不完全统计,宁国府涉案计一百五十六起,死十四人,伤四百六十七人,侵吞财产合计一百八十九万两,实属十恶不赦!……所有的证据都将上交朝廷,由刑部量罪定刑!该杀就杀、该打就打……”王燃转身大声吩咐道:“不过在行国法之前,今日我先要行家法!……取家法来!”
认真说来,真正应该为宁国府所犯各案负责、论罪当斩的,一个是大部分案件的幕后主使王熙凤,她是真正的主犯。一个便是宁国府的现任家主贾珍,依据这时的风俗习惯,他的连带之责是怎么说也躲不过去的。
不过此时王燃却没有解释其中的真相。倒不是他对王熙凤还有什么余情未了,想包庇回护她,主要是因为此事的解释相当麻烦,拐上几个弯,在气势上面显然就不那么强势和顺畅……反正贾琏、贾蓉两人本身也非常欠打,而且王燃已将所有材料交给了刑部,清流们虽然和王燃不对盘,但却并不是是非不明之人。
当然,要说王燃一点私心也没有倒也不现实,他与秦可卿之间的“意外”让王燃不得不替秦可卿打算一二,案卷里有不少王燃私下替秦可卿准备的“检举揭发材料”……这一切确实是王燃私下准备的,自“仙人跳”事件后,王燃再也没有单独见过秦可卿。
当然这也充分说明了王燃也有男人“见异思迁”的通病…这“污点证人”的名额本是留给王熙凤的。
而这些“检举揭发材料”其实也有两重功效,第一便是为秦可卿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从理论上讲,秦可卿比起王熙凤来,错误要刁、得多,再加上一个“将功补过”,流放云南的惩罚可能都会免去。
第二,秦可卿既然做了“污点证人”,就代表着她“背叛”了宁国府,自然会被贾蓉休掉,恢复了自由身的秦可卿当然就有了重新生活的权力,当然,这还需要做一些其它的准备工作才行。
说实话,这件事想想的确够乱的,侄儿媳妇如果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媳妇,不用说别人喊着捌口,自己想想也觉得很怪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