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燃原本时空中的现代战争讲的是夺取信息优势,其目的是达到自己想知道的就能知道、想让对手知道的就让对手知道、不想让对手知道的就不让对手知道这样的境界。但无数次实践证明,战争迷雾的存在使这一问题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古至今,对阵的双方没有哪一方可以完全控制住敌手的情报,那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长时间的积累、储备……王燃原本时空中,以美国在情报领域的绝对优势,不提攻打伊拉克时对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错误情报,便是著名的拉登大叔,美国至今也没能控制住其一脉的活动……而在这个时空也有很近的例子,当年皇太极重兵包围北京城,但崇祯皇帝还是很快地将求援信送到了袁崇焕的手上。
但话说回来,信息优势毕竟是战场制胜的法宝之一,经过现代信息战洗礼的王燃对这一点自然清楚。因此,对自己实力有着比较清楚认识的王燃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采取的措施是“严密保护自己,半放开敌人”……也就是对己方部队的行踪与部署严格保密,避免外泄,但对清军内部的情报通传则采取能管就管,不能管也不勉强的态度……应该说,这个策略符合王燃部的当前利益。
王燃在此次北伐中的作战指导原则就是“以多打少”,只要保护好自己地情报。便足以完成秘密调动、隐蔽设伏等部署,而战斗一旦打响,只要自己的动作够快、够狠,即便对手内部实现了情报通传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在很多事情上,王燃还是希望清军内部消息顺畅的。否则他怎么可能在自己预定的时限内调出清军的各处援兵?……原山海关守敌、山东洪承畴部、山西援军、关外援军,还有那位正准备往回调动的豫亲王多铎部。
……………………
“不用担心……贾宝玉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三四万人马。想吃掉我山西地七万人谈何容易?”北京城内多尔衮已经从最初得知这一消息的吃惊中恢复了过来,嘴角挂着他一如惯常地不屑:“即便他能吃掉,也起码是一两月后的事情了……而那时,豫亲王早已大兵杀回!”
“真希望豫亲王早点返回……贾宝玉那个混蛋也欺人太甚了!城下就这么点人了。居然还敢在外叫阵!”一旁的鳌拜恨恨地说道:“真想点齐兵马出城杀他个屁滚尿流!”
鳌拜这也就是过过嘴瘾……王燃的主力虽然都布置在了涿州一线,城下地兵马不过一万五千人。又是分散在各大城门,城内六千余人的清军八旗应该说可以出城一战。但经过这段时间地不间断袭扰,守城清军早已心神俱惫,连上城楼防御都提不起精神。更何况是要他们出城野战。
“不要着急,仗有你打的……”多尔衮笑着对鳌拜说道:“这一次贾宝玉是真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若是集中兵力一力攻打京城,恐怕还有一搏的机会,但他却自己找上了山西援军与之纠缠……这和本王当初设想的与山西援军共同出战、拖住贾宝玉待豫亲王大军返回又有何不同?”
多尔衮分析的确有道理……山西援军即便是到了北京城,也是得让他们或出击、或协助防守,现在只不过少了城内的六千人助阵。这六千对七万,忽略不计也没什么大问题。况且人家这六千也不是什么都不干,这不还牵制了一万多人呢嘛。
“王爷,这中间是有些不同……”一旁的龚鼎孽给多尔衮浇了一盆凉水:“山西援军的粮草怕是……”
龚鼎孽的见识确实不错,老于兵事的多尔衮这几天受到的打击太大、太多、太突然,平常的军事素质也就是能发挥出来一半,他还真的把这件事给漏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山西援军由于接命仓促,根本不及预备足够的粮草,原本在攻打真定之时还可以从山西方向获得一些补给,但打破了真定后,后方补给线也随之被明军掐断,山西援军目前的态势就是被人关了门打狗,粮草也就剩下了身上携行的那部分。
其实,山西援军本来是不用为粮食发愁的……他们只要挺进了北京城,七万人的补给自然不成问题……用多尔衮的话来说就是,“库里没有了还有老百姓嘛”,毕竟这粮草不同于弹药,属于军、地共需品……现在的问题的,山西援军没能打进北京城,而是被困在了外面……山西方面的大门被阎应元部堵在了保定,总不能让京城杀进包围圈给他们送补给吧。
“依奴才计算,山西援军的粮草也能再撑上个七八天的……”龚鼎孽偷眼看了看脸再次变得黑沉的多尔衮说道。
……………………
事实情况比龚鼎孽预计的还要糟糕。
“夏将军,咱们的粮草只够两天的了……”清山西援军的中军营帐中,一个三十上下的清军将领正背着手来回踱着作思考状,一名年纪稍长的男子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再不想办法,不用对面的兵马来攻,弟兄们就先饿死了。”
这位三十上下的清军将领便是此次统领山西援军的主将夏国相。别看王燃对这个时空的许多知名将领都不熟悉,但却是知道这位夏国相。原因无它,早年读过的《鹿鼎记》里有这么一号人物,而现实与书中地记载比较一致。这位夏国相就是被后人称为大汉奸的吴三桂的女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