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各执一词,一个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有明君就不缺良臣,一个说军不可一日无帅、有统帅自然可以解救出主君。最终递到王燃手中的便是双方的妥协结果,顺治小皇帝与多尔衮同时列于第一排,提出的赎买价格也一样。
应该说,从金银珠宝的价值来看,多铎等人提出的赎买价格还是比较优惠的。不过王燃对这方面倒是不在意,只要多铎等人同意交易,就已经等于把一只脚伸进了圈套……不管这桩交易能不能做成,只要大家开始谈,主动权就再次被王燃掌握在了手里……别看北伐军的总兵力依然维持在二十万,但目前的局势对北京并不利,南有南面多铎的四十万大军堵在了德州,北伐军在“势”上明显的处于孤军深入状态,时间对王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况且,只要多铎有了交易的意思,王燃就能再推着这个“买赎”计划往前走一步。
因此这个好消息是双方面的,不论是对王燃还是对这些阶下囚都应该算是好消息。
“那坏消息是什么?”对面的雍穆格格性急地问道。
“坏消息嘛,”王燃笑着扬了扬手中的信:“在多铎同意交易的名单里没有你的名字……”
“这是什么意思?”女孩的脸变得有些俏白。
“它的意思是说,我用你换不来我想要的两百匹马……”王燃看着这个没有任何“阶下囚”觉悟的女孩说道:“我想,你恐怕不能再呆在这里了……”
“贾大人,小女孩不懂事,您不必与她一般见识……”毕竟是母女连心,布木布泰的脸上也透出了一丝着急,在这种情况下,把女孩带走能有什么好事?
“布木布泰夫人,你就不用为别人担心了……对于你,我同样会要换一些东西,如果多铎不答应,你同样也不能再住在这里……”王燃轻笑着,只是他的笑容在雍穆格格等人看来是那么的邪恶。
第七卷 满江红 第十四章 以人换人
也许是马背民族共同的特点,多铎的性格很直接,这一点在他回复王燃价目表的信中便可见一端。
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什么王爷、格格的,全部被多铎从价目表中直接划掉,便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甚至是清方占一定便宜的交换俘虏之事,也被多铎压后。
多铎在信中说的明白,“买赎”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多尔衮和顺治小皇帝两人被赎回来的基础之上,否则,便是多铎的儿子女儿也一样免谈,直接手底下见真功夫罢了。
“多铎这小子倒也聪明,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阎应元笑着说道:“说什么三天之内若不同意交回多尔衮和顺治两人,他就要直接陈兵北京城下……”
不管是王燃的北伐军还是金陵的守军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征战后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极需时间休整。清军在这方面的问题虽然也不小,但比起明军来要好得多……谁叫人家人多,昼夜不间断的攻击也排的过来。
更重要的是,时间越长,王燃的政治优势就越容易得到发挥。明军打下北京城、活擒满清贵胄的消息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明军的斗志、打消“墙头草”的二心,便是对那些已被清军占领的地区,如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民众也将起到相当大的刺激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如果情况没有朝向对满清有利的一方发展,原本已经被镇压下去或已经消失了的反清活动将很可能再次爆发出来,让满清原本就不太巩固地统治崩溃……入关的八旗子弟大部分都随同多铎一道行动。控制这些占领区的大多是军心未定的“伪军”。如果真的有什么异动,别说指望这些“伪军”前去平叛,他们可能自己先就反了起来。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王燃的北伐军是“孤军深入”,但多铎地四十万大军也同样是脱离了大后方。虽说在粮草供给方面,双方的问题都不大。王燃靠地是海上的补给线,而清军通过烧杀抢掠也可以满足他们的用度。但王燃再“孤军深入”也属于本土作战,占尽了“人和”,而清军则属于典型的“境外用兵”,很容易便陷入人民战争地海洋。
因此对清军而言。速战速决是他们最希望的结果,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真能把多尔衮和顺治两人赎回也是一件对他们相当有利的事,起码可以摆脱政治上的被动,拖上几天倒也值得。
“这可不行,多少钱也不能换……”听了阎应元的话。一旁的堵胤锡着急起来:多尔衮是清军地实际统领,其地位就相当于战神一般……现在被俘虽然会影响到他的声望,但以他在清军中的根底、多年厮杀赢得的名声以及排除异已的手段,只要放他回去,用不了多久,他肯定可以将清军重新收拢起来……多尔衮这个家伙本就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堵胤锡说得有道理。多尔衮地手段确实了得……这家伙不仅在军事上战功卓著,在政治斗争方面也很有一套,年纪轻轻便执掌了大清的实权,那些“政敌”们不是被他收服就是被他清除,据说皇太极生前也一直想找借口除去这个对自己皇位威胁最大的“睿亲王”,但却被多尔衮巧妙化解,不但如此,更迅速建立起了可与皇太极一较高低的班底。皇太极在临死前不得不单独召见多尔衮,求他善待自己的后代……放多尔衮回去,无异与放虎归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