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说从第二天起进入“撕票期”,也就是说,如果再接不到回音,不仅不再免费送人,也不会再提高价码,而且开始照着价目表的名单杀人。一天不回复就杀一个、两天不回复就杀一双,如果在杀了附带的三个贝子、一位福晋还不见回复,对不起,顺治母子就得被提上日程。
第七卷 满江红 第十五章 诚信为本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王燃在“商场”中的诚信……在最后一次送回那个好运气的格格后的第二天,一个倒霉的贝子被一队人马带押至德州城下,于守城清军众目睽睽之下被砍倒而后舍弃。
情况突变,明军的政策一下由看似示弱的“诱导”猛然转为了极其强硬的“威逼”,不仅打了一直在叫嚣“谅他贾宝玉也不敢……”的多铎一个响亮耳光,更让豪格和济尔哈朗红了眼。
“妈的,贾宝玉、这招先礼后兵玩得还真漂亮!”多铎恨恨地一拍桌子:“把老子搞成了一个众矢之敌!”
事实上,除多铎等极少数人外,其余的满清权贵都觉得用牛氏父子换回顺治母子是一件非常占便宜的事,有些人甚至在刚听到这一消息时愤怒地要骂娘……牛氏父子算什么东西?!居然被拿来与自己的皇上、皇太后相提并论?!便是多铎本人也不是真的宝贝牛氏父子,正如豪格指出的那样,如果王燃提出的是用牛氏父子换回多尔衮,多铎肯定没有意见,但这句话也只能放在多铎的心里。
如果说前几天多铎还能找出些诸如“贾宝玉为人奸猾、此事恐怕有诈,还需仔细权衡……”等理由“拖”上一阵,因为己方反正没什么损失,还能净赚几个“免费赠品”,可现在却再也拖不下去……按照推断,如果再不给明军一个答案,明天死的很可能就是豪格的老婆就是济尔哈朗的儿子……豪格和济尔哈朗怎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倒毙与眼前?!如是真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这家人被杀的仇恨十有八九会落到多铎的头上。
更重要的是。明军已经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即便是多铎手掌军中大权,也承担不起“不救皇上”的罪名……总不能单凭一个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敌方诡计”就放弃这么大好地营救机会吧。
“你到底想怎样?”豪格紧盯着多铎的眼睛:“是要那两个汉狗还是要皇上?”
“不错,今儿你必须给出个明确答案……如果牛氏父子那里你不方便动手,我和豪格替你去办……”济尔哈朗也在一旁附和道:“只要我数万八旗子弟往那儿一压,别说七万。十七万也一样没戏……”
多铎心中恨的一塌,他对豪格和济尔哈朗等人的心思自然是相当了解。他们之所以如此着急地想要办牛氏父子这件事,最重要地原因还是想借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削弱自己地实力。让他们去办牛氏父子,事后那七万人马肯定被他们瓜分的一干二净……自皇太后、豪格和济尔哈朗等人被免费送回后。原本还算团结的清军已经隐隐然形成了两个团队。事实证明,内斗是人类的通病。并非汉人独有。
王燃确实有些阴险,送回来的全都是原先手握大权但被多尔衮整惨了的人。这些人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但根基与手段仍在,在没有多尔衮的情况下。单凭多铎根本无法阻止他们重新整合自己的势力。现在多铎虽然在名义上仍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军方实力,但手下的构成复杂,除入关前的五万满洲兵外,大多数是后来收服的汉军,这其中就包括了牛氏父子七万人马、吴三桂的十几万人马以及其他地方势力的近十万冬马。这种成分复杂的部队在没有遇到困难时显不出问题,但一旦遇到坎坷。他们的忠诚就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也是多铎的顾虑之一。
现在知道价目表的人可不只自己这几个满洲亲贵,有不少汉军将领显然也都听到了风声,现在他还没松口要拿牛氏父子去换顺治母子,得到风声的牛金星已经表现出了较强的防范之意,而其它诸多汉军将领表面上虽无异动,但实际上都在观望此事,多铎自己也搞不清在把牛氏父子“卖”掉后会有什么连锁反应。
“豫亲王,你当真要见死不救吗?”皇太后压上了一顶大帽子。
“要救就一起救”,多铎脸上阴晴不定,最终一咬牙:“复信给那贾宝玉,要牛氏父子可以,但交换的人中.必须再加上摄政王,否则免谈!”
多铎这也是没办法,对他来说,换回皇上是大面儿上必须得做的事,但既然要换,怎么也要把亲哥哥一起换回来。用多铎的说法,“既然贾宝玉说是一桩生意民,总要允许讨价还价吧……”,再者说,明军只说是“回复”,并没说是要“答应”,怎么着也能再拖上两天,“想到拿住牛氏父子,也需要好好策划一下……”。
豪格等人虽然不满,但多铎一则势大,二则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好勉强同意一试。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多铎的策略遭到了无情的狙击。
与前一天的情况完全一致,名单上的另一个贝子被押至德州城下砍倒并弃尸。唯一不同的是,明军在这具尸体上还留了一封信,一方面措辞严厉地斥责多铎一方的恶劣行径,另一方面再次表明了“先谈顺治再谈多尔衮”的态度,“生意要一笔一笔地做,你们那个摄政王对我们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做完了顺治,多尔衮肯定也没什么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