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咽了一口口水,说起来,对刚才发生的意外情况,吴三桂开始也是一阵发愣,他对豪格与多铎的矛盾倒是早有耳闻,现在看来,这清人不仅是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下手更狠。
但话说回来,吴三桂自是明白眼前的局势并没有因为多铎与豪格的权力交替而对他们有丝毫的缓解,相反更严峻了……本来多铎只有百余亲兵,吴三桂力拼之下未必不能突出去。而只要突出多铎的小包围圈,在外面清军尚搞不清情况的条件下,还有杀回自己大本营的机会。但现在面对两千清军,便给他九条命也一样得折在这里。
“这确是末将手下的无心之知…末将其实也并无它意,只是想请皇上与皇太后到军营巡视…现在却令圣母皇太后受伤,还乞恕罪……”吴三桂的口气软了下来,对吴三桂而言,既然是突围无望,再加之刚才发生的一段插曲,吴三桂的拼死之意已经剩不了多少。说到底,没有汉奸能真正地做到不惧生死。
“废话少说,先放人!只要放了他们,我担保此事就此揭过…否则便是灭九族之罪!”皇太后着急地说道。说起来,皇太后应该算是这里最担心顺治母子安危的人了。
“圣母皇太后受了伤,末将自是不敢再惊动…至于皇上,末将还是想请皇上先去大营……”从吴三桂的角度而言,倒是可以看见布木布泰的伤口。吴三桂一咬牙,示意手下放开布木布泰。
“光放她一个人有什么用!快把皇上一并放开!”皇太后着急地喝道。
吴三桂放开布木布泰自然是想表明自己的“求和之心。”当然布木布泰在这件事中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顺治才是双方的焦点。
“请皇太后和豫亲王放心,末将愿以人头担保皇上的安全…至多两天,末将一定将皇上安然无恙地送回……还望豫亲王应心允……”吴三桂对着皇太后和刚刚走过来的豪格说道。面对明晃晃的弓箭,吴三桂只能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希望豪格是真的“以皇上安危为重。”
“吴将军既有这份心意,本王岂有不允之理?”走近了的豪格笑着说道,正当吴三桂心中略微一宽时,豪格目光突然一凝,继尔失声大叫道:“吴三桂,你这个逆贼,居然敢杀了皇上!”
什么?所有人都是一惊,吴三桂反射般地低头看向胸前的顺治,虽然气息孱弱,但……吴三桂疑惑地抬起头,正对上豪格冰冷的眼神。
“来人!给我杀了这个逆贼!给皇上报仇!”豪格退后一步,高声喝道。
第七卷 满江红 第十九章 攻防逆转
这一天对清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诸多大事均发生在了这一天……皇帝的驾崩、英雄的诞生、权力的再分配、内乱的产生。
顺治皇帝的死对所有清军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据官方正式公布的说法,是吴三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听到明军提出的以他换回满清人质后惊惶失措,狗急跳墙下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却错手杀了顺治。
说起来,顺治也算是够可怜的,自小生活在深宫大院,连童趣都还没享受到便挂了……按王燃原本时空中的时间计算,顺治这个年龄也就是刚上学前班……更不必提他那段原本应该发生的脍炙人口的董鄂妃之恋。
当然,杀了顺治的吴三桂也未能逃脱放入惩罚,只迟了一小步赶到的肃亲王在悲愤之余下令将这个逆贼格杀于箭下。
正所谓福祸相依,如果说顺治之死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悲痛造成了士气的巨降,那么豪格这位英雄的诞生重又给清军带来了希望。
经过这一个多事之日,豪格无疑已经成了满门忠烈的典范,一天之内,他的事迹便在军营中广为流传……他的福晋为保皇家周全,以已身换得皇太后之平安,实践了豪格当初“愿为皇上效死”的诺言,至于她在城下哭喊救命一事,大家当然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忘记……而豪格更不愧草原儿女勇武之名,单枪匹马闯敌营,上演了一段有情有义、摧人振奋的桥段。可以说,如果在这个时空最终还是由满清统治了中国。这段传奇故事必将被改编为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广为流传。
当然,豪格的英雄事迹并不仅限于此。据官方消息,在随后发生的皇帝被挟持之事中,在所有人,包括豫亲王都手足无措之是地。正是他及时赶到并判别出皇上已经遇害,果断地下达了指令。从而避免了继续被吴三桂所骗,并将之擒杀,虽然未能将皇上地性命挽回,但也算是为皇上报了仇。为大清除去了一害。
虽说军中有小道消息流传说当时顺治皇帝在被吴三桂挟持时并未死,真正致他死地的是身上所中的起码六支箭。而这应该是发生在豪格赶到之后的事。但绝大多数士兵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肃亲王久经沙场,难道他还看不出来一个人是死是活?肃亲王忠烈智勇,这可是有目共睹之事,难道他还会起心害皇上?那可是他的亲弟弟!……在众多清军眼中。豪格已经成了大英雄、心中的偶像,自然容不得别人对他进行诋毁。
还有一点更让清军兴奋……吴三桂既已身死,正好可以拿来跟明军谈条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