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知以弱势兵力发动攻城会造成己方不小的伤亡,但这场两路夹击战关系太大,可谓是成败在此一战,而计划地实施又是环环相扣,庄子固不得不硬顶上去。
……………………
“庄子固这个混蛋在搞什么鬼!”外面喊杀声一波强似一波,德州城内的清军大营中,豪格一脸的愤怒:“现在攻城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以为就凭他那五万人马就能打下我的德州城?”
庄子固紧张,豪格同样郁闷非常。
不管是豪格还是何洛会、龚鼎孽诸人都没有料到庄子固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在他们看来,自己不主动出城攻击就不错了,明军的攻击怎么样也要等到后续大部队跟进以后再说。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清军虽然没有松懈对城下明军的防范,但主要精力却都放在了内部地整合上。
说起来也许是因为太看重这场决战,不论是王燃还是庄子固等人对其中每个环节都是相当紧张,力求不出任何纰漏。而实际上,豪格等人根本就没想过要南下,对自身实力无原则的信任使得豪格的目标直到现在还依旧确定在“北进北京城、消灭北伐军”上面。便是提出这一“疑兵之计”的龚鼎孽也没有想到庄子固突然发动攻击的真正原因。一种不经意的巧合遮住了所有人的眼睛……庄子固发动攻击之时正巧赶上了清军内乱。
“明军分明就是想浑水摸鱼!”何洛会说道:“他们肯定知道自己不可能拿下德州,如此作为不过是想策应那些叛军,把我们内部搅乱,让我们顾不上他们!”
豪格采纳了龚鼎孽的建议,对十余万伪军采取了分离处置之策,调八万余伪军离开德州城,然后吃掉剩余的三万伪军精锐。
以近二十万的兵马对付三万人……你再精锐也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全数战死,要么乖乖缴械投降、任由处置……可就在豪格调集重兵将之包围、逼迫他们缴械投降之时,庄子固毫无预兆、毫不合理的做法打乱了这一进程。
明军的攻击突然而又猛烈,城上的清军猝不及防之下连连告急,豪格一时之间又搞不清明军的意图,不敢掉以轻心,只好暂时放松对伪军的包围,抽调人手布防。
那三万伪军既然被挑为精锐,自然有两把刷子。城外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明军独有的战车火炮声及火铳声极好分辨,三万伪军当机立断,发一声喊,顺着清军的退势齐齐向外突围……意图很明显,竟是要冲出城外与明军会合。
第七卷 满江红 第二十六章 YY之王
4
城外炮声震天、城内杀声阵阵,庄子固原本颇有些“自杀式”攻击的行动机缘巧合下竟演变成了一场内外夹击。
庄子固兵团五万人马的战斗力自不用说,属于王燃手下的王牌军,同等兵力下较之清军最剽悍的八旗子弟更胜一筹,其装备不用说在中国,便是放眼当时整个世界也难找敌手,再加上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当初在东瀛的“特训”也不是白给的……因此虽只有五万人,攻城之战却打得有声有色。
而那三万伪军同样不含糊,绝境之下、希望之前也迸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从豪格强横的口气中完全可以判断出清军要将这支队伍完全掌握在手中的意图,“完全掌控”说白了就是打乱编入八旗之中。这对于普通兵士可能还没有大问题,可对于伪军的将官们则明显意义不同!“完全掌控”面前,原本的将军别说是兵权尽失,能留下一条命就不错了!这不由这些墙头草们不下死力力拼……当然,这也不能怪豪格沉不住气,时间紧迫,哪有时间再玩那些花活?
城外明军与城内伪军虽然加起来人数只有八万,尚不到清军的一半,但由于打了个清军措手不及,在态势上又形成了守城都最为害怕的里应外合之势,饶是豪格久历阵仗、清军入经沙场,一时间也被搞的焦头烂额。
至混战开始,清军的指挥调度便明显不畅。庄子固的炮击持续而又凶猛,没有承受过类似打击的满清部队乱成一团、损失惨重。
三万伪军地突围行动也同样进展顺利,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便突破了留守清军的包围。并向前推进到了距北城门不足五里的地界。而豪格不得不动用了自己的亲卫队加以阻击,这部人马原本是清军手中的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
事后曾有人对这一战事进行过沙盘复现,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城内、城外的两支部队能够在后续地作战中继续保持这种难得的“默契”,拿下德州城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四十六……这个比率对于兵力处于弱势的攻城部队而言确实是相当高,这原本是不可能完成地任务。
只不过这个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还是没能完成。除去内、外两军兵力处于弱势等客观外,更重要的是这种里应外合之势只是巧合。并非是两军事先预谋而得……内外两军中,伪军只是知道城外明军发动了攻击,至于详情一概不知,而庄子固对城内发生的变故则是一无所知。他根本没有时间去调查城内的某些异常反应……因而双方欠缺必要的“默契。”
说起来,豪格也确实够老道。他发动地此次“消除内乱”之举确立了狠、快的原则,防得就是伪军与城外联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