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贾宝玉新传_空空道人【完结】(472)

  在守城的清军统领斩杀了一批前来要求与明军谈判的百姓代表之后,德州城内的骚乱演变成了暴动,内困外忧,王燃的大军轻轻松松就打进了德州城。

  “贾大人!”王燃正在琢磨下一步的行动,布木布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告示:“你这是何意?”

  第七卷 满江红 第二十八章 德州知府

  布木布泰手中拿的便是王燃刚刚颁发下去的所谓“安民告示。”每支部队在进占一个新地方后总会搞这一出以表明自己的施政方针。当然任何一份类似的告示都是高压与怀柔政策的结合,王燃这份也不例外。

  怀柔方面,应该说王燃对满族普通百姓相当宽厚,完全实现了自己在传单上所列的宣传内容。不仅重申了军队入城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救济了处于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一批粮食,同时更实行了诸如分田到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教授农耕知识等一系列安定民心之举。当然对这些满族百姓,王燃并没有把他们都集中在德州城内内,而是在目前明军控制区内将他们稍事打散到各个村庄安置……土地方面并不用发愁,连年的战乱空置出了大量良田。

  应当说,王燃这些怀柔举措开始时遇到了一些阻力,按照一些明军将士之意,就算不还他们一个“德州十日”,也应该把他们驱逐出山海关,“让他们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

  当然,这些声音在王燃的威信作用下以及有意识地引导下很快便得以释放。这其中的关键便是大力宣传将普通百姓与满清权贵区别对待。“发动战争的只是一小部分权贵,满族百姓本身也是受害者!”,王燃把原本时空中极流行的一句话改头换面搬了过来。

  其实王燃心里也知道这句话纯属瞎扯!……如果没有普通百姓的支持,单凭那些权贵根本无力支撑什么战争!…不说百姓是兵员、后勤、士气的保障者,冲在第一线直接烧杀抢掠地绝大多数就是这些原本的普通百姓!

  可话说回来,真要让王燃一口气把这几十万人都灭了却也不符合王燃设定的民族利益。

  一则是因为毕竟在王燃原本的时空。汉族、满族已经是亲如兄弟,王燃原本的战友中就有不少满族子弟。不能不说这个“后遗症”对王燃确实有些影响。

  二则纵观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那些搞过什么种族大屠杀、大灭亡的家伙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果,国家更不可能因此而长久。最著名的例子自然当数成吉思汗,希特勒也算其一。

  更重要的是,在王燃看来。对敌人进行肉体毁灭只是下乘手段,“以杀止杀”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上乘作法应该是“改造”敌人。让他们自觉放弃一切对自己不利的信仰、追求,从精神到灵魂都彻底发生变化,这才是真正的征服!

  不可否认,当初在东瀛之时。听着那些东瀛战士一路高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时,王燃心中确实颇有成就感…东瀛和满族在王燃心中自是有很大区别。王燃连小鬼子们都没有进行肉体毁灭,更何况是满族?

  在王燃看来,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有博大地胸怀,有了博大的胸怀才能不断地吸引、同化其它的民族共同汇聚于中华民族这面大旗之下。

  王燃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颇有成效。像东瀛的所谓大和民族现在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在王燃离开东瀛之前,很多东瀛人就已经开始以自己身为中华民族地一员而深感自豪。

  原本时空带给王燃的后遗症不止一个,王燃对东瀛和满族还是实行了不同的政策。

  对东瀛人,王燃推出了东瀛省作为管理他们的机构,在所有的文化、教育等等全都沿用了明朝的方式。这等于是从根本上摧毁了所谓“大和人”存在地基础。当然,这些做法得到了东瀛女天皇一系以及绝大多数东瀛人民的强烈支持。事实上,东瀛人对王燃这些颇有深意的做法无不感激涕零,以至几十年后,这些已被汉化的比汉人更汉人的人偶尔听到有人喊他们“大和人”时无不勃然大怒,高声质问对方在骂谁。

  对满族人,王燃则仿效原本的时空,在打下德州后的第一时间就宣布以德州城为主,含北面的吴桥、东光以及南面的平原、禹城在内,建立起了德州满族自治州。虽说这“州”的行政级别与“府”相同,但这无疑可以让满族人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民族利益、保留住自己的民族特点。

  其实在关内建立一个满族聚居区是王燃一直以来的想法,民族融合嘛,住在一起当然更有利于这一进程,这也是王燃当初答应把这些百姓“还”给豪格的最大原因。

  王燃充分兑现了自己“以满治满”的主张,除了兵权之外,行政内部管理事务均已满人为主,而王燃代表政府委任的第一任德州满族自治府州长便是布木布泰。

  虽说让一个女子就任知府一职在这个时空多少有些“另类”,可草原上本就不乏以女性为首领的部落,除布木布泰之外,王燃还真没有时间细细去发掘有谁比更既能“安定民心”又对大明安危构不成什么威胁。当然,为尽快安定满族人心,王燃的任命走的是先斩后奏的路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