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完全证明了顾横波情报地准确性和重要性……顾横波提供情况虽然是出于私心,但不管怎么说在客观上却具有较大的意义。别的不说,负责拖住豪格部的庄子固两万人马如果没有事先得到情报。就很可能被清军包了饺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顾横波倒也能算得上“将功补过。”王燃虽然也从其它方面了解到顾媚在龚鼎孽“服侍”满清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这个时代毕竟是男权社会,男人在享受更多权利的同时自然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总不能功劳都由男人顶着,出了问题反倒由女人们撑着吧。
说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王燃对顾横波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原本王燃根本就没想着要在她身上浪费情报力量。可现在既然关系到了自己的军事部署以及自己的“终身大事”,王燃自然也不能免俗地假公济私、亦公亦私了一把。
在王燃看来。顾横波在这些事情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丈夫小偷、自己把风”地角色。说起来,顾横波之所以成为汉奸倒不是因为她本身极具汉奸本色,更多的是因为嫁给了一个汉奸。
如果当初顾横波嫁给了一个忠心为国之人,虽然以她现实而且缺乏国格的性格而言。在面临威胁或有更好选择之时依然可能会背弃自己的丈夫,但在之前的献策谋划却肯定是和救国救民有关。不会像现在这样把自己聪明才华用于汉奸的事业上。
对王燃来说,既然收下了人家这样重要地东西,自然也应该信守承诺兑现自己答应下来的事情……说实话,不管顾横波本人是否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单就“娶”这一个动作并不能称之为伤天害理或是违背侠义精神……以基督教的观点来看,如果娶了她好好加以管束,让她不再把才华用于歪门邪道,好像更符合侠义精神。
可话又说回来,王燃从心里又不愿意履行这个诺言。虽然顾横波同样是才艺双绝,但王燃对她却提不起什么兴趣。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对顾横波原本做过的事情还是对她这种“超现实”的性格,王燃都是非常反感。
因此自山海关之役后,王燃在德州城又见到过顾横波几次,曾试着提出希望她改变“条件”,比如可以给她一定的奖励、甚至提出可以不再追究她家人的过失。所谓家人自然指的就是龚鼎孽等人,顾横波自幼便被卖入青楼,除了婆家人还真没什么亲人了。
不过这些都被顾横波断然拒绝……奖励?用女孩的话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让她不再孤单漂泊,而嫁给王燃自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再追究龚鼎孽?顾横波都打算红杏出墙、改嫁他人了,哪还顾得上“前夫”,况且又是这个“前夫”抛弃她在先?
尽管以顾横波的“善解人意”不可能看不出王燃的不情不愿,但她却丝毫没有放弃之意,一口一个“大人如不愿践约也没关系,只当这件事没发生罢了……但要贱妾重提条件,恕难从命……”‘把王燃逼到了死角。
说起来,王燃并不是刻意要追求什么“一诺千金”,但人无信不立,毕竟“诚信”这面金字招牌来之不易,不管是上马治军还是下马治民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燃也不愿意在这件事上砸了自己的牌子。
最后王燃实在想不起什么高招,只得扔下一句“这个条件虽不违反侠义精神,也不伤天害理,但并不在我能力之内……婚姻大事应由长辈做主,还得征求到我妻子们的同意方可……”,将矛盾暂时转嫁。
不得不承认,王燃之所以匆匆忙忙离开德州有一部分原因便是想暂时避开这件事的峰头……顾横波的手段确实高明,她与王燃之间的这个“承诺”在德州城早已传开,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至于“承诺”的过程也和布木布泰“红杏出墙”一样有了若干种版本,最离谱的一个就是王燃利用天赋的“勇猛”征服了这位秦淮名妓之身,继续俘获了之心,才使得她心甘情愿地将这一重要情报透了出来……尚书大人的风流韵事本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
……………………
“就说我现在有要事急需处理……”王燃实在想不起见了顾横波要说些什么,一推二五六地对卫兵说道:“请她改日再来……”
卫兵刚要应命,身边传来了雍穆格格讽刺的声音:“哼,你这个大色狼,不仅狡猾而且爱骗人……明明闲着没事却偏要骗人说有要事,说谎都不带脸红……”
王燃回头看去正是雍穆格格和长平公主两人。两个女孩手牵着手站在门边,雍穆格格的语气中透着对王燃一如既往地看不顺眼。长平公主虽没有制止雍穆格格,但望向王燃的眼中却充满了脉脉柔情。
长平公主对王燃的依赖极深,虽然没有与王燃住在一起,但每天都会到王燃这里“报道”。以王燃对她怜爱和长平公主的身份,自然有不需通传的特权,而作为长平公主“焦不离孟”姐妹淘的雍穆格格自然也享受到了同样的特权。
雍穆格格之所以没有留在德州陪伴布木布泰,而随王燃一道返回了北京城并不是王燃的意思,而是布木布泰主动要求的。王燃倒也明白布木布泰这个“以女为质、表示忠心”的意思,虽说王燃并不认为这样做有太大的意义,但想想长平公主也没有拒绝这个提议。至于雍穆格格本身,嘴上虽然大叫不愿意再见到王燃这个大色狼,但也没有排斥这个安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