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办。那本将就不送了!”真是假?”
送走了刘采青。耿仲明跟孔有德两人呆在屋子里又聊了起来。楚钟南的重新出现对他们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也不算是小事。尤其是对孔有德而言。
“你说呢?”对耿仲明地问话,孔有德报以一番微笑。反问道。
“十之八九全是……假的!”耿仲明冷笑一声:“拥军民十万,良田两百万亩,还轮耕轮种,还要购置火器……他们真要有这能耐,为什么等到现在才出现?这世上又哪还有方圆几千里的地方让他盘踞?真是,吹牛都不知道打打草稿!把咱们这些大老粗都当成是傻子了!”?
“嘿嘿,人嘛,有时候确实得会自夸自卖,不然怎么出头?毛大帅在地时候不都是这么干过来的?这年头,手里有点儿权的,就是拥兵三五百,也得说自己有十万大军……不然的话,不是自己找着挨打吗?”孔有德笑道。
“那倒是。不过……”耿仲明朝房门外看了看,“大哥,你真的打算跟那个楚钟南重新结交结交?”
“楚钟南这人本事还是有的,精于算计。不然也不会把巴都里那个堂堂的总兵官给算计的死死的。后金自努尔哈赤起兵伊始,何曾在战场上死过这么大地人物?就是当年的宁锦大战,也不过只是有几个受了重伤而已。不过,毕竟是时过境迁了,他就算是再冒出头来,也只是给他自己找麻烦。老子虽然跟他有点儿交情,倒也不至于为了这些就把自己跟兄弟们的命贴上去。……”孔有德答道。
“大哥,那你就这样算了?”耿仲明又开口问道,“咱们可是缺着不少军饷呢。虽然这刘掌柜的牛吹的不小,但估计还是有点儿钱的,要不然也不会嚷嚷着买什么火器。你看咱们是不是……”
“已经派人跟上去了。有消息来的话,你就派人去吧。只是,我跟楚钟南毕竟还有着几分情谊,不要太绝!”
“这个你就放心吧。小弟心里有数。”听到孔有德答允了自己,耿仲明立刻兴奋了起来。去年的时候,辽东接连闹出了两场兵变,都是饷银的原因。虽然那兵变最后被袁祟焕给压了下去,可谁记得他们皮岛其实比关宁军还穷?只是因为这里地兵丁大都是些老百姓,比起那些真正的厮杀汉还欠点儿狠性子,又有毛大帅压着,毛大帅死后又发生了一场叛乱,这才没怎么闹出来。可即便这样,他跟孔有德的手里加起来也不过才千多两银子。要想带着手下一起去登州去投孙元化,不发点儿饷银壮壮士气,有谁愿意这么轻轻快快地就离开熟悉的皮岛?所以,在他看来,刘采青上门,简直就是财神爷自己送上门来的。不去弄上一笔,哪里对得住自己?而孔有德的不在意,更让他把心思放开了。关宁军哗变,没饷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兵的快没饭吃了。他们皮岛虽然还不至于那么惨,可也差不了多少,而刘采青却偏偏还说自己开了家米铺……
耿仲明的主意越打越美,然而,就在他期盼着孔有德的手下能探清刘采青地盘子地时候,一条消息却让他蔫儿了下来。孔有德派去踩盘子的几个探子刚上岸没多久,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然后送了回来。并且,这些人还附带了刘采青地一封信。信上的东西也很简单,就只是皮岛安插在朝鲜的一条小小的情报网而已!包括孔有德跟他耿仲明的,还有许多他们不知道的……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九十六章 俄罗斯人出现了
刘采青从皮岛出来之后,便直接回到定州。虽然朝鲜北方已经算是直接处于女真人的统治之下,但后金军事虽强,人口却不够多,所以,驻兵主要是在平壤和两国边界的义州,其他地方很少。打扮成朝鲜人出游,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事,就算是汉人,只要不是霉运当头,一般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刘采青上岸之后,倒也没有什么危险。何况,他还有着一支情报网的帮助。
说起情报工作,大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建立了威名赫赫的锦衣卫,之后,东西二厂多年来所积攒下的威名更是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是,在历史上,大明朝的间谍机构却主要是对内加强统治,对外的时候却很少,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稀少。即便是在两国交战的时候也依旧很少有人想到情报的重要性。就算必要的情报调查,也只是在军事方面居多,而很少有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可以说,拥有锦衣卫和东西二厂这种超级间谍机关的大明朝廷对敌国的情报工作就根本就上不得台面。这让刘采青一直都很不舒服,也很瞧不起。
“鼠目寸光啊。就只会套些内线,然后就直接打城池,许多时候还要被人家蒙骗,白白送上几千条人命。这些皮岛的家伙,粗糙,实在是粗糙……”定州柳氏当铺后院儿,刘采青一边劈着柴火,一边对身边另一个伙计说道。
“你以为人人都像咱们情报局一样?他们懂得什么叫情报学,懂得怎么加工、贮存、流通、利用?搞情报,就他们那小小的网络,也就只是小打小闹,来真的,让他们两条胳膊两条腿,老子只是一张嘴,也能撂趴下他们。”那伙计昂着头,一张黑红的脸上,傲气十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