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出品,天下第一。
洛阳出品,已经成为三国的第一品牌。
洛阳出品,也使中华大地,第一次出现了品牌效应。
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以及我方势力发展的一切所需。
刘表为了换购洛阳出品的一千件兔皮大氅,决定用当初我方给他的重型武器交换。
当初,他用高价的粮食将我们留在宛城的重型武器都换了去。
如今,我们用成本极小的兔皮大氅又将其换了回来。
有了养兔大业的成功,我们终于可以保证洛阳和长安快速的发展了。
很快,高顺负责组建的治安部队已经全部到位,我方领地的安全有了保障。
洛阳开始召集能工巧匠,制造连环弩,打造重型武器,[奇+书+网]进一步的加强我方的军事力量。
军事和经济两方面,我方已经基本稳定,可以维持健康发展了。
那么接下来应该着重政治方面的完善了。
实行新型体制,只是我政治改革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我一步步的去实现。
曹操能在历史上统一整个北方,与他在政治上施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在北方施行屯田制,兴修水利,有效的恢复了北方的农业生产。
曹操在领地内严格执行法令,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方的社会秩序。
曹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即使牢中的犯人,只要有才干,他都可以重用。
曹操以身作则,戒骄戒奢,推行朴素风气,使北方风气转好。
这些是三国历史上,其他势力没有做到的,也是曹操对历史作出的贡献。
曹操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些就是接下来,我要推行的政策。
正文 第八十五章 中央集权
我提出效仿曹操施行屯田制,兴修洛阳和长安水利。
我提出发布招贤令,不拘一格招募人才,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唯才是举。
只要是好的建议,没有人会不同意。
虽然贾诩对是否可以任用百姓,以至于犯人为官存有异议,但值此我方人才极缺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发布招贤令。
这几条建议,在他们安排下,开始顺利实施。
和曹操同步发展,并不是我的目标。
我要尽快赶超曹操,超过中华大地的任何一方势力。
曹操奉行中央集权制,将所有的权力抓在手中,由自己控制所有大臣|Qī+shū+ωǎng|,不允许属下有结党行为。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优点,可以保持权力统一,可以做到令行通畅,所有皆在掌控。
这是典型的军队管理模式,也是各方势力习惯的一种管理模式。
可是这种方法也有极大的弊端。
这种体制是建立在属下忠心基础上的,属下忠心才可以保障政权稳定。
属下若是存有异心,政权就随时有被颠覆的危险。
象后世司马懿那样存有异心的属下,最后就颠覆了曹操奠定的大魏政权。
从势力发展的角度看,中央集权制也是弊大于利。
所有臣子的努力和贡献都是为了主公一个人。
他们的升迁与封赏都是由主公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会打消很多臣子的积极性,伴君如伴虎,真正有能力的大臣是不会表现出比主公更优秀的能力的。
而且,若是臣子不认同主公的处理方式,很容易引起臣子的反叛。
陈宫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年陈宫就是不认同曹操率兵残杀徐州的无辜百姓,所以愤然反叛,联合吕布占据了兖州。
这样还怎么令势力更好的发展?
中央集权制最大的弊端在于,一个再优秀的主公,也不会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认同。
诸葛亮,庞统不会追随曹操,荀彧,郭嘉也不会追随孙权,周瑜,陆逊更不会追随刘备。
天下有为之士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看法,他们各自期待能让自己实现理想的主公,造成了天下人才分散,无法同心协力的局面。
所以我要改变,改变我方势力原有的中央集权制模式。
我明白自己的弱点,吕布这个身份,在天下人眼中,等同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有勇无谋。
虽然这一年来,我闯出困境,战败强敌,应付危机,建立新政,成就非凡。
可是吕布在天下人心中的印象还是没有太多改变。
所以说人不能做坏事,做一件坏事,用一百件好事都弥补不了。
我这个主公的身份,令天下有为之士,望而却步,不会轻易加入我方势力。
我必须作出改变,方法就是施行新型体制。
将我的权力分成三份,由有能力者掌管,而且掌管权力者有了任期,并不是永久不变的。
只要有能力,总有一天任何人都能掌管一份权力。
因为掌管者是由下属推举出来的。
而且因为权力分散,其中一位掌管者想要反叛,也受到了限制。
这样既能保持政权的稳定,又能鼓励臣子的积极性。
假如是陈宫、高顺之类一心为公的臣子,他们自然会被下属爱戴,推举。
假如是贾诩、司马懿之类想要自身飞黄腾达的臣子,也会通过努力,争取掌管一份权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