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注定无法成为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那个人,即使我拥有吕布所有的武艺。
吕布是战场上的宠儿,在战场上他如鱼得水,如龙入海,在战场上他意气风发,光芒万丈。
吕布天生就是为乱世而生的,也只有在三国这种群雄并起,四方割据的时代里,吕布才能在战场上散发他无人可比的傲人风采。
当他从一个战场上的无敌猛将转变为一个想要争霸天下的政治家的时候,就注定了他最后灭亡的悲惨命运。
我不是他,我现在只想先在三国的中华大地上找到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先让我这条来自吕布的小命好好的活着。
除了这些精锐,剩下来自汝南的降军,杨奉的盗匪军,这一路来边招募,边强掠的精壮,和我军原有的步兵组成了步战大军。他们将代替原先由飞骑军充当的输送和押粮的任务。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感慨万分。
曾经在小沛城将领低迷,士兵灰心,居民惨淡,一副末日不远的景象。
我不敢说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已经脱离了曾经的困境。
如今经过宛城谈判,大势已定,他们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开始继续他们精彩的生命历程。
这一切是因为我这个偶然来到三国的灵魂所改变的,他们不再是历史上血染徐州的凄魂,他们不再是迷茫在战场之上,莫名失去生命的可怜虫。
未来揭开了它新的一页。
正文 第二十章 祸不单行
汇合了高顺,张辽,我带着大军缓缓的向宛城进发。
我眼里的宛城现在好象蒙上了一层迷雾。
我有点害怕踏进这个忽然脱离我掌控的城池中。
可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啊。
我怀着惶恐的心情再次进入了宛城,我的军队由张绣安排的将领接迎,在城外的五里处安营扎寨,城内现在不适合如此大规模的驻军。
这次我们进城和张绣做一些管理方面的交接,陈宫带了军中的一些文官和我一起进城。
从今天开始,我们真正算是进驻了宛城。
作为主导,我们需要详细掌握宛城所有的情报,包括军队方面的,民众方面的,城池方面的,以及其它所有能涉及到的一切。
张绣原有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大体上我们都不会改变,只是在关键位置安排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力求尽少的引起混乱。
张绣名下共有五万人的军队,可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只有张济从长安带出来的两万精锐。
其它的部队都是在本地周围招募的用来防卫的治安部队。
加上我带来的将近五万人的军队,宛城周围聚集了近十万的大军。
可我们都知道,真正能上战场战斗的不超过七万人。
这和曹操,袁术手中轻易派出的十万正规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宛城我忙的焦头烂额。虽然细节都由陈宫和一众文官进行处理,可我要不停的接见张绣军中原有的将领,要会见宛城以及周围各小城,县镇的管理人员。我得让他们熟悉我这个已经挂名了的宛城最高领导人。
即使这样,我每天都不在城中过夜,白天我进城处理公务,晚上我雷打不变的一定回军营过夜。
我顾不上张绣已经泛滥的多心,选择在军营过夜我要安心许多。
就这样,我在宛城的生活渐渐踏上了正轨。
天下形势依然在变,不会因为我的战略转移而有所暂停。
袁术和刘备的交战已经接近尾声。
我从小沛忽然的撤离,进入袁术的领地汝南,让袁术不得不分兵回军,他带剩下的五万大军和刘备的三万大军展开了大决战。
经过一个月的交战,袁术对刘备军队的顽强抵抗和关羽的无人能挡无可奈何,他开始厌倦了,憋在军营里吃了一个月的大锅饭,他的嘴里都淡出鸟来了,没有美酒,没有烤肉,他袁术至于这样吗?
徐州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取,这刘大耳朵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没有曹操和袁绍在后方的骚扰,他想给刘备一巴掌拍死还真不是简单的事。
他开始怪怨起曹操和袁绍来了,这奸诈的阿瞒和他那废物哥哥怎么也不帮他一把呢,还真铁了心的看好戏呢。
这讨人厌的大耳朵,没事干嘛不去跟曹操抢许都,挡着他的路,尽给他找麻烦。
在一天晚上他挨了蚊子咬之后,他准备撤兵了。
刘备总算松了一口气,坚持了这么长时间是他能力的极限了。
战场上每牺牲一个士兵都令他心疼不已,这些士兵是他争霸天下的基础,是他要实现宏图伟志的保证。牺牲在这无谓的战争中是多么的不值啊。
在他眼里,士兵就是他手中的工具,就是他用来征服天下的棋子。
曹操算是吃了一个哑巴亏,他不知道吕布已经换了一个灵魂,他派来拦截我军的劲旅输在了三国天才诸葛孔明先生的超绝计谋之下,他这次是陪了武器装备又折了兵。
眼看着我和张绣顺利的合兵一处,他恨的牙直痒痒,中原又多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割据力量。
袁绍看不明白中原的局势,也无法顾及到。他刚找到了击败公孙瓒的方法,他积蓄力量,准备一举消灭这个胆敢老虎身上拔毛的塞外毛熊。
此时的长安城仍处在一片混乱当中,李催和郭汜分兵在长安各立山头,成天忙着四处劫掠,抢地盘,划范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