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夏侯惇忽略了我们,让我们靠董昭骗开了关门。
而贾诩借鉴古代烽火传信的方式,命人守在陈留通往虎牢关的必经之路上,提前掌握了曹仁援军的动向,在援军到达的前一天,进军虎牢关。
一番演戏,将夏侯惇骗出了关门。
这场胜利,巧合有之,幸运有之,随机应变有之。
如此完美,如此顺利,好象老天在帮忙一样。
终于拿下了虎牢关,也象征着洛阳将由我军控制。
下一步,我军应该何去何从,还需从长计议。
关键问题仍是粮草。
蝗灾遍布各地,粮草成了最稀缺的物品。
想打仗,没有吃的怎么行?
眼看秋天将到,地里的庄稼毁于一旦,今年收成是一无所获。
直到明年秋天,庄稼收获以前,所有人只能靠现有的粮食储备生存。
粮食少的,恐怕就得等着饿死了。
百姓眼中尽是恐慌,各位大佬也是难有笑容。
我军现有的粮食储备,并不足以支持我军等到明年秋天。
一味的战争并不能解决我军的吃饭问题。
当务之急,我军应该筹备粮草,解决吃饭难题。
筹备粮草不过几种方法。
一是种地,当然现在是赶不及了。
二是抢劫,大灾之年,我军处在贫困地区,抢谁的呢?况且我军经过连番大战,再无力发动大型战争。
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交易,从储粮富足的势力手里买或者换粮食。
光筹备不行,还得节约。
人在那摆着,谁都不能不吃,只是吃起来必须限量了。
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两个方案。
一是和刘表交易,换取粮食。
荆州地界,靠近江南,盛产鱼米,受蝗灾影响较小。
且刘表经营荆州多年,存粮丰富,正是和我军做生意的最佳人选。
二是伙食限量,每人每顿分配二两饭,由我们将官带头,进行食物配给制。
现状如此,士兵们也能理解,不如此,我们无法度过难关。
就在我们作出决定的同时,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公孙瓒等不约而同的作出了和我军一样的决定。
面对困难,大家解决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
一时间,中华上下粮食价格疯狂暴涨,接近天价。
我军手头没有真金白银,原来的打算是将多余的武器装备出售,换取必要的粮食。
可粮价涨高,让我们的打算落空。
宛城的陈宫多次出使荆州,和刘表进行交涉。
刘表表示为难,各方势力都在暗中与他交涉,这粮食自然是价高者得。
没有办法,我一咬牙,告诉陈宫,拿留在宛城的重型武器和刘表换粮食。
这可是拿钱都买不着的好东西。
宛城一战,重型武器的作用至关重要。
只是大战之后,重型武器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不如先换粮食要紧。
陈宫再次出使荆州,终于拿到了粮食的优先购买权。
刘表这次可是占了我军一个大便宜,不过我发誓,一定要让他加倍还回来。
反正那些重型武器在他那也坏不了,权当寄存在他那就是了。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洛阳养兔
粮食有了着落。
我站在虎牢关的关墙上,注视着深邃的夜空。
没有了日间的喧闹,此时分外的宁静。
三国的夜空,和现代的夜空并没有多少不同。
人世沧桑变幻,历经改朝换代。
时光流逝,多少物是人非。
不变的是太阳,月亮,星星,它们日复一日的运行,坚持着自己的轨迹,不曾改变。
我开始审视我在三国的意义。
从最开始的莫名其妙,到谋求生存,到融入时代,我都处在被迫的过程当中。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形势逼迫我做出了改变历史的决定。
最初的本意不过是想要保住小命。
后来想带领身边的将士走出困境。
再后来想通过努力改变三国局势,减少战争,还民和平。
我一直在坚持,如今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落脚之地,初步实现了带领将士走出困境的目标。
可想要实现天下太平,消灭战争,我能做到吗?我又该如何做呢?
我不属于三国,我是穿越时空的灵魂,成长的背景,接受的教育,对社会,对政治等等乃至一切的看法,都和原先的吕布是不同的。
我认为正确的,也许并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血与火的教训才是历史成长的精神食粮。
我想做出的改变,对历史也许正是一种阻碍。
我应该继续吗?继续改变历史吗?
曹操用强权和战争来统一天下,用血腥和杀戮来实现和平,我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做呢?
统一天下不是我的理想。
当皇帝更不是我的心愿。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必然,我又何必去强求?
皇帝那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对皇帝我是一点都不感冒。
皇帝真的那么好当吗?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猫晚,干的比牛多,活的比狗累。
假如谁天真的认为皇帝就是吃喝玩乐的人物,那他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