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们一样具有缺点,生长在大草原的他们,性格豪爽,直来直往,不懂拐弯抹角,不会阴谋诡计,不善使用计策。
他们的目的通常比较简单,只要掠夺够冬季所需,就会退兵。
战争谋略,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我们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抓住匈奴的短处予以痛击。
匈奴主将见我们躲进了山林,派兵下马,进山来寻我们的军队。
山路崎岖狭窄,山石尖锐突兀,匈奴士兵身着铁甲,艰难的在山坡行进。
他们手中拿着马刀,劈砍着山道间横生的大树枝干,偶有陡峭之处,还得徒手攀爬。
强壮的身体并不一定适合任何环境,山区中需要的是轻巧敏捷的身手,匈奴士兵发达的肌肉并不能使他们顺利在山区行进。
他们脚底穿着的羊皮软靴,在山道上早已磨破,士兵过处,山石上留下鲜艳的血痕。
士兵们叫苦连天,匈奴主将一意孤行,仍然让他们继续前行。
危险弥漫在空气中,放眼望去,四周环境一般无二,山区中没有方向之感,匈奴大军分散在山林之间,不知到哪里来找寻我们的军队。
匈奴主将开始后悔,这是他们不熟悉的山区,这是他们无法发挥特长的山区。
他们数万大军在山林里就好像迷路的蚂蚁,再没有军队的威势。
正当他准备下令撤离,集合军队返回之时,山顶铺天盖地的巨石蜂拥而下。
跟随在巨石之后的是冒着浓烟的火箭。
混乱,难以形容的混乱,匈奴士兵想要反击,却找不到反击的对象。
从高空落下的是数不尽的巨石,火箭。
没有盾牌,他们只能躲在大树的背后,隐藏身形。
他们躲过了巨石的袭击,却躲不过浓烟的侵犯。
火箭射在树干之上,逐渐燃起熊熊烈焰,随后散发出呛鼻的浓烟。
匈奴士兵一个个被熏的双目通红,流泪不止,呼吸不畅,咳嗽连连。
匈奴主将慌忙捂鼻下令,全力灭火。
从树后现出身形的匈奴士兵成为山顶弓箭手最明确的靶子。
不断有匈奴士兵死在乱箭之下。
火势不降反升,匈奴主将组织士兵想要从来路逃出。
这才发现道路被巨石封挡。
最初投下巨石的目的并不是伤人,而是挡路。
后退无路,匈奴主将只能孤注一掷,命令士兵找一处火势较小的方向,全力冲出火场。
一场为求生而进行的惨烈之战,就此开始。
匈奴士兵用人墙将大部队护在中央,找准方向,冒死冲出。
山顶的利箭密如雨下,外围的匈奴士兵被射成雨打的筛子,壮烈身死。
又一排铁打的士兵站了出来,迎着利箭,悍不畏死。
一排排的士兵倒了下去,一排排的士兵又站了出来。
在他们钢铁意志的支持下,匈奴大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终于逃出火场。
李傕看着已经逃离险地的敌人大军,长叹一口气,这帮家伙简直就是非人类,依靠血的意志达到了难以实现的目标。
正文 第七十五章 逼退匈奴
李傕的兵力有限,无法对匈奴大军形成包围,只能通过地形,突然袭击,放火制造混乱,来达到削弱敌人,消耗敌人的目的。
历史上任何一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无非是以摧毁敌人意志为主要目的。
拥有意志,绝处尚且可以逢生,死地也能变成活路,反败为胜都会成为可能。
匈奴军队就是依靠他们的意志实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目标。
李傕开始组织军队撤离,他的任务已经达成,没必要继续和匈奴大军纠缠下去了。
他能在一兵未损的情况下,造成匈奴大军伤亡惨重,已经可以回家偷笑了。
他心中期待的是吕布的军队能带回好消息。
李傕率领大军在山区负责堵截匈奴大军,我则率军悄悄出现在匈奴留守军队的背后。
安定周围地形复杂,没有山区猎户的带领,我们还真不容易能无声无息的潜至此处。
匈奴留守军队有一万多人,守着数万匹雄壮威猛的骏马。
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些看着让人心动不已的四蹄动物。
对付一万匈奴骑兵,我们可不占优势。
不过我们的目标既然是马,也就不必和匈奴骑兵硬拼。
我派了一小队士兵去引诱匈奴兵。
我的士兵远远的摇旗呐喊,吸引匈奴在外放哨的士兵。
不多时,匈奴军营扑出三千骑兵,杀将过来。
我的士兵赶忙后撤,匈奴快马,奔到近前,眼看就要追上我的士兵。
没成想,地面塌陷,陷坑密布,连环相套。
我军士兵趁机连弩伺候,将这群匈奴兵杀得哭爹喊娘,无处躲藏。
这处的战局吸引了匈奴军营的全部注意力,留守匈奴大将慌忙派出其余士兵前来救援。
等留守大军出了军营,我悄悄的潜入了他们的马场。
对付马我可是轻车熟路,先破坏马场围栏,然后用石子激起马群的混乱。
混乱中我推倒围栏,马匹从缺口蜂拥而出。
剩下几个看场子的匈奴士兵阻挡不住马群的逃离,我在马群中混出军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