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守护神”一词是真是假。都不再重要了。众口铄金。说的多了。假的也便成了铁板订钉的真。
这时代人们总是乐于在帝王身上蒙上一层神秘的外纱。似乎是以此来证明。帝王就是帝王。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然后毫不犹豫的去相信。
陈旭日想不到自己会是以这样一个形象。青史留名。后世人治史。不知会以怎样一种探索精神。去深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呢?呵呵。就当给后人找点事来做吧。只希望后人手下留情。不要以“神棍”来待见他才好。
相比于民间的热闹。宫里的气氛却透着一股肃然。甚至是冷淡。
慈宁宫皇太后抓着由子。杖杀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宫人。并狠狠惩治了一些素来侍候差使不够经心的宫人。
'|大的皇宫中。太监宫女的人数总和。是一个非常大的基数。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形成另一种森严的等级。资格老的寻机会摆前辈威风。享受小太监们的小意侍候。或是月例银的孝敬。各为其主。跟着不同的主子。为了打听别的主子的信儿。有时不免塞点银子意思意思。或者贵人们辙下的来自天南海北的吃食。宫人们私下里分而食之。太监和宫女的对食。等等。
这些寻常细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都是小事。倘若要认真追究呢。鸡蛋里还能挑的出骨头来。还况这宫中。有谁能像水一样干净呢?
所谓杀鸡给猴看。都知道皇太后这是不顺心呢。这对至尊至贵的皇家母子。为了册立太子一事。打去年四阿哥生下来就开始较劲。终于尘埃落定。以皇帝胜出告终。之前皇帝皇太后为了这事如何争执。倒是没有详细些的言语外泄。可是宫里生活的久了。谁的招子都不是瞎的。至少皇帝一路怒气冲天。风一样冲进慈宁宫。又风一样狂飙而去。撞见的人却是不少。明面上不能说不敢说私下里各种各样的猜测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岂是避的了的?
孝庄的雷霆手段。让宫人们言行举止间多了几分小心。轻易不敢在脸上露出笑容。宫里气氛一时间。甚压抑。
圣驾驻南苑的日子已经确定下来。选了六月初六的吉日启驾。
慈宁宫里头。孝庄称病不去。皇后淑惠妃等人便留下侍疾。
但是承乾宫这边。董鄂妃是要去的。她身体仍未痊愈。拜这场病所赐。孝庄也不好硬留她下来。孝庄称的消息传出。董鄂妃挣扎着往慈宁宫侍候。站了小半天。便气短息促的昏了过去。
南苑那边清静。气候宜人。依山傍水。林深叶茂的。空气也好。正适合养病。
这时节可不是冬季。南苑是皇家猎场。到了冬季便一派肃杀。皇太后冬天时候都指名非要到那儿去养病。大家嘴里不说。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她那是存着心想折腾什么人。当顺治的反应多剧烈。差点把现在这位皇后给废了。眼下母子俩关系降冰点。孝庄气再不顺。也不想火上浇油。再行惹怒儿子。谁知道他还会做出什么事。母慈子孝已经是空想。至少要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和谐。孝庄终究还要顾着皇家的体面和自己的脸面。
此行按旧时例。至少要在南苑住上两月。父皇母妃都不在跟前。顺治哪里敢把新册立的太子一个扔下?他点名要把四阿哥带上。
兴去了。与他形影不离的陈旭日自然也是要去的。
十日休沐一天。陈
离今次休浴日子还差两天。算算时间。正好赶上南苑|
总没有刚到南苑。便立刻回家休假的道理。于是他休沐的日期提前到六月五号。
六月四号傍晚回的家。
这些天在宫里边。陈旭日反复思量。不知家里边会不会出点啥事。
原寻思着父亲进宫请平安脉。父子俩或者可以见上一面。问问近况。不料一直没机会。
那孙可望毕竟曾是南明首屈一指的头号人物。久经战阵。自身骁勇善战外。手下不乏的力臂助。陈旭不认为于桐等人的刺杀计划可以成功。
一方面。历史上就没这种成功的记载。一个呢。他们路上已经有过数次安排。尚且不能的手。如今进了北京城。在人家的的盘上行事。要成功谈何容易?暗杀倘使真有那么大作用。还用的着大家伙在前方抛头颅洒热血干啥?派一只奇兵解决掉敌方的高层就行了。
他所虑者有二。既担心于桐等不心。硬要搞些小动作。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因为哪个人不够小心牵连到自家呢?人多嘴杂。人心易变。他不希望这件事将来成为自己的把柄。再就是纠结于沈芸这小姑娘。
如其来的议婚一事。实实在在验证了一句老话“平的起风波”。
陈旭日不是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人活一世。老婆还是要娶的。前世已矣。他盼望能在这辈子遇到一个知心爱人。既便是不可的。退而求其次。那也要是一个贤慧知礼温柔的姑娘。而不是整天铿铿锵锵与自己争论个没完的你往东我往西的冤家。
“娘。于爷爷他们走了?”
回到家第一见事。便是寻人。前前,后找了一遍。都没有。
袁珍珠原是欢喜的迎接儿子归来。听他问及这个。却是板起脸道:“你爹跟人家提了结亲之议暂且缓缓。等你们各自长大些再说。人家又不是傻子。岂是听不明白咱们的意思?第二天就离开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