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第9人民步兵师的装备简直可以用垃圾来形容,只是一个月前才刚刚换装,把毛瑟步枪换为这种CKC半自动步枪,而RPG-7火箭筒,大口径反器材枪等反装甲武器的数量则及其有限,更别说什么“陶”式,“米兰”,“拱肩”反坦克导弹这种高级货了。
刘明有些发愁:在两伊这种沙漠地形之上,大规模的坦克集群突击随时可见。虽然那些“酋长”,M60或T62之类的坦克面对武装直升机和重装反坦克部队只有被屠宰的命,但是对步兵来说,坦克依然是强大而可怕的地面武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坦克就成为了步兵的天敌,再勇敢的步兵也无法面对排山蹈海的装甲集团进攻。第9师如此缺乏反坦克武器,这可是极为危险的。
但现在正值两伊战争之际,花钱如流水一样,前线一线部队的装备都得不到保障,何况这支预备役部队了——找萨达姆总统要钱要装备恐怕行不通,那么从哪里能找到钱呢?
乌尔德中尉看到“小长官”盯着步枪长久不动,脸上神色阴郁,不由的认为这个士兵肯定没有保养好他的步枪而引起了长官的不满,他不由的狠狠的瞪了那个年轻士兵一眼。这时刘明熟练的将步枪枪膛合上,还给了紧张不已的年轻士兵,笑了一下,说:“你的步枪保养的不错,继续努力!”
“是!长官!”年轻士兵得到表扬,兴奋的敬礼,大声回答道。看来不是对枪支保养不满,那又是什么呢?乌尔德中尉一头雾水,不解的看了看刘明。
第十六章 大闹后勤部
刘明并未对乌尔德说明他的想法,他只是简单的品评了一下射击训练,肯定了第7营的训练成果,就乘坐苏制嘎斯越野吉普车离开了第1团的驻地。两辆吉普车奔行在空旷开阔的大沙漠中,扬起滚滚黄沙,宛如飞舞的黄龙。坐在车上放眼望去,沙丘起伏,天地无垠,让人心怀大开。
但刘明却无心观赏,他仍在盘算第九人民师的装备问题,忽然被奔跑的吉普车颠了几下,他不由的回忆起从那个马吉德手中抢的那辆跑车。可是这次没法靠敲诈马吉德来解决问题了,一个步兵师至少需要2亿美元才能完成装备的更新,1000个马吉德也没有这么多钱!
“敲诈不成——就干脆明抢!谁叫我是萨达姆-侯塞因的儿子!”想到这里,刘明恶狠狠的作了决定,决定去巴士拉的南方军区后勤部大闹一番。
他大叫一声:“停车!”嘎斯吉普车立即来了个急刹车,前座的卫士以为发生特情,伸手掣出了苏制托卡列夫TT-33手枪,而伴随身后的另一辆吉普车上的卫兵哗啦一声将车上的RPK轻机枪上了膛,车上的人立刻进行警戒。这几个卫士在刘明的训练下,已经可以称作快速反应,训练有素。
刘明挥挥手,示意无碍,他大喊一声:“去巴士拉!”
第九人民师的驻地离巴士拉并不远,很快吉普车就进入了巴士拉市区。
巴士拉,是伊拉克最大海港,巴士拉省首府。中国旧译“勃萨罗”、“弼斯罗”。它位于阿拉伯河西岸,哈马尔湖出口处,距波斯湾120公里。人口大约118万。
这是一座历史极为悠久的城市,公元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634~644在位)将巴士拉建为军营,后遂发展为城镇,自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兴起以来,这里哲人辈出,文风蔚然,伊斯兰教的穆尔太齐赖派、早期的苏菲神秘主义皆产生于该城。它曾是伊斯兰教各教派和学派学术文化汇集和交流的中心之一,在伊斯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连中国古代对巴士拉也多有记载,古籍《太平寰宇记》、《四夷路程》等均提及巴士拉。
1980年初巴士拉建成了伊拉克第一座钢铁厂,约可提供全国所需钢铁量的一半;又利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下游沼泽地带的芦苇和椰枣树叶作原料,建立了造纸厂;郊区则为伊拉克揶枣的重要产区,农产品有枣、玉米和稻米等。市内交通便利,是巴格达铁路的终点站和重要的国际航空站;还有人工航道直通波斯湾,可停泊10艘远洋船只。
刘明的车开过商店林立,遍布外国领事馆的阿沙尔区,进入了巴士拉区,这里学校、医院和住宅较多,是主要的居住区,而南方军区后勤部则就隐身于大片的居民区中。
刘明的车停在后勤部大楼门前,他和文书欧赖义尔中尉跳下车,走进了大楼。他首先来到了补给处,补给处的办公室非常讲究,铺着木制地板,对门摆着一张宽大的红枣木写字台,墙上挂着几幅精美异常的油画,室内的角上摆着几盆一人多高新鲜亮丽的绿色植物。
一个三十岁左右,神态傲慢的上尉军官坐在办公室中,桌子上摆着一个中国的彩色瓷杯,里面茶香扑鼻。刘明走进来后,那军官眼睛只是盯着文件,头也不抬的打着官腔问:“有什么事吗?”
“我是第九人民步兵师参谋,现代表该师前来后勤部领取我部的反坦克装备!”看清了他手中的“文件”只不过是一份报纸的娱乐版新闻后,刘明看着这个养尊处优,官气十足的上尉,强压住心中的火气说道。
“申请了吗?”上尉仍然沉浸在“文件”中,看也不看面前的人。
“一个月前就递上来了,以预备部第九人民师的名义。”刘明身边的欧赖义尔中尉连忙答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