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大大影响了萨尔贡坦克的试制,截至目前为止,萨尔贡坦克的研制在几名优秀设计师的指挥下,在刘明和克劳斯?玛菲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估计85年年底它的样车就会生产出来,进行测试。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主炮问题,这是非常严重的。
好在坦克设计之初,便并行开发了两种设计方案,49吨级的A型和51吨级的B型,其中两型坦克都采用了6负重轮的紧凑型化豹2坦克底盘,以德国的MTU公司的MB871Ka-501(882千瓦,1200马力)柴油机为核心的动力组,可以在30分钟内拆装;变速箱也基本相同,由于重量不同,这两种型号的机动性能略有差距。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炮塔,A型的炮塔类似于77年的豹2扁平型塔,使用的是德国的44倍口径RH120高压滑膛炮,可以说A型很象是豹2坦克的紧凑化改版,只是在车体内部设计上应用了部分苏式坦克技术,使得车体和炮塔的制作没有豹2那么精细而已。
而B型的炮塔则完全是重新设计的,类似于梅卡瓦2坦克,炮塔呈尖嘴状,正面与侧面是一道低矮的楔形弧面,猛一看上去,很象后世日本的TK-X坦克炮塔。它的炮塔要比A型大出一号,选装的火炮就比较自由了,德国的44倍口径RH120高压滑膛炮,中国研制中的50倍口径120mm或者130mm高压滑膛坦克炮都可以作为它的选择。
原来萨尔贡坦克设计组考虑到坦克炮弹是采用整体式装弹,准备采用尾舱式自动装弹机,但后来考察了法国为勒克莱尔坦克正在研制的自动装弹机后,设计组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自动装弹机带来炮塔过大,过重,不得不增大车体炮塔座圈,而且这种自动装弹机故障太多,影响战斗效能。至于苏联的炮塔吊篮式自动装弹机,直接被德国人否决,认为危险性太大,不利于人员生存。
刘明要见苏志昕,正是要打听这种火炮最新的情况。早在1983年,随着二代主战坦克的下马,120炮项目就进入了困境,同一时间,随着伊拉克对华军事合作的展开,伊拉克人顺利的进入了120炮项目。给该项目投资了2000万人民币,约合400万美元。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要知道整个两炮项目全部的投资才只有3000万人民币。所以中国方面对待伊拉克的要求也非常重视,而这些要求也不容易办到。他们要求一是继续从事比120炮威力更大的130mm火炮的研究,二是缩小炮弹的药室,对于120炮来说,16L装药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这也是它始终无法成为主战坦克武器的主要原因。
当时火炮设计组内曾有另一种声音坚持要将120炮的药室容积减小到12.5L以下,以适应坦克的要求,这是很有道理的。从120高膛压坦克炮选定大药室设计的那一刻起,设计人员就已经把火力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摆在了坦克装车适应性位置的前面,在后来的具体研制过程中基本放弃了对坦克总体性能的考虑。这对于一种坦克炮来说是很致命的。
好在伊拉克研制的萨尔贡B型坦克炮塔内空间大,远远不是中国的坦克可以比较的,而120炮也可以经过适当改进后,将装药量减为了12.8升炮口动能的下降可以通过改用新式穿甲弹和发射药弥补。
刘明知道中国曾经开发了100mm的全钨脱壳穿甲弹,因此开发120mm的全钨弹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历史上89式自行反坦克炮就装备了弹芯长度接近20:1,具有良好气动外形和更大的截面密度弹头的新式全钨穿甲弹。但这种穿甲弹却因为没有考虑火炮的适配条件,导致新弹无法配老炮,只能按小装药量使用,性能比预期目标大大下降。
现在提前在火炮设计中考虑这些问题,而且萨尔贡坦克的底盘比89式自行反坦克炮使用的WZ321履带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盘要先进的多,结构强的多,动力也远远超过后者,对WZ321难以承受的后坐力,对于豹2坦克底盘却是很轻松的。
除此之外,最新的发射药是由德国开发的太根(TEGN)为基础的合成发射药。中国国内以太根为发射药的研究已进行了近10年时间,初步具备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的能力,但距离德国最新产品的差距是巨大的。而刘明有能力搞到这种发射药的配方,新式的发射药和由法国吉亚特弹道工程中心开发的新式弹体弥补了药室减小的不足,大大的提高穿甲弹的性能。
因此装备在萨尔贡坦克上的120炮可以发挥它的最大威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在2000m的距离上击穿650mm的均质装甲,比原先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威力提高了将近20。而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德国RH120/L44火炮,在2000m距离上穿甲深度为580-600mm(这个数据版本太多,也有说640mm的,但考虑到炮架上实验要比装坦克后的实际效果大10-15左右,那么580-600应该是实际的真实数值)。
也就是说,在美国的M1A1坦克刚刚开始使用44倍口径的RH120火炮不久,伊拉克坦克的火力已经超越了它,成为了80年代中期的世界第一。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豹2、M1A1、挑战者II和T-80等新型主战坦克在萨尔贡坦克的面前都无法招架,一炮就可以直接击穿它们的前装甲,解决问题。就连后来海湾战争中所向无敌的M1A1Ha,也无法抵挡萨尔贡的雷霆一击。
这次会见是在上海饭店刘明的一间包间内进行的,为了防止意外,事先这个包间已经对窃听等设备进行了拆除。刘明和苏志昕一进房间,伊拉克方面的特工又立刻在室内布置了由VI生产的电子干扰仪,它可以有效的阻止外围的监听。尽管苏志昕回去以后可能将谈话内容汇报给上级,但刘明就是不想让别人监听自己的谈话,这让他有种被人控制的感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