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生听到阮小宝说道张洞二字,目光立刻变得炽热起来,忙编了个措辞“阮兄长你有所不知,在下找的正是张洞啊”
“张洞?我们五教主的属下?是他?”阮小宝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翰生。
“啊,兄长不要见怪,这张洞是我的亲戚,在下也姓张,张翰生是我的本名”
接下来翰生将自己的经历跟张洞的经历编了个月饼圆,说给阮小宝听,阮小宝对张洞也不是太了解只是知道他是赵泽带上山的,估计是给他干活的管家之类的人物,哪知道张洞的真实身份。
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青楼妓馆本非等闲之地,越大的青楼,耳目越多,不可不防。
这天香楼也是,就在翰生那间屋子的隔壁,住着一个风流浪荡的阔少,这阔少掌灯时来到楼上叫了两个陪睡的姑娘,一顿折腾将那两个西湖瘦马欺负得昏睡过去,自个左拥右抱睡得正香,哪知人有三急,他这一急是拖不得的。
下床后立刻去找夜壶,夜壶就放在大厅的墙角处,隔着那面墙就是另一间屋子。阔少来到墙角后掏出粗大的器物放起水来,正在得意之时,忽然听到隔壁有人窃窃私语,还以为是两小无猜事后说情话。
阔少平时最喜欢趴墙跟听恩爱男女事后说些肉麻的话,今个碰上了,一时心血来潮将耳朵贴在墙上一听。
起初没太注意,后来才听清楚感情是两个男人,难不成都是好男风的主,不过这说的内容有点不清不楚的……
为了听清楚这两个龌龊的男人在说什么,阔少闭上眼使出了看家本领,使劲这么一听,感情正好提到水泊梁山五位教主的事,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他在家的时候就听父亲提过说水泊梁山最近来了伙人马,这伙人创了个什么拜王母教,教义倒还没什么,不过愚弄那些百姓而已,对朝廷倒没什么害处,可是那些愚民也是的,还真信这个,没家没业的不说,有家有业的宁愿上山也不养马种地,这下可气坏了他父亲。
为这事还派人上山去过几次,可是后来呢,人家送来了一大箱宝贝,说是山上教主孝敬知府大人的薄礼,请大人笑纳。一来二去的送了好几箱,他父亲虽然为官正值却也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收了礼后,一高兴告诉送礼来的人说“只要不做有违纲常法纪之事,教主便可安枕无忧,本官收下教主的一番好意了”
至此济州地界内这个拜王母教算是得到了官府的认可,可以名正言顺的活动了,他也见过那教里的教徒,你还别说真的就像那么回事,吃的好穿的好不说,瞧那身行头他自己都想要一套,无奈自己是弥勒教的人了,不敢再入别的教,不然师傅知道可不好了。
阔少趴墙偷听的时候,床榻之上熟睡的两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醒来,见阔少不在四处一找发现阔少贴在墙角那不知干什么,两个姑娘咬了咬耳朵,坏笑着踮脚悄悄来到阔少的背后,这么用力一拍。
人吓人吓死人
受此一惊,阔少吓得魂不附体,失声惊叫出来,他这一叫不要紧,惊动了隔壁说话的两个人,这两个人正谈到秘密的事情上,忽然被隔壁一声惊叫打断,他们也学着阔少的样子来到墙边侧耳这么一听。
哪知阴差阳错竟引出一件惊天的大事。
第一百一十四章 阴差阳错
上回书说道,翰生为了找寻自家主人张洞从兴仁府沿河一路追到濮州,途径雷泽时遇到洪水泛滥,躲过洪灾后继续向东而行,到达济州后几经周折打听出些许端倪,翰生猜测张洞有可能被绑到了山上,但是不敢确信,非得找个山里边的人问问不可。
头一朝来济州,翰生对此地的情形不是太了解,不过行走江湖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放之四海都是相通的,这个难不倒翰生,江湖人士最爱去的地方无外乎是勾栏、赌坊、青楼、茶馆、酒店等等一些个市井热闹之地,翰生打听到这些地方后,当天就去了那里。
在勾栏内转了几圈,听听戏扯扯闲话,随便拿几个余钱去赌坊碰一碰运气,或者出入几次青楼跟里边的姑娘打听打听济州地界都有什么英雄人物,她们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说书喝茶的茶馆也是一个去处。
吃饭饮酒的酒店更是江湖人士的最爱,翰生每天都会到附近有名的酒店里坐上一坐,时间一长你还别说真叫他打听出点门道来。
那一日,看守山门的阮小宝带着几个弟兄来济州采买山上所需之物时,在天香楼附近的酒店里要了一桌子大鱼大肉正吃得欢畅,翰生也机缘巧合进了那家店,才坐下没多久独自一人要了点清淡的菜饭正要下口,只听坐在隔壁的人说到今日山上买这么多东西作甚,可把咱们哥几个累得够呛啊。
接着话,有人回答累是累了点不过值得,你啊赶快给老子吃饭,别他妈啰嗦,一会就要回山上复命了,教主可是催得紧那。
那人哈哈一笑,说道听你的宝爷,来咱们兄弟先喝上一大碗凉快凉快。
说罢,这几个人一齐端起海碗,咕咚咚一饮而尽,边吃边聊起来,谈话的内容无非是身边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旁人听来只当是在打发时间、闲聊吹牛而已。
可是,翰生侧耳听了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灵机一动之下翰生叫来伙计,吩咐伙计给隔壁那几位好汉再添几道好菜,上几坛上好的美酒,他来付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