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元1042_青风小猪【完结】(240)

  卯时过半(凌晨6点)

  一个时辰前天还没亮时,大宋的文武百官来到了宣德楼前,准备进宫参加早朝。

  有二府六部的重臣,御史台的诸位,九寺、六监的大员,翰林学士、馆阁学士若干智者,等等一些宫内的重量级人物。

  三通晨鼓过后,宫门开启,左掖门侍卫长杨延昭站在城墙之上注视了百官依着秩序进城而来,望文德殿东侧的朝房而去。

  上朝前的半个时辰前。

  文官一侧朝房内,百官正在低声闲聊着打发时间。

  身居要职的吕夷简则端坐在正中的主位上一动不动,闭目养神。只见他身着紫色的朝服,衣领处露着一抹白色的罗质中单(内衣),腰系象牙色的罗料大带,身挂一枚金鱼袋,足下蹬着一双白绫袜黑的朝靴,富态已极,若不是穿着这身官服,还真看不出来这位老爷就是当今的国相公,会被人误以为是京中哪位富家翁。

  “老相公睡着了吗?”有人在远处打笑道。

  “这叫养精蓄锐,相公年事已高,精力不同往日”那人回答。

  “看不出来,相公估计是在盘算什么事?有谁要倒霉了吧”又有人接了一句。

  “别瞎说,被人听到小心位置不保,国子监可从来不缺人”那人有答了一句。

  “是不缺人,可是缺能人”

  “呵呵”低声笑了笑。

  “不知你我算能人否?”

  “依守道之见呢”

  “明复先生才是能人,守道不过是一庸才尔”

  “呵呵”一笑而过。

  “守道不用自贬,谁人不知徂徕先生的大名,徂徕先生敢怒敢言,当今无人可比”

  “明复先生抬举守道了,先生提倡的攘斥佛老守道就算想破脑袋也学不来”

  “好了,咱们别在这互相吹捧了还是说点正事吧,守道你真的想做《庆历圣德颂》?”

  “为何不做?身为臣子的应该为国分忧,让陛下知道朝廷的状况,而不是一味听信谗言!”

  第一八一章 朝房闲话

  “守道,这倒是没错,可是你可知现在不是时候,你若是马上就呈给陛下看,老夫料定,你定会被逐出京师,就算陛下不怪罪你,那篇颂德中的人也会找你麻烦,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老夫劝你还是忍忍,看看风头再说,要不你留着自己看,不要让人知道也好”

  “哈哈”淡淡一笑。

  “明复先生的一片好心,守道明白了,请先生放心,今日断然不会拿出来,不过明年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后,我想应该是时候了,既然是万民同喜的日子,作一篇文章纪念下,也没什么不好”

  “好吧,既然守道你执意如此,老夫也不劝你了,小心就是了”

  “多谢明复先生指教”

  以上,就是国子监直讲孙复和石介的对话。

  鲁国公王德用走到枢密使杜衍跟前,轻轻咳嗽了两声,杜衍听到背后有人赶紧转身,发现是老国公王德用,便施了一礼,开了个头:“老国公的气色不错,最近睡得很好吧”

  “嗯,总算没做什么恶梦,前些日子听说镇戎军败了,本国公的心里像翻了船似得,好一阵子不舒服,哪知,却是误报,幸好范大人的援军及时赶到,救了镇戎军一把,否则我朝必定损兵折将!”

  “那倒是,对了老国公,走马承受王昭明王大人给京里送了封信,不知道国公听说此事没有?”

  “没听说,王昭明说什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跟那个苏大人造的那个火枪有关,王昭明来信说他亲眼看到庆州百人火枪队在校尉郭逵的带领下于新壕板桥阻击了数倍于己的西夏大军,己方无一伤亡,还说长城濠一战时校尉郭逵率军从镇戎军西侧昼夜兼程驰援被围的泾源路葛怀敏所部,这一战庆州千人火枪队仍旧是无伤亡,击溃了西夏的一千多铁林军,还有不少西夏的游骑、步卒,少说三千有余,王昭明当时就在军中,亲眼看到了郭逵行军布阵井井有条,虽然是普通的方阵,可是火枪一开,那简直是摧枯拉朽,所以王昭明是想建议朝廷给边军大量装备火枪,以备西夏”

  “这个王昭明倒是很有远见”王德用说,“不过这事没商量完,换言之,陛下的意思是先将守卫汴梁的禁军半数进行‘整编’(苏素言),然后再将内廷的殿前司诸班和外廷的马军司、步军司同时进行更换火枪,期间上三军的各军长官不变,军规军纪也不变,不过需要改一改,具体怎样改,陛下只是说等折子写好了再说”

  “是啊,这事,枢密院也知道,不过陛下说的折子写好是谁来写啊?翰林院吗?丁度和曾公亮那班人?”

  “不清楚,本国公问过丁大人,他说没有此事,最近一直忙于《武经总要》的下卷,陛下也没跟他们提起此事!”

  “那就怪了,陛下叫谁来起草这份折子呢”杜衍将目光投向周围的官员,发现只有吕夷简一改往日的作风,坐在那闭口不谈,睡着了一般。

  王德用也发现了,他用胳膊肘顶了顶杜衍说道“不会是,吕相公吧”

  “有这个可能,陛下可是很看重吕相公的”杜衍的眼神忽然变得很幽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