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傍晚,久旱的庐州府迎来了入夏至今的头一场甘露。
大片的乌云从四面八方向庐州府涌来,翻滚着、咆哮着,犹如打翻砚台中的浓墨,越聚越重、越集越浓,浓重的色彩直叫天地为之变色,黑白为之颠倒,咔嚓嚓...一声巨响,一道晴天霹雳自黑云中落下,电光火石间,远处山峰中的参天老树被闪电击中,又是咔嚓一声巨响,老树应声而断,紧跟着一团大火球包围了这历经百年的树木,烈焰熊熊,连带着周围的花草灌木一并燃起。
令人心惊胆战的电闪雷鸣过后,便是满楼的冷风,冷风中夹杂着水气,打到身上湿漉漉的,一场暴雨眼看着就要到了。
此时此刻庐州府上下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不过就算这样,南城墙上也站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有官、有民、亦有兵,放眼望去这些人身上不是披着蓑衣、斗笠,便是手执纸伞,表情凝重、心情激动,目光齐齐地遥望着不远处小山似的闪电反应炉。
赵泽和苏素站在知府李处厚的身旁,左右是一众庐州府文武官员、地方上的豪门士绅,能在南城门上的望楼中走动者,几乎囊括了本地所有名流。
赵泽看了看天气,又朝苏素望了眼,苏素微微一笑露出两个诱人的酒窝,赵泽会意,赶紧遥指城外舟桥附近的巨大闪电反应炉,喊道:“大人请看云层中的闪电,那表明黑云里暗藏着雷公电母,现在时机已到,请大人再看闪电炉!”
顺着赵泽所指的地方,李处厚发现那闪电炉上端忽地裂开成四瓣,一根长矛似的铁器闪着蓝光慢慢朝空中探去,越探越长,足足有三十几丈,才忽地停住,紧接着围绕着长矛的四周有三条扭成螺旋似的铁条,攀附着那根长矛一直到顶,稍停片刻后便忽地地旋转起来,越转越快,越转越吓人,百丈外的城楼中都能感受到一股强劲的气流迎面扑来。
第四十三章 灯下之辩(二)
头一回见到如此场景,南城墙上的人都被吓坏了,还以为闪电炉里藏着什么妖魔鬼怪,不然的话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刮面劲风。不过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还未等人群中传出切切私语之声,一道史无前例的闪电带着尖锐的鸣叫声、冲出云层破空而来,朝着闪电炉径直落下,明亮的光柱晃得周围如同白昼,一头撞上那根直指苍天的巨型长矛后,足以毁天灭地的闪电才忽地摇身一变犹如被驯服的羔羊般,乖乖地扑进闪电炉的怀抱,原本黑漆漆、静悄悄的炉子忽地闪耀出万道蓝光,并伴有阵阵波浪般的声响传出,这种千古奇景一直持续到大雨倾盆而下,才算告一段落。
李处厚和庐州府一众官员在南城门望楼中站了良久、沉思了良久,才带着莫可名状之色缓缓离开。
第二天雨过天晴,庐州府内便热闹开了,围绕着闪电炉有害还是有利,一群无聊的市井之民开始了他们的侃侃而谈,不过与此相对,府衙中也进行着同样的辩论。
这话题还是李处厚抛出来的,至于辩论的双方,他就不用去找了,这些人不请自来,以武陟书院山长若冲先生为首的当地儒生士林为一派,夏竦代表官方为一派,庐州府内的豪门商人工匠连带着本地富户自成一派,这三派,唇来舌往各说各的理。
若冲先生提出:“行于空中的闪电乃是天道,天道之命不可违,况且以奇技淫巧之术骗得上苍的闪电降世更是有违天理,古往今来背天逆行者,天理难容,实自取灭亡、自取其辱之道,非智者之举!”
夏竦配合地点了点头并未表示赞同或者反对,接下来叫豪门代表唐轩说说自己的看法,唐轩团团一揖,脸还黑着,被烧焦的胡须还没来得及修理,但是精神特别好,跃跃欲试道“诸位乡亲父老,闪电这东西还真是奇妙,听之任之之时,这东西多半是为害人间,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轻则烧毁房屋树木,重则要人性命,反之,若是像赵押司这般将闪电善加引导,则可化害为利,今日的电灯就是一例,这电灯无需蜡烛、火把、灯笼那般所费甚多,只需有电就可亮起来,而这电也就是上天赐予的闪电,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就如涓涓流水一般,唯一难处就在于那灯泡制作赵押司暂且保密,我想如果来日赵押司能将灯泡制作之术传于天下,于国于民都是大大的有利!”
唐轩一言结束后,身后的商人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有人赞同、有人担心、有人持观望态度,赞同的人不外乎通过唐轩的一番话,发现了商机;担心的人多半是靠着蜡烛、灯油之类为生的商人;至于持观望态度的那是还没想好,看看风头再说!
听完唐轩一席话,夏竦也点了点头,不做表态,任由若冲先生接着辩驳。
只见老学究似乎早有准备,忽地搬出《周易》给闪电降世那天卜了一卦,卦象为:恒。
“怪哉、怪哉!”若冲先生心说奇怪了“这时出现恒卦作何解释?恒者巽下震上,上刚下柔,雷风相与、刚柔皆应,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不过反过来一想,卦象是不是暗示着不要逆天而行呢,想通此节后若冲先生忽地眼前一亮说道“既然天道不可违,地道亦不可违,人世间的事还得靠自己才能恒久,想偷懒假借上苍之力,我看未必恒久,如此不如不要的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