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一刚顿了顿,说:
“为了保障你们行动的成功,我们派出3门钢炮、5名火焰喷射器手,作为你们的后援和接应。如果你们行动成功,后援人员可以与你们一同上去,打入敌人的内部;如果行动失败,后援人员可以协助你们后撤。”
古一刚心里明白,这些都是整个远征军最好的精英,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好士兵,派这样一批人上去,希望能够扭转眼前死气沉沉的战局,能给整个远征军增加一点信心。
是的,这些战士太需要信心了。
可是没有战果,哪来的信心呢?
信心,得靠我们的战士自己去找。
只有当我们的战士自己想办法做出一点点成绩来以后,我们才有机会找到自信心。
自信心来源于我们的内心。
行动开始了。
临行前,古一刚特地叫过潘黄河:
“明白你今天行动的目标了吗?”
潘黄河庄严地回答道:
“报告!明白!”
外面的大雨依然在下,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所有的人匍匐在地上,沿着记忆中的路线向前摸索。
对于这一段不到2000米的路程,战士们的心里太熟悉了,这里的每一步、每一寸,都堆满了中国远征军的尸体,都流满了战士们的鲜血。
爬行在这些尸体和鲜血堆积而成的山路上,尽管陡峭,尽管地上像抹了油,但是战士们的内心狂热。
是的,任何一个有点血性的人,只要还有那么一点点血性,无不为这些死去的战士默哀,无不对他们的牺牲肃然起敬。
近了,离地堡越来越近了。
按照先前的部署,由潘黄河为首的狙击手队先悄悄地摸上地堡,从低矮处攀爬上地堡,翻过地堡,从地堡里面对敌人进行垂直打击;如果找不到低矮的地方,狙击手队还特别地带上了可以折叠的梯子,到时候顺着这些梯子也可以爬上去。
这是最理想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攻击方法,如果行动不被敌人发现,更多的战士可以通过梯子攀爬进去;一旦这种方法失败,就只能硬拼,至少有两点可以保证:一是自然条件恶劣,敌人的警惕大大地放松;二是使用了新型武器,火焰喷射器。即使不能大获全胜,也得给敌人以颜色瞧瞧。
大家都提心吊胆,要知道,如果在白天,这个距离是非常危险的距离,因为正是在接近地堡的过程中,地堡里如恶魔般的机枪才响起来的。
潘黄河爬在队伍的最前面。
在潘黄河的心里,此刻已经没有了害怕,他如入无人之境,想到的只有一个目标:攀越过地堡,给地堡内的敌人以出其不意地打击。
当潘黄河的手接触到地堡的外壁的时候,枪声仍然没有响起,大伙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下地来。
攀越对于潘黄河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在绿柳庄,他从小就能攀爬上高高的白桦林,去掏树上的鸟窝。
此刻,他的手和脚正在地堡的外壁上游走。
地堡的外壁坑坑洼洼,而且呈鼓形,这就给攀爬带来了有利条件。
30多个敢死队顺利地爬进了地堡内。此外,由于钢炮无法攀爬上去,只派了2门火箭喷射器跟随攀爬而上。
终于,他们很顺利地到达地堡内壁。
整个地堡如死去一般沉寂。
潘黄河的内心也如死去一般的寒冷。
这样的情况往往只有两种结局,一种结局是敌人确实疏忽大意,早已进入了梦想;第二种情况是,敌人早已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在等待着他们。
潘黄河的内心涌上一种不祥的预感。
很快,潘黄河带领一批敢死队进入了地堡内部。
地堡四周都是铁丝网,在地堡的最高点,有探照灯不停地扫来扫去,密密麻麻的雨丝在灯光中显得格外的凄凉。
潘黄河迅速地剪断铁丝网,爬了进去。
在地形上,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然后潘黄河派出狙击手,将守卫的警卫一一杀死,一共杀死掉四名警卫。
听到枪声,地堡内一片喊叫,突然,很多房间内都亮起了灯。
“放!”
火箭喷射器此刻早已瞄准,对准敌人的暗堡就是一通炮轰。一般在三四十公尺以内,瞄准了必定有效。
就这样,两个地堡给轰上了天。
更多的狙击手这时候发泄着早已积蓄在内心的愤恨,只要进入敌人内部,就给了这些狙击手充分的发挥射击的特长,不少敌人倒在狙击手的枪口下。
早已在外接应和援助的战士们此刻乘虚而入,抢占有利地形。
当古一刚听说敢死队胜利打入敌人内部的时候,立即向军部汇报了这一胜利消息,军部立即下达命令,命令大部队开始向地堡内冲锋。
就这样,直到凌晨天亮之后,中国远征军已经有近一万人涌进了天工山的地堡内,顺利地抢夺了天工山地堡。
这个消息给了战士们极大的振奋。这是中国远征军在松山作战以来打得最完美的一仗,正如古一刚所料,这一仗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士气。
战士们太需要这样的消息了。
第1卷 第五章 魔鬼地堡 第38节 擅作主张
军长在电话里下达了对侦查大队的嘉奖令,大队队长古一刚被提升为二师师部参谋长,对在偷袭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潘黄河荣记一等功一次,其他战士各有不同程度的嘉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