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这是几日内朝中大臣们递上了的奏折,大人不在,我们也不好处置。请大人过目!”
“嗯!”韩鑛没有觉察出钱龙锡的‘私心’,拿起一本奏折便打开来看,其他人也就在自己位置上忙碌起来。过了一阵,韩鑛看完所有奏折后,便开声道:
“这些奏折各位都看过吧,大臣们为了稳定大明朝政,想依照祖制请大皇子监国,各位以为如何?”
郑三俊将手中的奏折‘啪’一声合上,道:“既然是祖制,当然可以依照而行。”
其他人也是存了这般心思都点了点头。只有张惟贤出声道:“请大皇子监国乃国之典制,然皇子年幼,内阁不能决者又该如何处置?”【歪-歪-书-屋】
张惟贤这么一说又给韩鑛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因为皇子年幼,监国的必然后果是后宫干政。本朝的司礼监的权力削减,递上中宫的奏折要盖上玉玺就得经过皇后那一关。也就是说,皇子监国实际上是后宫监国。但若是内阁乘着皇上年幼包办一切,那就是篡越!
韩鑛毕竟是朝中的老臣,对于大明数朝的典故了然于心,他思虑了一会后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大皇子既然年幼监国,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英宗,神宗皇帝都是年幼登基,全赖太后跟内阁主持,这些都是有例子可考的。内阁不能决,自然皇后是要看的。但咱们可以劝说皇后暂时取消中旨,有什么不妥可以让通政司跟六科给事驳回。”
中旨是指由皇上直接发出,不经过内阁而是直接发到六部的旨意,具有皇权独断的特性。韩鑛的建议就是想一切旨意的下发都经过内阁。
大家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张惟贤笑了笑道:“首辅大人的主意虽好,但不知皇后心意如何?!”
韩鑛断然道:“请大皇子监国,乃当务之急,今日下午各位便随老夫进宫见驾,老夫亲自跟皇后娘娘说。”
韩鑛说做就做,下午召集了三公六卿在偏殿求见皇后。这一次他们避开了‘立太子’这个不臣的主张,而是单请大皇子监国。当然这里边影射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大明几朝监国的都是太子,也是后来的皇位继承人。请大皇子监国也就是等于在立太子。
高坐在垂帘后边的婉琴皇后似乎早料到如此,她没有象上次那般提出反对,而是淡淡道:“众位卿家都想着立本宫皇儿监国?”
众大臣都拜倒道:“臣等为大明江山社稷,请立大皇子监国。”
众人喊得异口同声,自然是早先做了准备。他们看不到皇后什么表情,喊完之后,只能跪着等皇后发话。过了一会,只听见皇后幽幽叹了一声:
“唉,炜儿年幼监国实属无奈,各位卿家既然提了出来,那就讲下监国是什么样的章程!”
首辅韩鑛出声答道:“因大皇子年幼,臣等请朝廷内外奏折由内阁蓝批,暂停中旨。内阁不能决者,由九卿公议,九卿公议不能决者,请大皇子处之。”
“就这样?”
“是!”韩鑛应了一声。
婉琴冷哼道:“这就是皇子监国嘛?!简直就是内阁监国!不发中旨,所有奏折由内阁批复,这在大明历朝何曾有过。本宫虽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也知晓大明的典故。向来奏折都是内阁拟票,皇上盖印方可下发。今日皇上病了,特许你等可蓝批回复,居然还要得寸进尺。你们想要炜儿监国,再慢慢议来!”
婉琴皇后犀利的言词早就让众人见识过了,只有首辅韩鑛正在纳闷,他只听说慧妃伶牙俐齿,想不到皇后也是这般有主见。但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不能不议下去。
“那依皇后娘娘的意思,又当如何?”
“既然是监国,那就按照成例来办。皇上准你们蓝批发奏折,本宫断无取消之理。但六部大臣的折子,各地方的密奏折都不是你们内阁能处置的,自然要交到中宫来。”
韩鑛急道:“可大皇子毕竟年幼……”
皇后截然打断道:“这不是你们内阁考虑的事情,所发中旨还有通政司跟六科给事,若皇儿胡闹,他们自然会驳回来的。”
“这……”
整个局面都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之外,这哪是个深居后宫的女人啊,简直就是经历宦海沉浮的政客!连消带打,内阁大臣们丝毫没有占到便宜。朝中的大臣们不禁在想大皇子监国是否真的有利大明?皇后如此精明强干,历史上的‘女祸’会不会在大明出现呢?要真如此,那自己死后真是无颜见列祖列宗了。
就在他们都还在思虑如何遏制皇后干政的可能性,大臣里边意外出现了分裂。第一个出来说话的自然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
“老臣以为皇后娘娘所言极是,监国之事既然有祖制在,咱们为臣子的就按着祖制办才是正理。取消中旨也不是为臣者所能做的。”
温体仁刚说完,马上招来同僚的白眼。帘子后边的婉琴却赞道:“温卿家果然熟知典故,难怪昔日皇上对你也赞誉不绝。”
“臣愧不敢当,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这边温体仁说完,他的死党周延儒自然也紧跟其后出来维护一通。刑部尚书张至发也认为毕竟有祖制在,一切还是按照祖制来稳妥点,六部其他的老臣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这让内阁很下不来台。以前都是他们用祖制来压皇上,不想今日却是给皇后挑动着,用祖制来压他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