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跟慧妃对于这一次会诊显然也很关心,她们在帘后密切的关注着。傅山守在旁边,这郎中进来之前曾有侍卫仔细搜身,又用磁石检查过,傅山也亲自试过这郎中没有练过武功。所以傅山完全相信只要自己守在他周围,就可以确保皇上无事。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郎中没有直接切脉,而是用了三根长达六尺的细丝把脉。这丝线把脉让傅山彻底放下心来,同时也勾起了他的好奇。这丝线把脉向来只故老相传的听过,不想今日可以一见庐山真面。
皇帝御榻仍旧是用帷帐掩着,在榻前侍侯的清儿跟铃儿两人将丝线轻轻缚住皇上的手脉,那个叫荆厚的郎中就在六尺见外的地方诊病。只见他右手的食,中,无名三只手指绕住丝线扯直,然后以拇指来感应。皇后她们看到这郎中握定丝线后,就闭目切脉。傅山在旁看得仔细,这郎中除了拇指在三个手指间来回感应,绕线的手指也似乎按着某种规律在振动。傅山还没有看得个真切,郎中已经松开手指切完脉了。
“如何?”首先问出声的还是韩鑛。【歪*歪*书*屋*论*坛】
那郎中面带一丝微笑道:“还好,皇上龙体不算太差,这大概是傅大人的功劳,每日都在为皇上开天门穴。皇上的初染的病症就不消在下详说。金热而水寒本是常理,但皇上乃感染寒气郁结于心,按五脏之气,心气属火,一昧以风寒驱之无异于水火相交;人但血衰体赢气逆,七表脉阳而实阴,八里脉阴而实阳,辟如天之四时颤倒,地之五行错乱,魂离无所附主,是以皇上昏迷不醒。”
韩鑛他们自然是听热闹,深知歧黄之术的傅山暗道:这番见解倒也说得过去,不知他如何下药!于是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请先生开方!”
郎中躬身退到外厅,然后提笔开了处方。傅山拿到手一看,只见上边写道:
“夜交藤四钱,淮小麦五钱,莲肉三钱,甘草一钱三分。夏枯草二钱,干百合三钱,紫苏叶二钱,薄荷四钱;以文火煎熬,三碗水煲成一碗,隔三时辰服用一次!”
“薄荷?”皇上患的是风寒,太医们之前开药哪敢下薄荷,所以傅山看到这味药,不由反复思量。
郎中解释道:“薄荷清热解表,疏风透邪,皇上五腑蕴火所以小人才下了这一味药。先清热醒神,再观后效。”
傅山点了点头,将方子交给了宫女,吩咐道:“你拿去给方公公,让他按方子煎药!”
宫女乖乖的去了,现在方正华是乾清宫的专职后勤总管,宫内人的一干吃喝拉撒全归他管着。皇上的病情能否好转在此一举,韩鑛自然不敢轻易离开。他让中书舍人将奏折拿来偏殿给他批阅。傅山则对这郎中的医术很感兴趣,拉着他到太医院论道去了。
对于病榻上的皇上,傅山当然不担心。宫里还有皇后跟慧妃娘娘,再不济也有珠儿跟清儿两个丫头。
过了五六天,满朝大臣们都知道现在宫里有个揭了皇榜的郎中在给皇上治病。如今皇上的病情如何,外朝也只有几位内阁大臣跟六部尚书知道。理由很简单,皇后娘娘以皇上不容外臣打搅为由,除了以上这些人,其他大臣概不接见。从首辅韩大人最近几天的心情来看,皇上的病应该有了起色。
韩鑛当然有理由高兴,中医向来见效缓慢,不想这个布衣郎中倒真有几分本事。皇上第一次服药之后,待自己去叩安时,明显感觉到皇上的面色好了许多。到了三天后,皇上居然睁开了眼睛。虽然只是一会,这就足够所有人双手加额庆贺了。
那郎中也极受礼遇,被安排到皇城的庐舍。皇城庐舍是建给内阁大学士休息,又或者守夜的地方,就在内阁大堂旁边。傅山经过这几天的交往,知道荆厚是一个医术高超的郎中,便每日都来跟他谈医论道。
此时宫中内外的人都松了口气,这是自从皇上病了之后,所有人第一次露出笑脸,仿佛不用多久,皇上就可以痊愈了。文武百官递上来的奏折更是堆满了内阁的案桌。当然所有人并非真正的所有人,有人高兴,就总有人不高兴的。
这一日,空闲下来的傅山又在皇城庐舍找荆厚聊天。
“荆兄,在下对荆兄丝线把脉甚是仰慕,不知可否指教一二。”傅山在犹豫了几天后,终于还是问出了口。毕竟傅山对于中医兴趣极浓,见到比自己高超的技艺怎么都想学习一下。
荆厚此时今非昔比,他是救驾有功的功臣,自然说话就底气厚了不少。
“在下只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荆兄莫要谦虚,这丝线把脉在下也只在典籍中有人说过,但如何诊脉法门却丝毫没有。不瞒荆兄,在下曾经研习此道,但都不得其法。这丝线长而细,附在人脉如何让人感应到脉搏跳动。只要医者稍微手颤,更是难以诊断。所以在下是诚心求教。”
听到傅山这么说,荆厚嘴角微翘甚是自得。连皇上口封的‘神医’都不及于己,这天下第一又舍我其谁!
“傅兄,并非荆某人藏私,而是碍于门户,碍于授业恩师的嘱托,荆某不好私授。”
傅山一听如此,原本应该知难而退才是。但这丝线把脉实在引人,傅山一横心,拱手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