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瞥了眼道:“留下他吧,让他告诉我们的八哥,蒙古出了什么事情!”
镶白旗的队伍很快就出发了,他们离盛京只有百多里的路程,不到一天的功夫,队伍已经抵达到盛京城下。守城的将领连忙紧闭城门,立刻将情况禀报给皇太极。没多久,皇太极派人来传旨,命多尔衮一人入宫觐见,镶白旗的人也就顺势放假归家。
多尔衮一进汗宫,便发现除了皇太极,其他六旗的旗主贝勒都在,而且汉军的将领佟养性,马永光,谋士范文臣也在。皇太极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不知心里在想什么。其他的每个人都表情各异,跟多尔衮一向不合的豪格却是一脸的坏笑。多尔衮深吸了口气,利索的跪下道:
“臣弟见过大汗!”
皇太极露出亲切的笑意道:“是十四弟啊,回来就好!起身吧,我们正在商议旗内的政事,你也坐下来听!”
“谢大汗!”多尔衮起身后并没有回座位,而是继续道:“臣弟还有重要军情禀报!”
“哦?”皇太极望了眼旁边的范文臣,见他没有什么表示便笑道:“既是重要军情那快快到来,这里都是本汗的股肱大臣,不用避忌!”
“是!臣弟在西面遇到一自称察哈尔部来的使者,其言林丹汗之子额哲已在大同外坐帐,并要出兵讨伐不臣服的喀尔喀部!”
“讨伐喀尔喀?!”皇太极不禁失声站了起来,两旁的贝勒首领们相互交头接耳,显然这个消息对于他们而言是震撼的。皇太极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平静的坐回汗位道:
“那使者可在?!”
“臣弟已将此人带了回来,就在宫门外候着!”
“带进来!”
殿门外的戈什哈立刻带着一脸好奇的努克进来,努克看到了皇太极,知道正中坐的这个人就是汗王,便从怀里拿出了诏书。经过多尔衮的‘实际’教育,不用别人说,努克很配合的完成任务。
侍从拿过诏书后递给皇太极,皇太极翻开一看,顿时脸色就变了。皇太极看完等了好一会,才将诏书递给范文臣道:“你来念!”
“是!”范文臣小心的接过诏书,摊开后朗声念道:察哈尔四十万英主额哲汗致水滨十万之主皇太极:得长青天眷顾,本汗已于狗年九月举行坐帐大典,承嗣成吉思汗之大统。本汗继位诸部皆服,大明亦遣使者来贺,予以本国风俗、衣冠相近,特派使者告知。又及,察哈尔右翼之喀尔喀、科尔沁等部离国甚远,臣化之心渐去。如此忘祖之众,本汗岂可饶之,不日将遣人讨伐。鄙部靠贵国及近大明,为免两国纷争,请勿纳之,此蒙国之内事也!
范文臣一念完,下边的旗主们顿时你一言,我一句的喝骂道:“岂有此理,小小的察哈尔敢口出狂言!”
“大汗,我就带本旗人马前去剿平察哈尔!”
“他们根本是吹牛皮,察哈尔的人还不过喀尔喀部的十分之一,那个额哲汗敢去讨伐,那是去送死!”
.........
多尔衮一句话也没有说,他在等待皇太极的意见。旁人没有注意到这份诏书的内容,皇太极不可能没有看出来。察哈尔出动的兵力自然是足以进攻喀尔喀,否则察哈尔部何必来这一套。他们真若是支援喀尔喀,那实际上就是要跟明人继续开战。皇太极说要打,他镶白旗便是前锋,虽然他想怂恿豪格去跟他争这个位置。
皇太极将手一挥,众人都安静下来。皇太极盯着努克道:
“你家大汗是九月继位的?”
“诏书里写得明白,是九月登基的!”努克被皇太极盯着极不舒服,结结巴巴的说道。
“你从察哈尔到盛京用了一个月?”皇太极加重了语气。
“是..是!”努克自然不会说自己是奉苏泰福晋的话,慢悠悠过来的。
“明朝的使者也到了察哈尔嘛?他们带了多少人?”
“这个...明朝的上使到了,多少人就记不清,大概一万...不,是一千人!”努克对于这些他没有注意到的事情自然是哑口无言。
“那明人有帮着察哈尔出兵嘛?!”
“......”努克大摇其头,表示他不知道。
皇太极却是以为努克说没有,心中大失所望。这几乎成了蒙古人自己的事情,他们女真人就不好插手。但是喀尔喀一直来都很依附大金,自己八旗里也有很多喀尔喀的骑兵。如果坐看喀尔喀被攻,那么其他蒙古部落又会怎么看呢?!要是强出头的话,跟明人的和议就破裂,这跟自己原来计划好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皇太极抬头看了看殿中坐着的贝勒们,他们都热切的看着自己。大概一声令下,他们这些人就要领兵出战。皇太极一个个看过,心中不由暗叹,他们都是打战的好手,但在谋略上就差多了,在关键问题上一个都帮不上手。他最后看到末尾的多尔衮,只见他一脸平静的坐在那,对皇太极询问的目光视若无睹。
皇太极心情很是复杂,在这么多兄弟中,唯有这个十四弟才堪大用,可是不知怎的,自己无论怎么拉拢,彼此之间都是客客气气,存在着隔阂,多尔衮自然也就无法被他所用。他有点怪责起死去的代善,若不是他从中作梗,多尔衮肯定会像幼年时那么亲近他这个八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