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他在跟大汗议事的时候走神了!
想到这,他有些自虐似的敲打了几下自己的额头。
这一年多来,看着明朝关内的变化,有一种莫名的想法开始在范文程脑海里萌芽。一直来,他都以为明朝已经腐朽不堪,到了寿终就寝的时候。女真人兴起于辽东那是大势所趋,再不济也可以分疆裂土。但偏偏大好的形势,随着崇祯皇帝的继位而发生偏转。虽然女真人遭遇挫折是从努尔哈赤在宁远失败开始,但在范文程心中皇太极比其父更适合作一个君王。皇太极既然比努尔哈赤更有谋略,更有眼光,为什么大金的形势却比努尔哈赤时代还差呢?!范文程想来想去,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
崇祯皇帝在重整大明河山!
崇祯皇帝继位七年,他们所面临的局势就一年差过一年,边军七年未曾再拖欠粮饷。
探子从大明京师打探回来的消息,都说明崇祯皇帝在百姓中极有威望。他是近上百年来没有加税的皇帝,他是肯将上千万内币出来犒军的皇帝,他是废除太监擅权的皇帝,他是一餐只要四个菜的皇帝.......
所有的情报归结在一起,崇祯皇帝便是明朝这两百年来少有的明君!
更可怕的是,明朝廷优先供应辽东,粮草、军饷充足,每日运往辽东的马车川流不息。在袁崇焕的治理下,辽东军不似先前那般脓包,甚至敢跟女真八旗叫板。
这个迹象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女真战士伤亡越来越惨重,而明军却似乎可以及时得到补充!
凡作谋士者,最怕就是站错了位。范文程读三国,最佩服的不是诸葛亮的才智,而是他的眼光。他能够在众多豪杰中,看中一个连安身之所都还没有的刘玄德,不仅帮着主公成就大业,也为自己搏得千载令名,这一切都源于他当初的判断。
范文程当初举家投靠努尔哈赤,并在皇太极手里得到重用,他认为自己是找到了可供辅佐的明主,虽然这明主不是华夏之人。
但是,现在的一切迹象却在证明他当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因为不管女真人再怎么善战,皇太极再如何的贤明,只要大明能够自强,那么大金都是不够抗衡大明的。战争打的不仅是前线,更多的是后方补给,包括人员补给、粮饷补给。昔年经过张居正治理后的大明,尽管皇帝表现不如人意,但仗着国大人多,仍旧打赢了三大征。何况现在北京城里有位明君!范文程熟读史书,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今日蒙古人来的奏报,让他知道,明朝针对大金制订出了相当高明的策略。去年明军俘获林丹汗家眷的时候,他们大概已经想着今日的事情了。那就是以察哈尔为旗帜,将讨伐投向大金的蒙古部落变成蒙古人的自己事。明朝借着蒙古人的手,逐渐逐渐削去大金的翅膀。
明朝的一切情形都对大金极为不利!
范文程觉得自己像是再跟一个根本就打不赢的敌人较量,这是他出仕以来第一次有这样的无力感。
难道明朝气数未尽嘛?!
范文程再一次撇开这个让人丧气的想法。
他早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天下人皆知他范文程是第一号大汉奸。他范家上下数百口也悉数绑上了皇太极的战车,一旦女真人失败,等待他的便是家破人亡。明朝廷不会放过他,天下悠悠之口也不会放过他,他唯有帮皇太极将这棋继续走下去。
思来想去,范文程不禁咬紧了牙帮,此后即便是逆天,他也要进行下去!
到了范府,平定好心境的范文程稳步落轿。两个家人在前头引路,范文程还未进府,就有管家上来禀报。
“启禀老爷,宁大人已经府上候了许久,要不要见上一见!”
老实说,范文程现在精神已经很是疲惫,回来之后原本想小憩一会,养足了精神在想明日应对的策略。不过宁完我一直等他接见,必然是有要事。他想了想后吩咐道:
“带他到书房来见我!”
宁完我虽在而立之年,却面带风霜之色。这几年他到处东奔西走,做的已经不似一个读书人在做的事情。从察哈尔回来后,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帮着范文程收集资料。
范文程一见宁完我便拉着他坐下,透着亲切问道:“让完我久侯了,老夫也是刚刚散朝回来。完我一直在府中等候,必然是有事情要禀报。”
“属下却是有要事禀报!”
“快说!”
“是,属下得到大人的指示,派探子注意朝鲜境内的动向。探子回报,发现十几日前有明朝使者到了朝鲜王京!”
“有此等事?!”
看来事情比范文程估计的还要严重,他原不过想着明朝现在不过对蒙古下手,没有想到却是左右开弓!
“属下已得准信,使团的正使是工部左侍郎姜曰广,此人数年前曾出使过朝鲜,在彼颇有名声。副使是鹿善继,他们是以恭贺朝鲜国王李倧生辰为由前去,随团带有大批船只。据说都是明廷赐下的礼物。至于所送何物,未能查清楚礼单。”
范文程对于礼物却没在意,而是一脸紧张的问道:“可曾带兵?”
“未曾!”
听到这个消息,他心里松了口气。宁完我也非笨人,小心的问道:“大人,是否大汗近期要对朝鲜动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