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心中有事嘛?”
秀儿在我怀里拱了拱,却并没有说话。
“居然有事情难倒我们的慧妃娘娘,说出来朕替你作主!”我笑着打趣秀儿道。
秀儿没有象以往那般跟我调笑,而是眼睛有些潮红道:“皇上,臣妾确实有个不情之请,可是说出来又怕皇上不高兴!”
“哦,什么事让你为难的?!”我捏了捏她的小脸道。
“臣妾父亲在湖广已经任满,臣妾想着皇上这次京察,是不是....臣妾知道这么说是后宫干政,但皇上念臣父年纪大了,膝下孩儿就臣妾一人,臣妾想着父亲如能在京师,臣妾也好有个照应。”秀儿说完,一脸期待的等着我回答。
“你的意思是让朕在京察的时候给你爹留一个空缺,他就可以留下京师了!”
秀儿点点头,同时身子往我身上靠了靠,彷佛希望我能说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不可以!”
“皇上......”秀儿一脸的哀求。
我刮了下她的鼻子解释道:“你爹胜任在治理地方,若是朕将他放到京师来,恐怕他还不乐意。这么多年来你操持后宫,也没有跟朕提过甚么要求。这次不是朕驳你的面子,而是朕心中自有打算!”
皇上既然这么说了,秀儿自然不好再强求,只得幽幽道:“早知皇上有了主意,臣妾就听皇后姐姐的话不多舌了!”
我笑道:“怎么还向婉琴讨主意了?婉琴怎么说?”
“皇后姐姐说,皇上待人宽厚,必不会亏待了我们!”
还是婉琴了解我,我不由畅快的笑了出来:“哈哈~”
“皇上,您笑甚么?难道臣妾们说错了?”秀儿大约见我心情正好,不由的开口问道。
我一把搂实她道:“没有甚么,朕只是笑一个心急的小家伙!”
“人家哪心急了!皇上,既然皇上说心中有了打算,能不能先说给臣妾知道啊?”秀儿在我耳边撒娇道。
“看,这不是心急了吗?”
“皇上...”秀儿不依的摇了摇我的胳膊。
“好,朕说,前几天北直隶巡抚张鹤鸣递上致休的奏折,朕想着他已年近八十便准了他的折子。南直隶的张凤翼朕也有心调开来,所以直隶刚好需要一个巡抚。朕想来想去,大约只有朕的国丈,秀儿的爹爹才合适!”
“啊~皇上,臣妾就知道皇上对臣妾好了!”秀儿听到这个答案,兴奋得搂住我,还要命的贴着身子扭动了几下!
顿时我象大灰狼盯着小羊羔般,笑嘻嘻道:“是了,朕当然对你好,而且是现在就对你好!”
“啊,皇上~”
秀儿还没有说完,就给我一个翻身压在了下边........
第二日,在考核外官的时候,我提前召见了成基命。因为调吴贞疏回京师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毕竟京师重地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掌握。而吴贞疏无论从跟皇家的关系还是操守上来说都是上上之选,所以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成基命也没有反对。
“那皇上打算将张凤翼调至何处?”成基命只是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嗯,朕已经想好了,宣府是京师北面的重镇,上回张家弄了个人在那,现在又撤了,是时候派个人去那里整顿下。蓟州镇有马世龙在,宣府就派张凤翼去,让他将那的兵额减到三万。”
“减到三万?!”成基命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等他想明白顿时谏言道:“皇上,宣府是九边重镇,自设立起就有九万兵额,多时高达十数万,负责京师北面长城的防御。皇上突然锐减兵额,这样恐怕会使地方兵力吃紧。”
“这个朕也考虑过,只是历来以长城为依托分布防守,朕以为太过浩繁,且容易为敌所各个击破。以后大明将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防御北方,而现在蒙古已经实力大不如前,察哈尔跟朵颜部都是大明的同盟,宣府将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兵贵精不贵多,缩减兵额后,士兵待遇提高,自然士气也就提高,只要练成三万精兵足以震慑住敌人。”
成基命不知如何应对皇上,只得回道:“皇上,微臣对于兵事一项非特长,臣请皇上将此事交孙大人与兵部商议。”
“那就依你的意思吧!还有件事请朕要问你!”
“皇上请吩咐!”
“朕要调吴贞疏回来,空缺出来的湖广巡抚一职事关重大,朕想着要调一个合适人选!成爱卿有何人选啊?”
皇上说调任的时候,成基命已经知道需要人补缺湖广,一早就将脑海中能用的封疆大吏都想了个遍。皇上问道的时候,成基命略一思虑就道:
“臣有一人选供皇上参考!”
“说吧!”
“现任陕西巡抚杨鹤之子,霸州右参政杨嗣昌!”
第七十章京察(下)
我对于杨嗣昌还是有印象的,当然这个印象主要来自于明史。感觉他虽有心辅佐天子励精图治,但没有那种力挽狂澜的能力。可能是因为历史上他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我对他的评价不高。他的父亲杨鹤虽然不以知兵见长,但是为官清廉善于抚民,他在陕西巡抚的位上任了八年,陕西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而他的儿子又会怎样呢?湖广是产粮重地,决不能因巡抚人选不当而弄乱了鄂湘地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