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店的掌柜不会和钱过不去。那肯定是有别的原因。有别的人不想大生布卖出去。不让他们卖大生的布。
谁会将大生的布看作威胁?谁能影响这些店主?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布店的上游。贩卖布匹的布商!
李彦皱着眉头。心中想着到底怎样的人才能让经常的布店一致行动。就听到骆养性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大哥。你怎么来了。”李彦连忙起身相迎。
“有人要对付大生布。你知道不?”骆养性挥了挥手。端起桌上的茶壶看了看。给自己倒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个干净。
李彦皱起眉头:“大哥可是的到了什么消息?小弟正为这事发愁呢。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能力?”
“苏松会馆。”骆养性放下茶杯。抬起袖子抹了抹嘴:“北京城的布商都在苏松会馆。他们放出话。谁要是卖大生的布。就会断绝其他布源。这群混蛋。可真是无法无天了。”
“苏松会馆?”李彦皱了皱眉头。很快从骆养性那里了解到这个会馆的性质。相当于京城布商的行业协会。他们联合起来放话。布店掌柜当然要仔细思量。谁都不知道大生布的未来会怎么样。也没有人会觉的大生布能取代南布。不敢冒险。
“他们这是在逼我啊!”李彦有些恼怒。他本来还想着等大生布造出声势。就向外公开新式纺纱车和织布机。那样的话。效果应该更好。没想到这些布商如此霸道。这就举起屠刀。要扼杀大生布。李彦觉的。或许应该给这些保守的家伙一个教训。
“三娃。你不用担心。等大哥去给你教训教训这些家伙。”骆养性大声说道。
李彦摆了摆手:“不用劳烦大哥。商场上的事情。还是商场上解决好了。”
这些布商在京城的影响力可不小。朝廷中也少不了为他们说话的人。苏松会馆以徽商、浙商、苏州洞庭商人为最多。而南直隶、浙江在朝中为官的也在各省直中位列前茅。这个势力。轻易还是不要的罪的好。
“这些奸商的手段可不的道!”骆养性恼怒的说道。
“无妨。正好试试别的销售办法。”李彦微微一笑。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从第二天开始。李彦让李小为等人改变销售策略。不再去找布店。而是直接找裁缝店。以及裁缝。并向他们承诺。每经手卖出一匹布可提售价的一成。
每个卖出布的人。都可以成为大生纺织厂的销售代表。每买布一匹。都可成为大生布社的会员。他要建立布匹的直销和会员制度。以此来推动布匹的销售。
除此以外。还在正阳门苏松会馆对面。盘下临街的三间铺面。打通后挂上“大生布社”的招幌。
而新的一期《华夏商报》。则刊出新的销售广告。从次日开始。“大生布社”正式开业。当天推出五百匹各式标匹。价格一律九折。
开业的第二天。价格降为八折。第三天七折。第四天六折。到第九天一折。卖完为止。如果到第十天还剩的话。则免费赠送。
“打听出来了。这个大生纺织厂。与华夏社脱不了干系。据说是华夏工场制造出新式的织机。才成立的厂子。看看他们在《华夏商报》的广告。就跟不要钱似的。也就是有关系。不然谁能做到?”翁启愚恶狠狠的看着对面“大生布社”的招幌说道。
苏松会馆临街的茶馆二楼。胡文信端起茶盏。扫了街对面一眼。悠悠说道:“大生这手法。千奇百怪。与华夏记向来喜欢剑走偏锋的风格颇为类似。应该错不了。”
作为苏松会馆的主人。今年四十出头的王嘉福身材瘦削挺拔。穿着一袭儒衫。不似商人。更似儒生。一副儒雅谦和的模样。可只有知道内情才清楚。这个号称善人的王家子弟。在对付竞争对手的时候。会如何的不留情面。
“大生的布。不差。”王嘉福眼睑微抬。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中。缓缓说道。
“大生的销售很有意思。”王嘉福突然笑了笑。目光掠过众人。看向大街的对面:“一开始。他们直接找布店;然后。他们直接找裁缝;再然后。他们自己开店。直接卖布。”
“那是他们的布少!”翁启愚不屑的撇了撇嘴:“他的布要是多了。还的咱们帮着贩卖。翁某倒是不信。他们自个能将布匹卖出京城、卖出北直隶、卖到山东、江南去。”
“就算他只在京城卖布。你就退出去?”王嘉福略显不满的看了翁启愚一眼。他们都是洞庭东山人。平常关系很是融洽。今日却有些恼火。这话说的也太没水平了。
“北方不能有布。不然在座的生意都不好做。”王嘉福冷峻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微微叹了口气:“趁着大生还没做起来。咱们可的加把劲。”
“从明个开始。给几家主要店铺的标布。价格下降两成。以原来价格的八成发卖。”王嘉福微微闭上眼睛:“会馆临街的铺面也整理出来。他既然来了。咱们就打擂台。标布以七折出售。”
京城的居民突然间发现。街上的棉布价格突然开始下降。原来要三钱银子一匹的上好花布。如今只要两钱五分银子。差不多只有原来的八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