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不过十四五岁,长得还算俊郎,尤其是面带微笑,从容淡定的模样,像极那些只读圣贤书、不知窗外事的书生,怪不得傻乎乎拿水田换了旱地。
徐管事领着李彦他们到了旱田旁边,一大片高低不平的田地中,趴着些颜色枯黄、蔫不拉几的藤蔓,只有一小片地种了些低矮的高粱,凑近看了,才发现这些庄稼秸秆要比高粱粗,顶端也没有穗子,只有中间长着一些棒棒样的东西。
看到旱地的这个模样,包有才他们心里更是发凉,这哪里是什么田地,根本和旁边长着青蒿的荒地差不多啊,为了这些地还要交税,真的是不如不要,要了更是自找麻烦。
李彦却笑呵呵的扳下两只棒子,又从土里挖出一只番薯,显得很高兴。
包有才他们不清楚,李彦却认得这个棒子正是玉米,和番薯一样都是高产作物,而且在此时的北方都是独一无二。
“这片地里有几种番邦传来的作物,在南方的产量颇为可观,我家老爷以为适宜救荒,专门从南方引种。那边一块地还有些其它南方的作物、花卉,长得不是很好,不过都是北方没有的,李公子若是有兴趣,想要继续种,可以问那些长工种植的方法,”徐管事笑呵呵地看着李彦,明亮的眼神中却似乎藏着嘲讽、不屑。
“好啊!”李彦听了很高兴,他可不是农业技术员,很多种植技术的细节并不清楚:“这里可有种辣椒、番茄、马铃薯、烟草、橡胶等作物,或者它们的种子?”
“辣椒、番茄倒是都有,”徐管事眼中嘲讽的意味越来越浓,辣椒、番茄都结一种红彤彤的果子,不能食用,只可用来观赏,看来这年轻人真是个不知农事的书呆子。
偏偏这家伙还是个穷鬼,看来得了这五十亩地不仅发不了,还得因此破产,徐管事不是徐光启,虽然旱地没多大价值,但他对李彦“讹”去五十亩地还是非常不满,乐于看到他到处碰壁的倒霉模样。
“烟草南方有,不过我家大人尝试过,似乎并不适合北方苦寒的天气,至于马铃薯、橡胶是何物,却没有听说过,可长得好看?”徐管事只问模样,不问产量,目光戏谑地看着李彦。
李彦知道徐管事的意思,打着哈哈笑道:“好看,好看,啊,里正来了,我们这边交割吧。”
“也好,”徐管事笑了笑,心想你这么急,也不提换回水田那是最好,看你到时如何碰得头破血流。
第一卷 番薯香
第十四回 去青楼
里正来了以后,很快便划定田界,立下田契,那姓宋的里正自然明白徐家的来头,做事很配合,询问交易情由的时候,听到徐管事笑着说起李彦拿水田换旱地的事情,看向李彦的目光便有些怪怪的。
等这一切都做完,李彦名下便有了五十亩地,成了有田地的小地主,不过包有才他们都是没有半点喜色,反而愁眉苦脸,好像被人抢了田地似的。
“都别站着,快点帮忙挖些番薯,摘点棒子,等会拿去换银子,”李彦并不解释,微微一笑,如今就看他变废为宝的本事了。
李彦从地里挖出几只番薯,又扳下一些成熟的玉米,包有才虽然号称“包打听”,却不曾见过这种沾满泥土的块状物,和包裹着厚厚叶片的玉米棒子。
“三娃,这便是番薯和包谷么?原来是这种样子,怪不得没人吃,”包有才绝望地摇了摇头,这黑乎乎的玩意,莫说五十亩,便是五百亩也不能与十亩水田相比。
“没人吃?”李彦笑着摇了摇头。
“包打听,你说一道好菜,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名闻天下呢?”李彦问道。
包有才小眼睛转了转,露出一副奸商的笑容,道:“要说最好的法子,当然是皇帝微服私访时,让他吃上一口,赞一句,就像当年正德皇帝吃了‘珍珠粥、凤眼鲑’,这不起眼的两样东西可不就天下闻名了?”
“倒是个好办法,”李彦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包有才陪着笑了笑:“当今圣上年近六十,也从未出过宫,怕是不会来什么微服私访。”
“行了,我有办法,咱们这就回去,”李彦将带着藤的番薯捆在一起,让包有才他们抱着玉米棒子,一起回家。
走在路上,田头农夫和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们,不过这短短片刻的工夫,李彦用十亩水田换来五十亩旱地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一般,在直沽一带传开。
对于赤贫的李家突然就得到五十亩地,大家的感觉有些复杂,听说是用水田换来的,就有些幸灾乐祸。
“真真是个败家子,十亩上好的水田都换成没用的旱地了,李家婶子如果地下有灵,怕是死也不能瞑目。”
“可不是,听说这娃还上过卫学读过书,倒读成书呆子了。”
“哎,可惜了二丫那姑娘,摊上这么个二愣子的弟弟,以后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还有人对李彦他们拿着的番薯和玉米指指点点:“看到没,还是李家的娃子聪明,旱地里庄稼都是现成的。”
“庄稼?那不过是连猪都不吃的番邦作物,”有人不屑地嗤笑道。
李彦隐隐约约能听到这些风言***,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脸上像二丫一样,挂着淡淡的微笑,看在旁人眼中,自然又成了傻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