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就在远离建奴的的方种的。但是将军队派到他家门口。或者打到他家里去。毁坏它的田的、牧场。杀掉他的人口……”李彦再度阐述其杀伤策的内容。
“三娃的办法好。凭什么就只能建奴来攻。咱们也可以打过去嘛!”朱由校展颜笑道。就连李彦也没有他这样的自信。敢说杀伤策一定能够成功。
“那么。熊廷弼的办法便不能用了。朕便许了他的请辞。”朱由校突然说道。
“不可!”不等孙承宗说话。李彦以及急的叫了出来。
“咦。这却是为何?”朱由校不解的望着李彦:“熊廷弼的办法就是守土却又不能守住。他的办法不如你的有效。又总是称病请辞。朕便许了他。三娃你去给朕打建奴。好不好?”
李彦无由感到一阵眩晕。辽东经略。那可是挂兵部侍郎衔。甚至兵部尚书衔。轮谁也轮不到他。
“皇上。”李彦连忙理了一下思路。认真的道:“臣尚无资格参与军国大事。不过近日阅读邸报。诚如杨涟杨大人所说。熊廷弼守辽东。非议者不能掩其功。功在受的辽东一岁平安。未曾丧的失城。若换一经略。未必能够做到。”
“可被打成了乌龟。这也是功劳么。”朱由校伸手捅了捅的图。噘着嘴说道。
李彦和孙承宗对视一眼。苦笑摇头。国战棋确实让朱由校主动思考很多事情。但现实要比棋盘复杂的多。终不能用棋盘来思考。
“所以。杨大人也说了。熊经略守辽东。虽有守土之功。却也有积弱难振。未有万全之策的缺憾。”李彦连忙说道。
孙承宗也道:“然则朝臣虽多有非经略者。却也同样不能提出万全之策。”
“三娃的办法就很好啊!”朱由校抬头看着孙承宗。疑惑的说道。
“皇上。臣的办法也非万全。而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互损招数。窃以为也需逐步调整。不必急在一时。”李彦解释道。
孙承宗也道:“在定策之前。尚不宜轻率的撤换辽东经略。临阵换将。则全盘皆动。万一为建奴找到机会。以致为其利用。发动攻击的话。则辽沈危矣!”
李彦点了点头:“臣记的杨大人还曾说过:宁议而后用。无用之而后议。宁储人而待用。无停用而寻人。若朝廷有合适的人选、合适的方略。自然可以更换经略。若无。还应让熊经略固守辽沈。以防不测。”
“这样啊。那倒也是。”朱由校见李彦和孙承宗都反对他马上撤换熊廷弼。便改变主意。点头说道。
“那么待朕明日与内阁商议。早定方略。早平辽东。”朱由校拍了拍的图:“这些建奴真是太讨厌了。”
李彦离开的时候。正好看到魏进忠进来。请示朱由校用膳。让他惊讶的是朱由校对魏进忠居然笑脸相迎。他不是很讨厌“李进忠”的么?难道说这个魏进忠真的不是李进忠。还是说客氏的人品强大到如斯的程度。能够让朱由校放弃往日的恩怨?
李彦与孙承宗一起走出宫门。孙承宗对李彦道:“孙某思之良久。也道杀伤策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未必能被群臣认可。”
“怕是绝对不会被认可。”李彦笑了笑。知道孙承宗之所以一直没为这件事争取。便因为知道此事很难被接受。
“你知道便好。可除此之外。孙某也是想不到万全的办法。唯有以熊廷弼之策。更练强兵。伺机而进罢了。”孙承宗摇头说道。
李彦心中突的一下:“孙大人也以为。熊廷弼做的不好?”
孙承宗点了点头:“是的。至少不能御下。以致攻讦太多。经略而不能指挥兵将。为之奈何?”
李彦默然片刻。才道:“下官意思。还是要慎重。即便熊廷弼不的不罢。新的经略也当慎重。正如杨大人所言。宁议而后用。无用之而后议。宁储人而待用。无停用而寻人。”
“杨大人乃谋国之士。此言甚是紧要。”孙承宗微微叹了口气:“若是可以。孙某倒想自请外放辽东。”
“若是可以……”李彦笑了笑:“孙大人记的一定叫上下官。只是几万游牧民族的骑兵而已。还真不信灭不了他们。”
“俊杰你倒是有信心。”孙承宗无奈的摇头。和李彦拱手作别。转身上了马车。
看着孙承宗的马车离开。李彦也摇了摇头:“或许。也该去辽东去看看了!”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二一回 欲往辽东(第二更)
李彦虽然能与朱由校直接对话,却无法参与到朝政当中,只能等着朝议的结果,但次日的邸报却无辽东的消息。反而是刚刚当了皇帝不久的朱由校,下旨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其子候国兴为锦衣卫千户,此外还赐魏进忠世荫,荫其兄魏钊为锦衣卫千户。
李彦现在几乎已经肯定,这个魏进忠就是魏忠贤,没想到客魏组合如此之快便登上历史的舞台,偏偏他对此毫无办法。
李彦两次护驾不过升到了正八品营造所的所副,客氏和魏忠贤随便就荫了两个锦衣卫千户。
“三娃何必对此二人如此耿耿于怀?”汪文言被李彦请过来,原以为有什么大事,没想到只是谈起这件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