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要看看这个让本姑娘丢脸的家伙,会怎么出丑,杨宛水意盈盈的目光盯着李彦,恨恨地想到。
李彦俊逸微黑的脸上露出淡淡微笑:“《武备志》洋洋大观,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切……”钟轩撇了撇嘴,不屑地哼了一声:“还以为你真的看得懂。”
刚才茅元仪要将杨宛如送给李彦,李彦却当面拒绝,不管出于嫉妒还是不忿他唐突佳人,才子们几乎已将他看成公敌,顿时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甚至不屑地说:“种地的便是种地的,哪里懂什么兵事。”
“是极是极,杨姑娘国色天香,怎么能跟随这种人?”
“老兄,还是回家种地去吧……”
见众人喧哗,王修微清秀的脸上露出不忍的神色,抬头欲要解围,目光触及李彦脸上淡淡的微笑,有些意外,不由会心一笑,知道这少年还有下文,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这时候,包有才他们拎着甘薯等物走进来,才子们顿时哄堂大笑:“这黑乎乎的玩意也太丑了,不会就是某人吹嘘的黄金菜吧?”
第一卷 番薯香
第十八回 论兵
包有才心虚地看了看李彦,这群心高气傲的才子可不好糊弄。
李彦抓起一只带着泥土的甘薯在手上掂了掂,淡淡说道:“在下确实就是个种地的。”
才子们许是发泄够了,房间里微微一静,随即又是一片嗤笑、嘲讽声。
“不过……《武备志》所疏漏的,正和种地有关,并且,和这黄金菜也有关,”李彦抬头看着众才子,笑容淡定自信。
“种地?还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难道阁下以为,要让一堆农民去辽东打仗,谁种地好谁当将军?”钟轩摇了摇手上的折扇,不屑地笑道。
“哈哈,用农民去打仗,真是好笑,”才子们都抢着附和,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李彦微微一笑,无视卖弄的钟轩,对面色不虞的茅元仪道:“茅公子,敢问行军作战,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茅元仪想要通过李彦的关系见到徐光启,对钟轩及众才子的举动早已不满,闻言眼睛一亮,大笑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三娃说得果然有理。”
“呃!”钟轩和众才子都是噎住了,没想到茅元仪会赞同李彦,而这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反驳不得。
众才子们顿时一个个像木雕一般,涂了粉的白净脸色隐隐透出猪肝红,偏偏又无法发作,钟轩更是张了张嘴,尴尬地别过头去。
谭元春和钟轩的哥哥钟惺交好,又见王修微多看了李彦两眼,隐隐有些妒意,沉吟说道:“若是谭某没有记错,止生的《武备志》中,军资乘部分对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都有论及,却不仅仅是粮草了。”
这话明着捧茅元仪,暗里却贬低李彦,众才子们立马再度活跃起来,钟轩啪地一声打开折扇:“止生果然是大才,思虑周详,不像有的人,只知道种地。”
茅元仪神色颇为自得,连连摆手,笑着道:“茅某愚钝,不过是多看多问多想而已,三娃若是有心得,还请教我。”
在众人嘲讽、讥诮的目光中,李彦微微笑着:“茅兄当知打仗打的是什么,除了练兵、韬略,后勤辎重最为紧要,而粮食又是重中之重,特别在北方边塞,在辽东更是如此。”
“北方用兵,粮草糜费,大多要从南方发运,不仅周转困难,耗时费力,也容易被敌人利用。”
李彦不懂兵事,但在现代看多了帝王戏、小说,知道里面打仗时经常提到后勤的重要,加上自己的观点阐发了一番,也说得头头是道。
茅元仪很快明白李彦话里的意思,郑重地点了点头:“不错,如今熊大人经略辽东,提出修边筑堡、以守为战,其关键便是粮食。只是北方苦寒,又多荒地,少人口,屯垦不易,三娃可有对策?”
才子们见茅元仪和李彦开始谈论兵事,都甚觉无趣,他们读的是圣贤书,做的八股文,平日谈说诗词,附庸风雅,哪里会管兵事。
何况有明一代,文重武轻,才子们倒是连茅元仪也一同鄙视起来,只是对方身份不同,也不好明着争辩,便自顾着和身旁的女伎调笑吃酒。
钟轩和谭元春也有些不满,偏偏对兵事不太了解,想要去讨好杨宛、王微两位佳人,却见其中一位颦着眉头,幽怨的目光不停在茅元仪、李彦身上打转;另一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露出倾听的神色,显然焦点都不在他们身上,让这两位才子更加不爽。
钟轩眉头一皱,撇嘴说道:“他一个种地的,能有什么办法?”
李彦笑了笑,将手中黑乎乎还沾着泥巴的甘薯往桌上一放:“谁说没有办法?这就是办法!”
李彦不理会找茬的钟轩,笑着对茅元仪道:“茅兄想必也知道,徐大人曾经在直沽垦荒,目的便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运和边塞用粮,在下今日来此,也是为了这件事。”
“哦!”茅元仪眼前一亮,疑惑问道:“却不知这妓院和军粮有何关系?”
“李公子许是想让军士们吃上黄金菜吧!”杨宛如掩口轻笑,风情万种地瞥了李彦一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