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塔在金州做了不少坏事,就在覆灭之前,还准备进攻广鹿岛,对于这样丝毫没有民族意识和立场的“汉奸”,李彦并不打算重用。
李彦总觉得这样地人没有原则,又有前科,很容易反来反去。当然,如果他们以后确实表现出坚定的立场,以及杰出的才能,李彦也会考虑给他们机会。
至少刘氏兄弟目前为止,还不能让李彦信服,虽然他们一再声称,可以联络建奴中的一些汉人,拉拢一些辽民和汉军过来,李彦还是决定等等再说。
另外一名降将,复州参将单尽忠则又不同,单尽忠是主动投降,可见其心中确实早有归顺大明的心思,这样的降将,李彦是打算使用的,毕竟要给建奴那边的汉人一点希望,只要他们是真心归顺,便能得到不错的待遇。
至于这一次建奴征讨金州的统帅之一李永芳,他的妻子是七皇子阿巴泰的女儿,真正的嫡系额驸了。
李永芳原是明军抚顺游击,抚顺是建奴进攻大明的开始,李永芳也是第一个向建奴投降的明将,作为建奴的额驸,副将,李永芳可以说死心塌地为建奴效力,而且他还是建奴竖起的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汉奸”两个大字。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四三回 炮兵初战
建奴军果然没有在复州多作停留,大军休整一日,便启程向金州进发。
次日,建奴的使者出现在金州城下,这位同样是汉人的使者趾高气昂,手持文书,见了李彦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大英明汗神威天纵,何不降耶!”
“且容吾等商议!”李彦倒是采取了长生岛守备郭振明的策略,摆出一副低声下气的姿态,而且让建奴使者看到,也是疲累的金州军,以及正忙着搭建城墙的工地。
“明日午时,便是最后期限,不然我大军攻城,汝等皆不得逃脱,”见到李彦他们如此,建奴使者更加嚣张。
建奴使者一走,李彦便将文书交给申湛然收了起来:“这可是史料,哈哈!”
众将也都是哈哈大笑,从建奴的劝降书,以及建奴使者的表现,甚至建奴大军的动向来看,建奴确实也没有将复辽军放在眼中。
建奴使者的任务也不光是劝降,还包括刺探消息,在他看来,除了东西两侧造了一半的矮墙,金州还是原来的金州,而明军还是原来的明军,不堪一击。
使者将看到的细节,包括城里没有什么人,士兵都很散漫,以及正在建造的城墙,都是一一说了。
乌尔古岱顿时哈哈大笑:“这些汗狗,也就知道造城,那能有什么用?”
“要是明军龟缩在城里,倒会相当麻烦,”李永芳皱了皱眉头,内心深处似乎也被刺痛了一下。
“不是还没造好?”乌尔古岱倒是不以为然:“沈阳、辽阳都打下了。区区金州。又怎么能挡住我军铁骑?”
辽阳和沈阳。那可不是正儿八经地城池攻防战。李永芳颦眉看了乌尔古岱一眼。也没有再说什么。不然又要被这莽货看作是懦弱。
建奴向来喜欢依靠机动能力。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地兵力优势。他们能得到地金州一战地消息。也就知道当时出现在金州城下地四个哨。加上后来传出刘爱塔降明地消息。他们估测登陆金州地明军也就是一千人左右。加上投降过去地刘爱塔部。也就是两千多人。
至于后来投降地复州参将单尽忠。手底下也有一千多人。建奴对金复一带明军地估测是四千人左右。
当然也不排除明军从登莱等地调兵增援金州地可能。不过数量应该也不会太多。最多一两千人。总兵力不超过六千。
建奴抵达金州城下地骑兵虽然只有五千多。不过还有各牛录和汉民中抽调出来地辅兵。总体兵力仍然要超过金州方面。
建奴的优势在于骑兵的机动性,所以他们也不担心金州地兵力可能比六千更多。反正打不过可以跑,通过进攻,明军都会暴露出来。
建奴以往可以通过蒙古的牧民,或者辽民打探消息,不过这一套做法在金州却行不通,金州的辽民经过甄别,全部被编入金州营、工匠营和工役营,实行严格的管制,建奴想找到可以通风报信的人并不容易。
到了后来。建奴想派人混进来,过来的人立刻是被送到金州半岛南边,根本无法接触金州城附近,这里已经被经过整编的营丁所占据,闲杂人等根本就不能靠近。
于是建奴得到的消息就是金州南面聚集了数万辽民,在种地、采石或者等着被送往登莱,登莱的船队每过几天才会来一趟,来得很少。
建奴得不到金州城地具体情报,而其他的情报都没有显示金州有大军。所以建奴的策略是先派一支不多不少地骑兵过来,看情况再说。
而建奴使者在金州所见到的情况,无疑让建奴军很兴奋,看上去金州城的兵力确实不多,明军想着筑城坚守,也还没有筑城,这真是天赐的机会。
至于金州原来的城池,那不过是座矮小的土城罢了,虽说后来在外面包了砖石。但和沈阳、辽阳相比。终究是座小城。
一举攻破明军在辽东最大的两座城池,特别是还包括明军辽东都司所在地、相当于辽东首府的辽阳。建奴的士气已经达到前所未有地高度,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建奴开始轻视明军,而不再像从前那样,总觉得大明是老大的帝国,有些胆颤心惊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