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五枚,有三枚是直接砸在车上,七八寸的木板即便是裹着牛皮,也是瞬间被砸得支离破碎,紧挨在车后面地建奴兵被余势未衰的铅弹击穿,连飞溅的木屑也成了杀手。着弹处附近顿时一片惨叫。
越过车,砸进人群地两枚铅弹,更是带起一路腥风血雨,首当其冲的建奴兵,直接被铅弹撕裂成了碎片。
依托车的建奴阵列,顿时一片人仰马翻。
李永芳面沉似水,八门火炮,有效射击如此之高,可见对方是早有准备。
“快。快点向前。明狗的火炮打完了,现在冲上去就是。”车后面,建奴的兵头大声喊道。
以往和明军的作战经验,明军的火炮在射击过一次以后,往往要过很久才能开出第二炮,建奴兵都是知道,果然是一齐呐喊向前冲。
炮房里面,炮兵们动作迅速地将火炮拖了回来,熟练地清理炮膛,装入火药与铅弹,然后将火炮又推了上去,重新调整角度,这时候已经不讲究齐射,谁装好了就是一炮,命中率却是没有刚才那么高,只有三枚打入了人群,砸烂一架车。
“快,再快一点,建奴冲到五百尺了!”
两步三尺,一百尺不过三四十步,火炮也就只能够打一次,不过建奴冲得猛,有两辆车没有稳住,翻倒在一旁,建奴发起狠来,索性也不要车的掩护,竟然直接就冲了过来。
“这些也都是汉人?”金州城头,李彦沉着脸问了一句。
没有人回答他,复辽军的高层差不多都是京津人,对于辽东地情况远算不上熟悉。
“如果我大明的军队都有这么勇敢,也不会一败再败了,”王国兴吁了口气,恼怒地说道。
李彦伸手指了指汉军身后的建奴骑兵:“看到没,那就是答案,以我们复辽军的士气似乎并不需要督战队,不过要是金州营的话,恐怕还是得设立督战队。”
作为参与战争的新人,李彦和兵战俱乐部系统出身的将领最大的优点便在于不断学习,这一点,或许在建奴的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随着建奴地逼近,西城的八门四百斤大炮也开始加入射击序列,预设好的射击角度让这一轮的射击效果同样很好。
“快点,炮口放平一点……”
与复辽军的长枪兵与火铳手相比,这些炮兵倒是第一次参加战斗,虽然训练也很刻苦,但到了战场上,难免会有些紧张。
建奴军越来越逼近矮墙,已经是到了弓箭抛射的射程。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四四回 火炮火铳
对车后面的弓箭手来说,这情形确实有些诡异,如果要停下来射击的话,那么眼前几乎看不到一个人,那些火炮虽然致命,却都藏在小房子里,似乎只有等步兵冲杀上去,掀翻再说。
弓箭手的四百尺的距离上抛射一次,发现这边靠着大海,射出去的羽箭受到风的影响很大,歪歪斜斜的,难得有几枝羽箭落到棱堡的范围,却也找不到可以杀伤的目标,只好随着车继续前进。
四百尺的距离,十门二百斤的轻型火炮也加入射击,二十几枚铅弹在建奴人群中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建奴要依靠车的掩护,所以人群有些密集,正好让这些铅弹逞威,几辆车打坏以后,一些失去掩护的汉军索性冲了出来,分得比较散,反而不容易被击中。
几轮齐射,建奴的车差不多毁掉一半多,很多建奴都是冲了出来,实心弹丸在对付这些散兵的时候,效果就不是那么好。
弹丸是线形杀伤,五六斤重,直径三四寸的铅弹,甚至三四千斤红夷大炮的六寸铅弹,声势固然赫然,但不是投射到密集的人群中,这么大的实心弹丸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
建奴的阵型一乱,实心弹的效果明显下降,不过火炮所要发挥的作用也都是发挥出来,当最前面的建奴已经冲到三百尺之内的时候,指挥塔上的唢呐手吹出了一段嘹亮的旋律。
之前已有准备的号角,听到这段旋律,已经反复检查了枪械弹药的火铳手,在伍官、队官的吆喝声中,从水泥板搭成的“屋檐”下面钻了出来,沿着突起棱的两侧侧墙,左右各一队,火铳往墙上一搭,稍微调整了一下。便在队官的指挥下,打响了第一轮齐射。
这两队火铳手分别是左掖左旗左队、左掖右旗左队,左旗负责左墙,右旗负责右墙,由各自地旗队官指挥,不过这第一轮的射击。倒是整齐得很。
火铳发射的弹丸,要比火炮小上很多,胜在密度更大,第一轮五十颗弹丸射出去,那些乱糟糟跑上来的汉军立时扑倒六七个,命中的效率也不算高。
火铳手的队列上方腾起一片烟雾,冲起来地建奴不仅没有退却,反而大声呼喝起来。
“明狗地火铳打完了。冲啊!”
“冲上去。砍了那些明狗!”
在复辽军这边。完成射击地火铳手只是稍微看了一眼射击地效果。然后就在队官地吆喝下。收枪。向右侧跨了半小步。然后转身。通过队列地空隙。运动到队列地末端。
第一队地火铳手运动到最后面。会有辅兵将火铳接过去。然后递上装好枪药地火铳。火铳手只要将弹丸投入铳管。简单压实。便可以再次射击。至于清理铳管、装填枪药这些比较麻烦地动作。已经由辅兵完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