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骆养性也放出中军哨的骑兵在周围警戒。不过为了组建灭虏营的轻骑兵。破虏营的骑兵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并不能完全遮蔽战场。
到了天启元年二月一日。镇江堡与险山堡之间的建奴侦骑突然增加。骆养性就让游骑撤了回来。改为沿江巡查。不管敌人的东向如何。就只是防止他们渡江。
正月底的时候。已经有些暖湿气流。河面的封冻不再是那么牢靠。要想从冰上过江。也必须事先做好查探。不然很可能遇上冰面开裂。
天启二年二月初二。阿敏率领近万后金主力出现在险山堡与镇江堡。一南一北对破虏营、东江营形成夹击。
视察过明军的临江大营。阿敏也有些郁闷。没想到明军会龟缩成这个样子。之前他派小股骑兵一再挑逗。也是丝毫不起作用。对方摆明了是要作乌龟。
不过阿敏也没有别的选择。他不能继续等待、观望。因为南面的明军主力正在坚决北进。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汤山堡。
打下汤山堡。就等于是切断了镇江堡与凤凰城之间的联系。阿敏能够猜到明军的打算。虽然他并不担心后路被断。他担心的是两股明军合流。那么他就再没有办法。只能固守待援了。
而现在。阿敏还有机会吃掉眼前这股明军。不让他们有汇合的可能。
而要赶在明军主力到来之前吃掉眼前这股明军。他就必须抓紧时间。因为明军行进的速度虽然不算快。但是距离却不远。
二月初三。建奴对明军临江大营发起了攻击。建奴用加厚的车为前导。先以步兵推进。试图填平明军营寨前的壕沟。
由于缺少足够的火炮。特别是重炮。明军对加厚的车毫无办法。只能任由他们前进到壕沟前。将泥土扔进壕沟。
不过让建奴没有想到的是。明军的壕沟不是一条。而是有很多条。就在大量步兵从车后面跑出来。向壕沟里面扔土块的时候。距离第一条壕沟不远处的第二条壕沟里。很多明军突然冒出了头。将大量的手雷扔到他们他们头上。壕沟前顿时死伤一片。
建奴派出大队弓箭兵。试图用抛射压制明军。由于壕沟与盾牌的保护。这些抛射的羽箭很难对明军造成伤害。还是时不时有人从里面扔出手雷。给建奴造成大量杀伤。
不过。这些杀伤倒也在建奴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
骆养性也很快意识到单凭手雷是无法阻挡建奴大军的。于是他令旗一挥。在第三道壕沟里面。立刻冒出大队的火铳手。开始向建奴步兵射击。射完以后。立刻是背靠壕沟。完成弹药的装填。然后再次射击。
很快。第二、第三道壕沟都出现整排的火铳手。形成了并不密集的两排轮射。但相对于建奴几乎没有效果的羽箭抛射。火铳手的轮射还是给建奴带来很大的死伤。
冷兵器时代。大家所使用的无非就是那种几种战术组合。建奴的远程抛射无法压制明军的火铳射击。也就放弃了这种徒劳无功的努力。只能加快填平壕沟的速度。反正那些人大多是辽民和汉军。不值的珍惜什么。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决定是个错误。因为没有羽箭压制。明军两个壕沟里的火铳手。竟然形成了四排轮射。这迫使他们不的不继续用抛射进行压制。虽然在明军防备以后。抛射对壕沟内火铳手的杀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至少使的明军不能肆无忌惮的射击。
填平西南侧一段二十多丈的壕沟。建奴就付出了近千人的代价。不过车终于可以越过第一道壕沟。向第二道壕沟迫近。
不过。这些车很快触发了一些不该触碰的东西。早就埋在一道壕沟之间的的雷。瞬间炸飞了数量车。
明军趁机用火铳射击。或者是扔出手雷。建奴以车构成的进攻阵线。很快被搅的支离破碎。一时之间。死伤惨重。只能后撤。
明军很快通过壕沟运动。向那些留在阵的上的车扔去手雷。将这些车彻底毁坏。
建奴这一次兵发辽西。征调了绝大多数的战器物资。阿敏军中拥有的这些车。还都是临时赶制的。数量并不多。在这次进攻中。就损失将近三成。这让阿敏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稍事休整以后。建奴很快发起了第二波进攻。这一次败的更快。也有些莫名其妙。似乎明军阵的上到处都是一人高的深壕。明军像老鼠一样在里面穿来穿去。突然就出现在车前面。将那些会爆炸的玩意扔到车下面。或者是后面。给建奴带来很大的麻烦。
还有就是脚下时不时会有些爆炸发生。这让参与进攻的建奴士兵胆颤心惊。生怕自己踩上这些诡异的东西。
这一次进攻。建奴只将第二道壕沟添了一半。就再也抵受不住。溃逃下来。
阿敏不甘失败。在杀了一些溃兵之后。立刻投入所有的车。发起了第三次进攻。
金州城兵备道衙署。李彦和联席会议的成员正在看着各处最新传来的消息。他这次没有随军出征。也是他觉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复辽军已经有了完整的样子。他所知道的那些半吊子军事见解。复辽军的将士差不多都已经接受的更好。他若在前线。发挥的作用未必很大。
何况。这一次的战局重心并不是东江。虽然复辽军的主力在东江。但就整个战局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仍然是辽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