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虽然高大。但明军居高临下。临近以后。车至多也就能保护一两排弓箭手。还除非他们躲在车后面不出来。不然总躲不过城头飞来的弹丸。
至于用云梯蚁附攻城。努尔哈赤也让皇太极带人试了。但是蚁附攻城就必须要沿着棱墙向内深入。在两面墙的射杀下。伤亡很大。而且明军的城墙有三层。三层都有大军向下攻击。以云梯攀爬的速度。很难突破这立体式的狙击。
努尔哈赤又孤注一掷的同时向两面墙发起攻击。明军还是顽强的抵住了。而建奴军队的伤亡。甚至让早已经心如铁血的努尔哈赤也心疼不已。
相比之下。城墙上面的明军。所受到的威胁并不大。建奴最厉害的弓箭发挥不了作用。已经基本不能对城头造成伤害。
借着城墙的保护。明军给建奴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这也让城头大多数没有上过战场。只是临时拉上战线的矿工、辽民们越打状态越好。士气越来越高。
建奴高强度的攻城作战维持了一天一夜。期间发起的数次进攻都被铁工城的明军抵挡住。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之后。建奴骇然发现。虽然有的城墙段确实被挖开了一截。但是这丈许长。三四尺高。一两尺深的墙洞。居然分毫未能对铁工城的城墙造成危害。
这一两处墙洞。已经是建奴挖墙大军所取的的最大战果。他们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他们也曾想借着这一两处墙洞的掩护。继续凿开两面。以及向内的城墙。不过铁工城的城墙太牢固了。完全不像别的城墙那样。凿开一块。就能掉下一大块。凭着墙洞里藏一两个人。要想凿开这坚硬的城墙。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大战过后。努尔哈赤终于明白。这样打下去。就算他的四万大军死光了。也未必能打下铁工城。
其后两天。努尔哈赤改强攻为围困。再也没有发起过一次真正的强攻。因为攻城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努尔哈赤试图通过围困。诱使金州城的明军出城作战。没想到明军根本不上当。躲在城里就是不出击。
直到金州营在和莽古尔泰在孤山打了一仗。退下来后从海上增援铁工城。努尔哈赤误认为这是镇江附近的明军主力回来了。他想趁虚攻取辽南的计划已经不可行。
而且明军可以通过海上调兵。这就使的他围困铁工城的计划难以施行。何况铁工城的战事也表明。这里根本就不空虚。
辽南的强大。第一次让努尔哈赤感到恐惧。以往不管是开原、铁岭。还是抚顺、清河。或者辽阳、沈阳。再坚固的城池。也在女真铁骑面前瓦解。不久前更是兵不血刃拿下辽西重镇广宁。只有眼前的铁工城、金州城让他无计可施。
女真人口不足。十万左右的兵力已经是动员的极限。他不可能为了攻取一座城池。就付出万余伤亡的代价。虽然不甘心。努尔哈赤也不的不放弃原定的计划。
努尔哈赤现在担心的是辽南的明军这么强。城池也打不下来。很可能成为后金未来的最大敌人。
“辽南的明军城堡造的坚固。防守也做的很好。不过始终只是一隅。”皇太极也主张立刻从辽南撤军。在城墙下面耗费兵力。实在太过不值。
“他们不出城。就不能对我们造成威胁。他们要是出了城。没有城堡的保护。我们还用担心什么呢?”皇太极微笑着说道。
“难道你没有看到。阿敏在大虫河也没有占到便宜?”代善是努尔哈赤的长子。不过他知道皇太极最的努尔哈赤的赞赏。两人间的矛盾存在已久。其实他也觉的皇太极说的有道理。但还是出言质疑。
“那又如何?”皇太极笑着看了代善一眼:“那里是明军的主力。人数更多。何况他们也没能占到便宜。还不是乖乖放弃了刘家坳、孤山的大营。以及汤站堡与险山堡?”
“明军还放弃了复州城。难道这就能说明他们弱了?”代善立刻反唇相讥:“镇江那边的是明军主力。金州、铁工城的明军又如何?比起广宁的明军。他们可是强太多了。要是容的他们在辽南慢慢发展。一年以后。谁又知道是怎么样的情况?”
皇太极看到努尔哈赤的脸色在一瞬间变的极其难看。连忙说道:“当然不能容的他们在辽南慢慢发展。我们可以在复州、岫岩驻重兵。一旦明军离开金州、铁工城。就予以迎头痛击。让他们不能在别处立足。只能龟缩在金州以南的贫瘠之的。又如何能慢慢发展?”
“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趁着辽西不再有威胁的时机。尽快平定东疆与北疆。特别是东面的明军。听说他们正在修筑城池。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再造出铁工城这样的堡垒。应当即刻兵发东疆。发起雷霆一击!”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八三回 加官进爵
天启二年二月十四日,努尔哈赤果断放弃辽南,留下一万大军驻守复州,亲领三万大军驰援镇江。
天启二年二月,建奴三路大军云集凤凰城、汤站堡、险山堡一带,对鸭绿江边的镇江堡、临江大营发起进攻。
镇江堡与临江大营都没有铁工城那么坚固的堡垒,虽然他们利用了地面工事予以坚决抵抗,利用防御大量杀伤建奴的有生力量,但是在绝对优势的敌军面前,还是逐渐失去了外围的阵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