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虎臣心里也有数。自己要当这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是没有多大的希望,而且弄不满朝上下议论纷纷,就算慈禧同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三年就是日俄战争了。北洋的派系重重。根深蒂固,不是好对付的,到时候军队还没有完全地收拢,索性自己吃不到嘴,也不让袁世凯闻到腥味。
慈禧有些不解道:“庄虎臣,你不也是汉人吗?怎么,你信不过袁世凯?”
庄虎臣正色道:“臣与袁宫保素不相识,既无交情也无私怨,谈不上什么信地过信不过的问题,现在疆臣势大,别人不说,就说臣吧,蒙太后和皇上的任凭,陕西、甘肃。新疆三省粮秣用来给臣练兵,甘肃的行政也托付给了臣,边疆这样做倒也无可厚非,可是直隶总督是疆臣领袖,而且手握重兵,又处于京畿腹心之地,万一乱臣贼子行悖逆之事,臣不敢再说下去了。”
慈禧这些人全听明白了,庄虎臣的意思就是,万一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造反的话,北洋统辖的武卫新军打洋人那是不行,可是对付守卫京城的八旗禁军,那是绰绰有余啊!到时候,天下兵马来勤王都来不及!
光绪有些为难道:“可是我八旗亲贵除了荣中堂之外,知兵地不多啊,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是要统辖兵马地,而且是我大清最精锐之师,若托付非人,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光绪这几天胆气也壮了些,尤其是慈禧这几天对他格外的亲热,让他觉得亲政有望,说话就不是原先那么唯唯诺诺了。
庄虎臣笑道:“回皇上的话,曾文正公和李中堂原本也是不知兵的,臣原先也是不知兵的,袁宫保去朝鲜之前,可是不知兵的,只有有颗忠心,本事不济,可以历练,在中国学不出来,咱们就派王公子弟前往英吉利、德意志去学,总归是能学出来地。”
庆王见慈禧、光绪都对庄虎臣地话感兴趣,心里更是慌了,难不成还要袁世凯孝敬的银子再吐出去?
庆王问道:“纷卿啊,你地话是有些道理,可是这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不能久悬啊,要是等人从外洋学成归来,那怕不要个三年五载?朝廷等不得啊!”
袁世凯前几天给慈禧送了一百万两银子,慈禧对他印象正好着,而且袁世凯暗地里参加了东南互保,慈禧以他保全了山东未受火茶毒为由,赏他了一个太子太保,所以现在庄虎臣称呼袁世凯为袁宫保。
慈禧犹豫了一下问道:“要不,让袁世凯先干一任,然后等咱们满洲子弟学成了,再接这个缺?”
庄虎臣笑道:“太后,此事马虎不得,臣以为太后和皇上之万安是朝廷根本大事,如今直接隶驻扎着洋兵,万一直隶总督和洋人勾结,那就是个危局,以臣之见,宁可本来差些,忠心是第一,而满人是与国同休的,本事不济可以历练,要是心田里不一丝的杂念,那说不狗皮膏药就要酿成滔天大祸的。”
光绪连连点头,只要不是袁世凯,是谁他都没意见。
慈禧这一年来,也是被吓怕了,洋兵的流弹都打进了銮仪殿,李莲英捡起弹头,还热的烫手。想起这一幕慈禧觉得后脖梗子冰飕飕的。
荣禄剧烈的咳嗽了几声道:“纷卿啊,那你觉得谁合适干这个差事?”
庄虎臣笑道:“这个我哪敢多嘴,还是由军机们议个章程,由两营定夺。”
慈禧看着庄虎臣的样子,晓得他心里已经有了成算:“庄虎臣,你就说说。说错了不怪罪你。”
庄虎臣笑道:“既然太后让臣说。臣就斗胆说说,臣以为,这个人选年龄不能太大了,应该由年轻的亲贵中简拔。”
慈禧看看病的骨瘦如柴的荣禄,叹了口气,如果他的身体不是这么差。由他干,自己是最放心地。现在也只能用别人了。
光绪问道“年轻一代,骤然居了高位,恐有幸进之嫌啊。”
庄虎臣正色道:“臣去年还是个没职事地候补道,现在已经是巡抚了,朝廷对我一个汉人升迁都能如此之快,何况满人?”
光绪摇头道:“你是靠功劳升的官,哪个敢说你是幸进?”
庄虎臣点头道:“皇上谬赞了,如果朝廷不放臣的钦差。臣又如何去立功?依臣看,功劳这个东西,不把人入在那个位置上,就是有孔孟之贤、孙武、吴起的本领也是惘然。”
慈禧也觉得庄虎臣说的有道理,点了点头。
庆王见慈禧要表态,叹了口气。问道:“纷卿啊。你就说吧,你想举荐哪个?”
庄虎臣笑了笑道:“臣以为。这个人选资历、威望都不重要,首要条件就是要够忠心!臣愿保荐贝勒载振!”
一句话,把满屋人都给震了,尤其是庆王更是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庄虎臣会保举自己的儿子。
慈禧有些犹豫了,看看光绪道:“载振?皇帝你觉得成吗?”
光绪起身道:“儿臣以为用载振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还是得宜的。”
慈禧看看庆王道:“知子莫如父,老七,人家推荐了你儿子,你觉得怎么样?”
庆王正在发傻,一听这个,立刻就跪了下来:“犬子年少粗疏,怎可担这么大的责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