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军阀派系_陈贤庆【完结】(59)

  由于胡宗南坐大一方,自成派系,常与陈诚在蒋介石面前争宠而弄得积怨很深。1940年,胡宗南就联合戴笠、贺衷寒、邓文仪等黄埔系干将,迫使蒋介石把陈诚的政治部部长、三青团中央书记长两个全国性的要职让出,由张治中继任,使陈诚受到一次不小的打击。1944年4月,蒋介石重划战区,陈诚争得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由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由陈诚节制,这对胡宗南来说,也是沉重一击。不过,在陈诚上任之前,胡宗南秘密召开军师长会议,商议拒陈策略,自己则上华山“养病”。陈诚到西安后,对胡宗南的部队根本指挥不动。7月,蒋介石又改任陈诚为军政部部长,将胡宗南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胡宗南、戴笠等都是黄埔军校师生,以杂牌军而成为蒋介石嫡系亲信的极少,而汤恩伯就是其中一个。

  汤恩伯,原名克勤,浙江武义人,1899年生。1920年毕业于杭州体专后,不务正业。1921年春,汤恩伯伴随同乡富商童乐勋赴日本留学。1922年3月入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后考入士官学校,1925年因经济拮据回国,后得浙军师长陈仪资助,得以再赴日完成学业。1927年回国,在陈仪部任职,时陈仪已依附蒋介石,经陈仪举荐,汤恩伯也一步步投靠蒋介石,历任教导二师第一旅旅长、第八十九师师长、第十纵队指挥官、第十三军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汤恩伯率部北上作战,出任第二十军团军团长、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这第三十一集团军是汤恩伯军事集团的骨干和核心。1940年,国民党设立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部,汤恩伯兼任总司令。此后几年间,汤恩伯没有指挥部队和日军打过一仗,而是盘据四省边区,极力扩充实力,横征暴敛,拥兵称王。汤恩伯不是黄埔军校出身,但他深知黄埔系即蒋系,因此他以黄埔系统奠定自己的人事基础,大量任用黄埔生,他手下的重要将领张雪中、陈大庆、关麟征、王仲廉、马励武等都出身于黄埔军校。不久,他便拥有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八、第三十一、第四十五共五个集团军,此外,还掌握了贺粹之第十二军、刘昌义暂十五军,顾锡九暂九军、李仙洲第九十二军,王毓文第九十七军,以及骑二军。除上述正规军,他又以陈又新为总指挥,将四省边区游杂部队编成八十多纵队,总兵力号称四十万之众。于是,汤恩伯踌躇满志,自封为“中原王”,成为继陈诚、胡宗南之后蒋介石的三张红牌之一。

  汤恩伯当上“中原王”以后,目空一切,对辖区内的中下级官员随意撤换甚至杀害,位居河南省席的李培基、山东省主席的牟中珩、以及先后任江苏省主席的王懋功、韩德勤,也得看他的颜色行事。1940年冬,蒋介石及何应钦的亲信蒋鼎文到洛阳接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做了汤恩伯的顶头上司,汤恩伯根本不把他放在眼内,两人一直明争暗头斗至1944年,汤恩伯最终占了上风。此外,汤恩伯盘踞中原四省边区,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称之为“汤灾”,与当时发生的水灾、旱灾、蝗灾并称“水、旱、蝗、汤”四大灾害。他因杀人如麻,又有“汤屠夫”之浑名。

  1944年4月,日军为打通从北平到南洋的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首先进攻中原,发动了中原战役。当时,汤恩伯和蒋鼎文之间仍在争权夺利,致使中原战役开始不到十天,蒋鼎文、汤恩伯掌握的四、五十万大军便一败涂地。蒋介石异常气怒,将两人撤职,由陈诚接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的部队,则由陈诚和胡宗南吞并改编,而这又是受蒋介石所指使,主要原因,是汤恩伯做了中原王还不满足,还想学刘秀学曹操,发迹于中原而最后称帝,蒋介石当然要伺机削藩的。

  九

  在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之际,蒋介石立即忙于抢夺抗胜利的果实。在8月11日,蒋介石便下了三道命令:一是要解放区人民军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敌伪“擅自行动”;二是要其嫡系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三是要伪军“切实维持地方治安”,“趁机赎罪”,抵抗人民军队受降。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宣布将中国战区分为十六个受降区,任命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王耀武、胡宗南、阎锡山、顾祝同、刘峙、孙蔚如、余汉谋、薛岳、李品仙、孙连仲、李延年、傅作义、陈仪为受降主官,不许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对投降的一百二十多万日军及其日本战犯,蒋介石又用“以德报怨”的政策,实质是达到与日合流的目的,“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冈村宁次等大批日本战犯,摇身一变成了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对投降的六十多万伪军,蒋介石也“既往不咎”,实行收编。大汗奸周佛海、罗君强被委任为上海行动正、副总指挥,任援道被委任为南京先遣军总司令,门致中被委任为北平绥靖司令。伪军将领、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孙良诚、张岚峰、孙殿英、吴化文、郝鹏举,分别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五、六路军总司令。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本想立即发动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武装,但鉴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与民主,又鉴于大量国民党军队远在西北、西南,未能开赴到重要城市和交通干线,于是他打出“和平建国”的旗号,再三电邀延安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全面内战争取准备时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