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就好,如此就好。”赵佶和太上皇后都欢喜起来。
杨华看得好笑,这皇帝家的事同普通老百姓分家时也没什么区别,为一栋房子,一块地争得面红耳赤。哎,这北宋的官家眼界也忑低了些!
李纲和太上皇帝说了半天话,从朝政说到军事,又大力渲染了皇帝对太上的一番孝心。
赵佶听了,泪如雨下,叹道:“皇帝仁孝,天下所知。”
杨华心中腻味,太上皇帝的眼泪怎么看都透着虚假。不过,用一个孝字做台阶,新旧两朝也就在这一番闲聊中完成了最后的交接。
“对了,这次送相州夏税进京还是这位杨华将军押解地。”李纲办妥这件大事,心情大好,笑着说。
“辛苦了。”太上皇微笑点头
杨华忙顺势下坡:“这是臣地本分。”
居无何,船行到开封西水门码头。杨华也不敢耽搁,同前来迎接太上皇的诸臣办完交割,又将童贯的人头仍给开封府。也不去见皇帝,带着三百骑兵,一道烟回林虑去了。
不日,朝廷有旨颁下,任命杨华为隆德观察使,实领,命龙卫军即刻起程兵发隆德,配合姚古大将收复失地。此旨一下,朝臣大哗。有御使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上书皇帝,痛陈唐末藩镇割据之害,并弹劾杨华跋扈嗜杀,有违抗圣旨,擅自与宗望大战,当军法从事。
皇帝置之不理。
这个时候,姚古大军已经开始运动。
而感觉到不妙的宗翰开始陆续撤离隆德,准备北归云中避暑。
同时,杨华招集齐众将军,道:“无论如何,必须抢在姚古将军前面进入隆德,接收政权。隆德府七县一府,丢了一城你们也不用来见我。李鹞子。”
“末将在!”
“你的骑兵随我立即开拔,奔袭隆德。”
“得令!”
“古松。”
“末将军在。”
“联络隆德我方细作开城接应。”
“是!”
“赵明堂。”
“末将在。”
“你带陌刀队主力随后跟进,不许掉队。”
“遵命!”
“周得胜。”
“末将在。”
“随我军推进,接管各县、府、镇、寨、堡、关、监、井、务、场等地方政权,实行军管。”
“得令。”
“高昌。”
“在。”
“组织所有百姓,将林虑粮食、人口、牲畜,统统都给我搬过去。”
“是。”
杨华一振衣袖站起来:“此次大搬家,当取一个快字。隆德乃东京北面门户,是北奴南下的必经之地。隆德若失,我大宋黄河以北再无屏障。愿与诸君做镇国之横江铁索,努力!”
本卷终)西军最灿烂的一抹夕阳就要落山。
山西,乃靖康年宋、金大战最残酷的血肉战场。龙卫军身处山西战场,战略腾挪空间小,战争极其酷烈,不拼命就杀不出一条血路。
而金人第二次南下迫在眉睫。
离秋收没几个月了。
以区区一支龙卫军阻挡金人西路大军,这是一个异常困难地任务。
而金国第一猛将完颜宗翰也将闪亮登场。金人西路军,女真最强悍地一支军队。完颜娄室、完颜拔离速、耶律马五、乌林达泰、完颜银术可,等都是女真人中最有名的勇士。
作者因为码字不快,为赶进度,有地地方写得不够严谨,还请读者朋友原谅。
老实说,如何写好山西战场,心中还真有些打鼓。
不过,既然动笔了,硬着头皮上吧。只能竭力做到最好。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三十四章 钓饵
靖康一年四月,隆德府。
长长的辎重队喧哗着挤在一起,这一带本是空旷的平野。可奇怪的是,就在离隆德城十里的地方,纵贯整上党盆地的漳水突然遇到一片绵延丘陵。而这条发源于羊头山的大河也被这一片山地硬生生挤得拐了个大弧。
因为道路突然变窄,人、马、骡、车的行进速度顿时停滞。
党项人、契丹人、辽地汉人、室韦人、渤海人都乱成一团,各用听不懂的语言大声咒骂。
在这一片喧嚣声中,时而夹杂两声皮鞭的脆响。
关群摸了摸已经生了厚实老茧的手指,看了看前方泛着粼粼波光的漳水,不为人知的叹了一口气。
出征快半年了,从燕京到太原,然后又南下长子,历时半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天气实在太热,军中都是北人,不耐大宋另人烦恼的酷热。最近很多人都上吐下泻,病得奄奄一息。这么多人挤在军营里,如果再耽搁下去,难免不爆发大瘟疫。
实际上,宗翰南下劫掠,也不过是为出一个恶气,挽回在太原丢的面子而已。东路军连连大捷,不但收获甚丰,还逼得大宋官家签下屈辱条约,风光一时无两。反观西路军,出兵半年以来,部队被牢牢钉在太原,寸土未得不说,还死伤惨重。
现在,宋金两国已经谈和,仗也打不下去了。
可就这么灰溜溜回去,只怕宗翰林要变成女真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以宗翰的暴烈性子,只怕忍受不了这个侮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