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行_六军【完结】(367)

  “禀侯爷,丸子都烧成铁水了。”

  “禀侯爷。丸子又开始凝结了。”

  杨华越听心中越是欢喜,好不容易等了两个时辰,实在等不下去,索性又骑着马跑了过去。

  “可以开炉了吗?”

  “应该……可以了吧!”万千也是第一次烧这种东西,心中也没底。

  “那好,开炉。”

  “呼!”一声。窑门大开,两个浑身**地匠人提着四米多长的铁钩伸进高炉中去。钩住放置水泥生料地陶器。一拉,火星四溅中两百多斤已经烧结好的水泥丸子出炉了。

  因为刚出炉的丸子温度极高。杨华也是等了半天才敢用手去碰。

  捏起其中一颗,用锤子一砸。很脆,有点砸玻璃地感觉。黑糊糊的粉末微微有些反光。好象不是传说中的水泥啊!

  杨华微微有些失望。

  “是这东西吗?”万千问。

  “也许是吧,不管了,先磨成粉末再说。”

  一声令下两百多斤弯子全部磨成粉,看来来还是不像水泥,用水和了也没任何黏性。

  杨华心中也是发狠:你不粘,我让你粘。

  又命人将石膏磨粉加了进去,其中还加了大量的黏土粉。这样的大杂烩看起来倒有些水泥的颜色了,颜色也变成灰仆仆地白色。

  “侯爷这是是都往里面加呀!”万千感慨,说:“我算是明白了,只要能够增加其强度,无论加什么进去什么都可以。对了,我这里还堆了不少铁矿石,要不要也加点。”

  万千的制造司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大铁厂,里面堆了不少铁矿。一般来说,山西一地所产地铁矿石按分类来说属于褐铁矿,看起来就同紫色地泥土没什么区别。

  “加,加进去。”杨华一咬牙,说:“把泥工找来,我们砌一堵墙试试。”

  城中泥工不少,砖也很多,太原附近本就出产页岩,而页岩本身就是制砖的好材料。城外本有几个大砖窑,还有不少成品砖。

  等砖运来,杨华命人挑来细沙用水泥和了,在制造司砌了一面墙壁,又顺手给万千地衙门外弄了个水门汀地面,说:“好了,过两天我再过来看效果。如果好,就在太原大量推广。对了,这水泥还需要养护,尤其是地面。”水泥是一种水凝结物质,在使用之后要不断浇水保持湿润,如此,强度才能提上去。

  若放任不管,太原这么大太阳,两天下来就把地面晒得裂出口子来了。

  杨华当然不可能呆在制造司等水泥凝结,做为龙城将近三万人的主心骨,他还有更重要地事情要做。

  宗翰大军已经逼近太原,如果不出意外,三天之内应该能够打到太原城下。

  敌人原来,而太原又是横亘于三晋大地正中的一颗钉子,要想沿着晋中盆地南下,就必须拿下这座坚城。

  汲取了上一次太原之战时地教训,杨华决定将城外方圆百里之内所有物资都搬进城来。

  次日清晨,龙卫军、捧日军、东明侯府、太原府所有人都出了城,化整为零地下到地方上去,帮助百姓搬迁。

  杨华坐在马背上下令:“此次的任务:把太原一府所有人,所有东西都搬回来。不给金人留一粒粮食、一头牲畜、一间房屋、一根木头、一块石头。能带回来的都带回来,不能带回来的,树要过火、石要过刀。”

  “如果水井和河流呢?”曹亮神经比较粗线条,凡事都要问个清楚明白。

  “河流和水井,妈的,你是不是在抬杠?”杨华面带怒气,“水井用石头给我填了,河流用粪便给我污染了。”

  “还有个问题,你说把所有人口都搬回太原,如果他们不愿意来呢?”

  “我不要如果,我只看结果。”

  “明白了。”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城

  “侯爷这么乱来是会失掉民心的。”人群中,古松有些忧虑地说。可以想象,这次大搬迁将会激起多少涟漪。自古以来,若非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没有人肯离开故土。杨华因为怕散落在城外的百姓被金人征做民夫,全搬进城去。

  如此一来,他就要负担起这么多人的生活。再说,这些老百姓进城之后拖家带口,还得被烧掉庄稼,毁掉房屋,不跟杨华拼命才怪。

  再说了,河东军习惯用刀子说话,这次坚壁清野,一遇到老百姓的反抗必定会动粗。

  一旦死了人,笼罩到杨华头上的民族英雄的光环算是彻底破灭了。

  杨屠夫的外号怕是要传遍三晋大地。

  关群冷笑一声:“民心如铁,官威如炉。若金人大军一到,他们不也一样变成奴隶,一样家破人亡,主公这是在救他们呀!若还不识好歹,不如杀了。也许他们现在不理解主公的一片好心,等将来就他们就会理解的。什么狗屁载舟覆舟,依我看来,百姓就是蒙昧不化的一群,你给他们讲大道理没啥用,还是刀子来得实在。至于民心,这东西有什么用?”

  古松面带不悦:“得民心者得天下,杨侯所谋者大,需要一个好名声。”

  “哈哈!”关群仰天大笑:“古松,古德龄,人说你是河东军第一名士,依我看来,却是个糊涂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