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行_六军【完结】(502)

  一把将姚友仲扶起的时候,杨华突然有一种明悟,胸中豁然开朗。以往遮挡在眼前迷雾散开了。这是一种崭新的境界:随心而行,只要问心无愧,宽广天地自可任意翱翔。

  唯刀辟易,惟心不移!

  什么兵法、谋略和个人勇武在这个时代毫无用处,也无一足取。得民心得天下,赢得民心的权术和政治手腕才是大道。

  想通此节,杨华纵声大笑。

  姚友仲有些迷惑地看着杨华。

  杨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姚统制,你还是不明白我杨华的心啊!”

  完话,他解下腰上的横刀,又一把脱掉铠甲,轻蔑地扔给宫门前的内侍,“带我去见陛下。”他提气长啸:“河东节度使杨华觐见大宋皇帝万岁!”

  声振屋宇,竟盖过了远方连天的战火。

  到禁中的皇帝精舍,杨华一身布衣地站在院中,朗声道:“臣杨华觐见皇帝万岁,万万岁!”

  屋子里没人说话,只几个禁卫呆若木鸡地站在屋檐下,用表情复杂的目光看着杨华,半是崇敬半是惋惜。

  但杨华却一提衣摆,神情恬淡地跪在雪地上。

  冷风袭来,头顶的一树腊梅花扑簌落下,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了他一头一脸。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屋中的皇帝还是没有理睬杨华。

  杨华心如止水,无怨无喜。

  终于,屋檐下的值班卫士有些微微的骚动,他们也有些不忍。

  “当!”一声从屋中传来银勺与玉敲击的声音,屋檐下的骚动也安静下来。

  皇帝的声音微弱地传来:“杨华。”

  “臣杨华叩见陛下。”

  “我问你,你为什么不遵圣旨擅自出兵,意欲何为?”

  杨华:“勤王保驾。”

  皇帝的声音有些恼怒:“这么说来,朕倒错怪你这个大功臣了。怎么别的人都没来,就你一个人进了东京。”

  “张叔夜大人也进城了。”杨华依旧纹丝不动地跪在雪地里。

  “你……大胆。”皇帝被杨华顶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沉吟片刻:“那么我问你,聂昌何在,他不是去找你了吗?“

  “杀了!”

  “什么!”屋中人大为震惊,里面传来摔东西的声音和太监们的惊呼,“擅杀大臣,杨华,你要谋逆吗?”

  杨华:“聂昌矫诏,该杀!”

  皇帝说不出话来,割让三镇虽然是朝中众大臣的共识,但因为这个条约实在太屈辱,也只能密旨,大内之中并没有留底。皇帝的圣旨作为法律文书,为了维护其尊严和有效性,一般都会在大内中留一个副本归档。若现在治杨华抗旨不遵之罪,必须去将副本起出。

  现在杨华就是吃死了皇帝拿不出副本这一道软肋,一口咬定聂昌是矫诏。

  其实杨华完全可以将聂昌的死推到赵子清父子头上,反正聂昌是赵守真他们在监牢里打死的。

  可是,现在赵守真是河东军军官,是他杨华的人。把部下推出去挡祸不是杨华的风格。作为一个领导,就要有担待。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杨华也没有脸做那九千河东勇士的统领。

  杨华:“聂昌勾结北奴,假传圣旨,败坏陛下名声,如此国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倒是陛下却来责怪杨华,杨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你、你倒责怪起朕来了……”屋中人一急,不住地咳嗽。又传来一片慌乱的声音,有太监惊慌地喊,“陛下,陛下!”

  “扑通!”一声,有人栽倒在地。

  有太监大喊:“快来人啊,陛下昏倒了,传太医!”

  杨华一惊,忙从雪地上站起来,大步往里面冲去。

  两个禁卫栏在杨华身前,杨华大怒,“滚开!”一把推开二人走了进去。

  同上一次分别时相比,皇帝已经瘦得不成人型。一张脸淡如白纸,颧骨高高坟起。现在的他呼吸很微弱,只胸口时不时起伏一下,让上面沾的热血显得异常醒目。

  杨华吓了一跳,这皇帝怎么变成这样了,简直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现在的皇帝和死不得。一死,开封就完了,他杨华、河东军和满城百姓都要随皇帝一起陪葬。在封建社会,皇帝的驾崩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而且,皇帝也是被自己气的。若就这么死了,他杨华也就变成国贼,只怕连皇宫都出不去。

  杨华忙扑到皇帝身前眉头问:“陛下上半年还好好的,现在怎么这样了?”

  一个满面泪水的太监回答说:“陛下修炼太猛,又常服仙丹,身子亏虚得紧。”

  杨华脑袋里“嗡”一声,仙丹一说本就是无稽之谈,其实不过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有毒物质,这东西是会吃死人的。

  他忙撬开皇帝的嘴巴,定睛一看,里面堵满了浓痰。皇帝大概是也被自己气得痰迷心窍,休克过去了。也顾不得脏,杨华忙俯下身体,嘴对嘴将皇帝嗓子里的绿痰一一吸出了。

  众太监看得目瞪口呆,面上都带着恶心的表情。

  杨华又在他胸口按了几下,良久,皇帝这才悠悠醒来,“朕可是大行了!”

  太监们都欢呼起来:“陛下活过来了,陛下活过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