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行_六军【完结】(611)

  赵行德叹息一声:“的士子虽然心中发痒,可谁也不肯率先来将军这里报到,以免遭人耻笑。可是,就有那么几个斯文败类撕破了脸不要,竟然做了大官。于是,读书人失落的同时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蕃学衙门这里了。”

  “哈哈,有些意思,心啊!”杨华也只能苦笑了,他指着乱成一团的蕃学衙门:“行德,如果余良没向我投降,我也权当个热闹看看。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说,该如何处理?”

  杨华前世不过是一个大生,对古代的读没任何了解,一想起士子门肚子里弯弯拐拐的肠子,他就觉得头大如斗。”

  “为今之计……”赵缓缓道:“现在已经是八月月底,虽然已经错过了八月十五的考期,却还来得及,将军可请陛下在灵州特意开一个恩科,为国家取士。”

  “啊!”折彦文不再拔刀了,:小声地叫出声来。抡才大典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政治生活之一,直接关系到官员的任命,乃公器也。可这么重大的事情在赵行德口中说起来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而杨华听了这话也深以为然的样子。

  赵说:“夏国的科举同大宋朝一样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管,在春季选日考试各地举人,分别科目连试三日,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灵州是乡试的所在地,将军可在这里设一考场,选取合格生员送去太原参加另外两级考试。”

  “送太原去做什么?”杨华一翻眼:“三个考场都设在灵州,一并考完,然后授官。”

  赵大汗:“这是不是太不严肃了?”

  杨华:“本将军带天子行狩,西征党项,持节,有这个权利。我亲自来做主考官。”开科取士选的是地方官,杨光华自然不肯将这个收买人心的机会送给赵楷,一想到将来全西夏的地方官都叫自己恩师,他就乐不可支。

  说到这里,杨华从怀里摸出一枚印章递给赵行德:“这是天子之玺,你拿去写一份圣旨。”

  “是。”赵行得慌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双手接过去揣在怀里。

  折彦文看得背心满是热汗,半是畏惧,半是崇敬,半是震撼,千般滋味涌上心头,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了:玩弄皇帝在掌股之间,这样的人是枭雄、英雄还是乱臣贼子?

  他血管里本流着突厥人的血,又是一个年轻人,对宋朝本没什么忠诚之心。

  杨华笑了笑,看着前方乱成一团的人群:“彦文,把人群分开,我们进衙门去同野利良商量一下。”

  喊了几声,却没听他说话。杨华朝折彦文看过去,只见这个侍卫官呆呆地站在雨水中,形同木偶。

  杨华摇了摇头:“这孩子!”

  他猛地抽出横刀,大喝一声:“闪开!”便将横刀如标枪一样投了出去。

  “碰!”一声,锋利的横刀扎在大门上。

  一刹那,正在闹腾的四百多士子都安静下来。

  正在踢门那个书生吃惊地看着订在门上的横刀,半天才叫了一声,“我的妈呀!“

  一连退了好几步,“扑通!”一声坐在水里。

  杨华哈哈大笑,一把扯掉身上的蓑衣,露出大红色的官袍,大步走了过去。

  看杨华的官袍等级不低,书生们都默默地让出一条通道,目送杨华三人走到大门口。

  杨华走到大门前,伸手拍了拍门环提气大喝:“余良,我是杨华,把门打开!”

  “杨将军来了。”

  “杨国公来了。”

  “杨大人,你可要为我等读书种子做主呀?”

  书生们同时乱糟糟地叫了起来。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零六章 经义

  着下面四百多读书人,杨华有些感叹,看他们的衣着直就同自己以前在东京时见到的那群太学士一个模样。这个西夏,根本就是一个袖珍版的北宋啊!

  杨华朝赵行德递过去一个眼色,赵行得会意,立即提高声音,用一口浓重的西夏口音道:“大家安静,我是大宋朝灵州知州赵行德。你们的意见杨将军也已经知道,杨将军已奏明大宋天承陛下,将新归顺我大宋的夏国各州、府、军的情况同皇帝陛下说得分明。杨将军已经请得圣旨,专为夏地读书人开一恩科,考场就设在灵州,日子就定在下月初一。大家且都回去,到时候再来考试吧!”

  话音刚落,众人都兴奋得有时鼓掌又是顿足,齐齐大叫:“太好了,功当从直中取,如何走得那歪门邪道。”

  “终于要考试了,我已经考了五届了,再拖下去,人都老了!”有个年届半百的书生仰天长啸。

  “万岁,万岁!”

  蕃学衙门的朱漆大门终于打开了,一个瘦小的老头探出一个脑袋来,大声道:“可是杨大人,下官余良。”

  “斯文败类。”

  “国之虫!”

  “士林公敌!”

  见到他,一众读书人同时谩骂。

  余良脸上明显地带着一丝惊恐和惭愧。

  杨华一笑,举步进去:“我是杨华,慌什么,乱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