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之枭雄卢俊义_常欢乐【完结】(291)

  一席话将关胜的心结彻底打开,当他了解了张叔夜和呼延灼的遭遇,对那个奸相蔡京有了新的认识。什么降了贼寇以后再弃暗投明将功赎罪,都是假的。文官独大的赵宋朝廷怎能容忍有这样曾投贼过的将领,说不得会打入十八层地狱。

  刨除死亡的二万人,关胜带来的十万人马,有八万都归顺了梁山,之所以这么齐顺,大名府附近人氏,卢家在大名府经营五代,乃是最有名的慈善之家,他们对卢俊义的认可度非常高,几乎没有什么人说:“我死活也不愿为你卢俊义卖命。”

  也因为这次官军主要是大名府一带的人氏,所以卢俊义调整了以往对待俘虏的规格。那些重度伤残的官军俘虏,也给与抚恤金,给他安排相应的简易工作,将他的家人接来照顾于他,给他家人在山东安排田地,当然所有的抚恤金和田地都按照梁山义军将士的一半来算。日后都这样做,当然能享受这样待遇的敌军俘虏本身都要求是汉人,其他民族就抱歉了。

  关胜深感卢俊义的宽厚仁义,也渐渐地认清了赵宋朝廷腐朽的真面目,便忠心归顺梁山。关胜又帮助卢俊义劝降了郝思文、宣赞、魏定国、单廷(这厮原本的名打不出来)。

  关胜的七万多降兵中因伤残得到抚恤金转做农民和工匠的有一万多人,有一万多人补充进了卢俊义原来的人马中(梁山义军因死亡和重度伤残损员达一万五千多名)。

  卢俊义决定再成立梁山义军陆军第四军,由关胜做军长,下面暂辖四个师,关胜、宣赞、魏定国、单廷任师长,郝思文任第四军的副军

  第二章 巧取流求

  卢俊义虽然身在山东,几乎每月都有战事,但他还紧张地关注着李俊海军的进展,尤其当李俊兵进澎湖后,他更要求李俊五天一次飞鸽传书。卢俊义熟知汉人开辟台湾的历史,从三国开始到明末,长达一千多年,一直没有成功过,直到郑成功横空出世。在卢俊义手里,可是提前了五百多年,不知道李俊这次能不能顺利地拿下台湾。

  尽管在现代的地图上看似乎台湾离大陆很近,但是由于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船只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而台湾海峡又以风高浪大著称,因此,古代中国与台湾、菲律宾的联系,要远远少于对印支半岛、印尼群岛的联系。考诸史料,中国与印支半岛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与南洋群岛、印度东海岸的联系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建立,而关于台湾、菲律宾地区的介绍却一直语焉不详。事实上,甚至西汉时期中国人在福建都尚未取得统治,汉武帝征服闽越以后,把闽越居民迁徙到江淮,以至闽地空虚,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移民才真正开始开发福建,更不用提台湾了。但古代台湾也并不是与中国完全没有联系。台湾、琉球、日本列岛属于同一岛链,由于古代航海技术的落后,从福建、浙江横渡东海到达台湾的技术难度太大,古人不得不沿行,经朝鲜、日本到达琉球,然后再到达台湾。因此台湾古代也被看做琉球的一部分(台湾古才称小琉球)。

  在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州”,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由于疾疫流行,水土不服,“士众疾疫死者十有**”,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这是中**队第一次到达台湾。同时,由于这次行动,使丹阳太守沈莹有可能通过到过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带回的夷洲人。详细地了解夷洲的情况,写出《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台湾情况最早的记述。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骑尉朱宽与海师何蛮一同入海,经过艰难的航行,终于到达流求。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第二年,隋炀帝又令朱宽再去慰抚,但“流求不从”,仅取其布甲而返。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派遣武贲郎将陈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东阳(今浙江金华、永康等地)兵万余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起航,到高华屿,又东行二日到程锺屿,再航行一日,便至流求。当地土著居民“初见船舰,以为商旅”,相继前来贸易。这说明当时已常有大陆商人在那里通商,所以当地居才习以为常。陈棱要求当地酋长欢斯渴刺兜投降。遭到拒绝,于是隋军“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

  尽管技术进步了,从福建直航台湾成为可能,但台湾岛上土著居民凶悍,难以征服。三国时的东吴和隋朝都曾经试图征服台湾,但都遭到土著民的顽强抵抗,始终在台湾立

  一直到明朝天启年间,台湾岛上依然是土著人地部落为主(澎湖早在唐朝就有汉族移民了。与台湾情况不同)。明朝末年汉人姚旅《露书》记载:“其人散居无君长,惟甲长(酋长)之类为头目。中国十人以下至其地,则彼杀之。五十人以上,则彼闭户而避。”就是说,直到明朝末年,汉人还是无法在控制台湾,来得人少了,就被土著杀死,来得人多了,土著人打不过。但也不提供合作,闭户而避,汉人无法得到补给。最后不得不撤出。明朝末年,李旦、颜思齐、郑芝龙等中国海盗都曾经在台湾屯垦过。但最终都还是撤出了台湾。

  真正把台湾带入文明社会的是荷兰人。公元1622年,荷兰人乘澎湖岛上中国驻军换防之机占领澎湖。1624年,明朝海军包围澎湖。荷兰人与明朝政府议和,双方达成协议:荷兰撤出澎湖,迁往台湾区。当时名义上明朝对台湾琉球乃至日本都有宗主权,因此这个协议是合法的,尽管台湾土著并不知情。于是荷兰人进入台湾并开始开发征服活动。当时的台湾政治格局复杂,沿海有中国海盗以及西班牙的据点,内地则属于土著部落。荷兰人很快打败在台湾的中国海盗和西班牙人。对于台湾土著,荷兰人派出传教士,传教士在台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土著人皈依了基督教,并且成为荷兰人忠实的臣民,荷兰人为台湾土著创建的用拉丁字母拼写地文字,甚至一直沿用到满清乾隆皇帝统治时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